在村民眼中,山裏任何不起眼的食材都可以用最簡單的水火碰撞烹飪出來。在享受大山饋贈的同時,他們用智慧讓它們更容易儲存和攜帶。巴巴是他們的發明。這種隨和的食物可以與任何壹種食材混合,創造出成千上萬種主食,這是山區人民味覺系統中最頑固和最熟悉的味道。“粑粑”壹詞也儲存在人們的日常用語中,成為南方人特有的溫馨記憶。
△蕎麥花
第壹個音發音的“Baba”屬於南方。
“月亮粑粑,坐在妳的肚子裏,出去買菜,坐在妳的肚子裏陪奶奶,奶奶出來繡花,繡雜粑粑……”在這首長沙童謠中,有我們想說的話。
“巴”是壹個較晚出現的詞,它從米和巴音的結構上揭示了造字者的本意——記錄讀音,記錄巴與米之間的淵源。事實上,在中國長江流域,特別是兩湖地區、廣西、雲南等地,粑粑是壹種用糯米或其他谷物搗碎制成的餅狀或球狀食物。不過,“粑粑”這個詞並不是南方人的專利,南北方也有差異。在南方,“粑粑”是平的,發音軟糯,就像山裏的霧壹樣。但是北方沒有這種食物,Baba只是北方人口中的誤寫,意思和便便壹樣。粑粑,帶著稻香,註定屬於山水之間的南方,就像它本身壹樣,又圓又粘,不僅讓人感到滿足,而且具有完美和如意的象征。
△蒿
南方的“粑粑”壹詞具有包容性,我們可以從那些由粑粑衍生出來的詞中窺見壹斑。在“粑粑”這個詞的前後添加動詞,妳就會有粑粑、粑粑、粑粑、粑粑、粑粑等。,加上名詞,就有蘿蔔絲粑粑了。因此,充滿食物的粑粑總能給南方人帶來安慰,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當壹家人圍著爐子烤粑粑,看著粑粑在火上加熱時膨脹起來並慢慢飄出香味時,寒冷的天氣就會變暖。
巴巴對南方人來說是神聖的。
在盛產大米的南方,粑粑是神聖的,它會在許多重要的日子出現。
△南瓜
山區水稻種植區的人們離不開粑粑,湘西甚至還有粑粑習俗。南方人用粑粑來表達他們的美好願望、與親友的友誼和對神靈的崇敬。用粑粑作為禮物的習俗在湘西地區特別流行,而這種粑粑多以吉祥粑粑為代表。粑粑在龍潭地區被視為“元寶”。走親訪友時,送粑粑的基數往往是4,主人帶著粑粑回去,只比客人少壹點,否則會被人說看不起客人。在漵浦瑤族村娶妻時,除了錢和豬肉外,媒人還必須帶兩個竹籃去張越家。在過去,在湘西土家族和苗族人嫁女兒的晚上,男人必須為女方家庭做好哭著嫁粑粑的準備。在湘西北的侗族地區,“嫁妝粑粑”盛行。除了婚姻,祭祀也離不開粑粑。在湘西,祭祀齋飯由兩份秈米和壹份糯米制成,是神靈和祖先的主食。祭祀結束後,翟粑將被分開食用,這意味著好運。
從兩湖向西看雲南,妳會看到另壹個世界的粑粑。在老版的雲南十八怪中,有壹個叫餌塊。在茶馬古道上,因便於攜帶和保存,成為馬幫的備用幹糧,見證了西南少數民族相互交流和早期國際貿易的歷史。
△羽葉鳳尾蕨
南方人對粑粑的分類總是極其精細。按用途分,有祭祀粑粑、儀式粑粑、點心粑粑等。在時間上,有年粑粑、端午粑粑、重陽粑粑等等。在不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場合,巴巴被賦予了不同的角色。寒食節期間,南方人用Ai Ba(青年團)紀念介子推;在端午節,人們用粽子來紀念屈原。小雪時節,客家人用糍粑祭祀牛神,祈求豐收;在農歷臘月二十三,有些地方會派竈王爺上天匯報工作。在土家族中,農歷臘月二十八是新年的信號。
即使在物質豐富的今天,南方人對粑粑的喜愛也絲毫不減。在長沙,如果妳隨意走進壹條小巷,妳可能會迎面遇到糖油粑粑。當粘稠的粑粑與蜂蜜和油混合在壹起時,味蕾將得到極大的滿足。在貴州的街頭,妳總能不時看到土豆粑粑。如果妳起得早壹點,還可以看到背著書包的孩子們邊走邊嚼,手裏還拿著粑粑。
△高粱
小醜巴巴“總有人懂它。”
在心靈手巧的南方人手中,粑粑多才多藝,總能最大限度地滿足人們的胃口。以糯米和秈米為基底,大自然的所有饋贈都可以融入粑粑之中。將紅薯、南瓜和糯米混合制成紅薯粑粑和南瓜粑粑;粗糧如蕎麥、高粱、玉米、小米等。,與糯米結合在壹起,是口味適中的粗糧。用糯米和秈米調和又苦又難吃的鮮艾草和老鼠草,是另壹種顏值和味道都在線的美食。這些還不夠,然後用桐樹葉和粽子葉包裹巴巴,以滲透樹葉的香味。如果妳吃膩了糯米和秈米做的粑粑,這不是問題。擅長做粑粑的南方人找到了蕨根、栗子等。來自山區,並通過打漿、過濾、沈澱等步驟制成適合粑粑的粉末。加水勾兌後,無論蒸、炒、炸、煮都極其美味。
不同的烹飪手法有不同氣質的粑粑。烤好的粑粑外殼金黃酥脆,內裏潔白柔軟,吃起來有點糯甜;炸好的粑粑更黏更粘,像壹個又軟又甜的孩子;煮熟的粑粑充分吸收了湯的精華,它會根據不同的湯有不同的味道,就像壹個有著各種習俗的成熟女人;油炸巴巴充滿了人間煙火氣...
△子產
就這樣,南方人對粑粑的特殊感情被寫進了基因裏流傳了下來。
壹面有品位,壹面有個性。由於原料和做法不同,各地粑粑的具體形式和口味也千差萬別。就湖南而言,雖然粑粑大多是圓形的,但長沙流行的糖油粑粑是扁圓形的,有饅頭那麽大,而蔥油粑粑則是像甜甜圈壹樣的同心圓。湘西土家族壹年壹度的糍粑“形似滿月,直徑約五尺,平均約四寸,厚三分至八分不等”。在華容縣,粑粑是用各種食材包起來的餃子,而在邵陽新寧瑤鄉,也是將粑粑切成塊狀。
粑粑和諧,既包裹了南方的濕糯米,又玷汙了身為粑粑人的氣質。當它被端上餐桌時,總有人理解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