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江蘇各地有什麽冬至習俗?

江蘇各地有什麽冬至習俗?

連冬起九”吃團子“燒包數九吃豆腐”

細數江蘇各地冬至美食的美好寓意

“十裏不同風,百裏不同俗”。每逢壹個節氣,最讓人感興趣的是“這個節氣吃什麽”,冬至更不例外。江蘇自古以來也有“冬至大似年”的傳統,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的食俗習俗。諸如蘇州的冬釀酒、宿遷的餃子、老南京的雞湯等,種類繁多。這些食俗習俗背後也寓意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湯圓

“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湯圓”。吃湯圓流行於江南,湯圓也稱湯團,是壹種用糯米粉制成的圓形甜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所以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團”。而江南是稻米的主要產區,江蘇揚州、南通、無錫、鎮江等地的民間都有冬至吃湯圓的食俗。

冬釀酒

蘇州自古有句俗話,“冬至不喝冬釀酒是要凍壹夜的”。每逢冬至,蘇州人家家戶戶的飯桌上,必定會出現的就是香醇可口的冬釀酒。蘇州人與冬至,總有壹碗割舍不掉的冬釀酒。冬釀酒是壹種加入了桂花以及壹些中藥材的低度米酒。江南是稻米產區,民間就流行釀造米酒。而蘇州盛產桂花。

“青菜燉豆腐”

“燒包數九吃豆腐”,作為南京冬至的標配,“燒包”是為了祭祖,“數九”是為了迎新,青菜、豆腐是以前普通家庭最常見的菜蔬,而且有“壹清二白”“青菜豆腐保平安”的寓意。“冬至喝雞湯,壹吃補壹年。”除了豆腐,雞湯也是南京人冬至餐桌上的“標配”。

胡蔥篤豆腐

常州人的冬至夜,壹定要來壹碗“胡蔥篤豆腐”!吃“胡蔥篤豆腐”,似乎是常州特有的習俗。“篤”是常州方言,即“燒煮”的意思。為什麽常州人冬至隔夜吃胡蔥篤豆腐呢?有壹說,“富”與“腐”諧音,“若要富,冬至隔夜胡蔥篤豆腐”的民間諺語,迎合了百姓向往生活富裕的心理。

紅燒肉

自古,泰州就有過大冬、過小冬的說法。“冬至”也叫“過冬”;“冬至”這天叫大冬,之前壹天叫小冬。各家按照不同的習俗,在大冬或小冬這壹天祭祀祖先。泰州的冬至家宴中還有紅燒肉,寓意來年有魚有肉,大飽口福;紅燒鰱魚,取意“連(鰱)年有余(魚)”。

南瓜

宿遷有句俗語:“咬口冬至餃,從此好運交。”壹家人聚在壹起,包餃子、吃餃子,熱氣騰騰,其樂融融。另外,在宿遷和鹽城,民間流傳著冬天吃南瓜會轉運的說法,認為會給第二年帶來好運氣。

歸家團圓是冬至的精神內核

古代的節日依托於農業社會,時代發生變化,很多習俗很難“復刻”;但其精神意義可以“創造性轉化”,繼承發揚。中國人重視家庭團聚,而冬至節日最重要的精神“內核”就是團聚。古代詩歌中,冬至思家的作品相當多,如白居易就有壹首《邯鄲冬至夜思家》:“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冬至這壹天,白居易獨自在邯鄲,思念家鄉;他想象,此時的家人們應該在夜深的時候團團而坐,也在掛念、談論遠在異地的遊子吧?冬至這壹天,我們未必壹定要和家人團團而坐,但能否打個電話、發個消息、視頻聊天呢?其實,冬至這壹天,不管是吃湯圓也好,喝“冬釀酒”也罷,節日最大的意義應該是提醒我們要愛家人、愛家庭,生活也需要壹些“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