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散文丨精進之道——《廚者王小余傳》對藝術家啟示

散文丨精進之道——《廚者王小余傳》對藝術家啟示

茶道、花道、劍道,壹術壹藝,日本人“道”稱之,尊之,神話之;國人奇之,高之,崇拜之。何必,其說本於中華。

何為道,莊子看得透,下嘴毒。道無所不在,螻蟻、稊稗和屎溺。厲害!茶道、花道、劍道,又算什麽。“伐柯伐柯,其則不遠。”道如斧柄,視而不見。熟悉地方沒有風景,忘本也。

烹飪,千年文化,日常風景,叫廚藝,委屈了。惟“廚道”足以當之。得道而名傳者,古今恐王小余壹人。袁枚,清文學家兼美食家,為其作傳。

小余“工烹飪,聞其臭香,十步以外無不頤逐逐然。”,袁之禦用大廚。選食材,必親入市場,曰:“物各有天。其天良,我乃治。”食材佳,烹調方佳,不敢茍且。若影視圈,劇本、演員,乃導演食材,必慎擇良者。物各有天,良工眼中;必存其天,巧匠手裏。如俏色玉雕,先研讀皮斑或肉紋,依其天性,略施刀斧,渾若天成。

“然其簋不過六七,過亦不治。”術業有專攻,貴精不貴多,故壹桌,只上拿手菜。盛名之下,依舊清醒。曹雪芹,《紅樓夢》十年創作,遺稿80回,足以傳世。如老子言,少則得,多則惑。

小余說,“苦思殫力以食人,壹肴上,則吾之心腹腎腸亦與俱上。”烹調,竟披肝瀝膽,如此之苦。藝術家,當更苦,但凡用心皆苦。

袁問:“八珍七熬,貴品也,子能之,宜矣。嗛嗛二卵之餐,子必異於族凡,何耶?”答道:“能大而不能小者,氣粗也;能嗇而不能華者,才弱也。”燕鮑翅參,足以拔萃;雞蛋豆腐,亦可不群,此小余高處。

同為攝影,入荒漠高原,深海異域,題材創新,或是俗手;睹市井生活,尋常院落,視角創新,方為高人。此貴品難驕;凡品不讓也。《茶館》興衰,社會大變遷;茶壺風暴,跨越半世紀,老舍先生,嗇華兼者也。藝術創作,索隱行怪,不必;庸德庸行,足矣。

袁問:以子之才,何不跳槽朱門?答:“知己難,知味尤難。”肺腑之言也。壹肴,心血也。而世之豪門,有眼無珠,小余懼伎日退矣,日進休矣。廚道精進之心,名利難動。

“且所謂知己者,非徒知其長之謂,兼知其短之謂。”高論!高論!求知音難,嚴師諍友更難。“今主人未嘗不斥我......而皆刺吾心之所隱疚,是則美譽之苦,不如嚴訓之甘也。”故,美譽似甘,實苦;嚴訓似苦,實甘。人喜褒揚,小余獨愛否定,此其卓越處。

否定之否定,則日臻完善。惟醉心廚道者,方能離厚利,遠權貴,甘心陶冶於袁枚,終老隨園。王袁二人,亦仆亦主,亦徒亦師。伯牙與鐘子期,知音佳話,猶望其項背。藝術家,均希肯定,望表揚。但,小余提醒,惟批評,非贊賞,乃藝術精進之要。

劍鋒,永須砥;良鐵,更待鍛。藝術無止境,惟求敗者,近乎道。

2017年12月25日,周壹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