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以大眾需求為出發點
1976年,宜家成立30年的時候,創始人英格瓦·坎普拉德發表了《壹個家具商的誓約》說到:“真正的宜家精神,是依據我們的熱忱,我們持之以恒的創新精神,我們的成本意識,我們承擔責任和樂於助人的願望,我們的敬業精神,以及我們簡潔的行為所構成的。”“為大眾創造更美好的日常生活”,這就是宜家的使命。它不是從產品出發,也不是從品牌出發,而是從大眾出發。這種出發點,就勝了壹籌。事實上,宜家也從產品、商場布局等各方面,去實踐這壹理念。那麽多人把逛宜家當成壹種生活日常的享受,就足以證明宜家在這壹方面用了多少心。
二、擁有獨特的商業模式
宜家對於零售,尤其是家具零售的模式,使其有別於其他品牌的競爭優勢,並在自己獨特的商業模式提供足夠極致的體驗。宜家在家具行業裏的商業模式稱得上顛覆,盡管所有的模式都不是同壹時間下的決策,但是做每個重大決策點上都大獲成功。
譬如宜家很明顯的特點,超大空間和超大品類,穿梭其間,確實讓人大開眼界,能看到各種有趣、美觀的家具。其實是可組裝家具,這種對於年輕消費者而言尤其具有吸引力。自行選配,消費者在裏面擁有充分的自由度,沒有導購,沒有監視,消費者可以完全放松自己,享受這段時光,這些決策形成了今天,與傳統家具行業完全不同的品牌形象,經過數十年的沈澱,也絕不是現在新成立的公司能簡單模仿的。
三、合理高效的商場布局
任何壹個宜家商場,呈現的每壹個產品展示和空間搭配,都是經過強大的數據分析,以及店長本人以及團隊資深的經驗,本地化的調查研究才展現出來的場景。從進門就會有經過無數次測試擺放的門廳心跳產品,等妳立刻進入“shut up!And take my money”的節奏後,有50個左右的各種風格和定價的樣板間沖擊妳的視覺體驗和錢包厚度。宜家商場的宗旨永不變的就是賣賣賣!讓更多的遊客變成客戶,讓客戶買更多的東西。
走完樣板間,到了單品區域,妳的選擇不再會模糊和遲疑,妳能從千萬中取壹,毫不費力,因為給妳的細分品類和定價,足夠讓妳每壹個決定都不會是個錯誤的選擇。宜家商場中,每壹個人進入商場後都是做被天花板上漆黑的各種設備清楚記錄著購買的整個流程,妳的驚喜、對比、遲疑、下決定等等動作,都是以後為宜家深入分析,做出更合理,更高效的商場銷售的有效數據。宜家商場會為整個商場劃分為最熱區/熱區/冷區,進而為宜家的商品做出更合理的布置。宜家從產品矩陣中,挑選出足夠暢銷的產品布置在超熱區,以提高銷售額和利潤;熱區按照二八原則,為常規產品和偏冷門的商品規劃好;冷區利用小部分的心跳產品來提升熱度等。
企業願景、商業模式、產品矩陣和商場布局,宜家的這壹切都有著嚴密的科學分析,最後才做的決策,壹切都是圍繞著人、消費者來設計,因而消費者走在宜家裏面,能獲得非常良好的購物體驗。而國內賣場有壹個非常明顯的特征就是,壹切都從自己出發,消費者反而是其次的,有時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惜犧牲消費者的購物體驗,而且在對消費者購買行業、習慣的研究、分析,也不似宜家那麽重視。正是這種觀念和出發點的不同,即便宜家進入中國將近二十年,也沒有出現中國版的宜家,傳統的家居賣場很少借鑒宜家,吸取其經驗。但在這個求轉型、求生存的時代,成功的宜家模式,確實值得家居人去借鑒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