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關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又是秦朝萬裏長城的西端起點。在這裏,兩千多年前開辟的中國與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絲綢古道”及歷代兵家征戰的“古戰場”烽燧依稀可見。這裏是中國絲路文化和長城文化的交匯點,素有“河西重鎮”、邊陲鎖鑰“之稱。
嘉峪關市位於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坐標位於東經9817,北緯3947。東臨河西重鎮酒泉市肅州區,距省會蘭州776公裏;西連石油城酒泉玉門市,至新疆哈密650公裏;南倚終年積雪的祁連山與張掖市肅南裕固族自治縣接壤,與青海相距300余公裏;北枕黑山,與酒泉市金塔縣相接,中部為酒泉綠洲西緣。
胡蘿蔔
嘉峪關泥溝胡蘿蔔是甘肅省嘉峪關市新城鎮的特產。嘉峪關泥溝胡蘿蔔味道脆甜、型裝整齊、色澤光亮,享譽嘉酒各大市場。嘉峪關泥溝胡蘿蔔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嘉峪關是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沖,又是明代萬裏長城的西端起點。在這裏,兩千多年前開辟的中國與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絲綢古道”及歷代兵家征戰的“古戰場”烽燧依稀可見。這裏是中國絲路文化和長城文化的交匯點,素有“河西重鎮”、“邊陲鎖鑰”之稱。嘉峪關是以舉世聞名的“天下第壹雄關”—嘉峪關命名的工業旅遊城市。有“戈壁鋼城”的美稱,這裏有雄偉壯觀的漢代和明代萬裏長城、嘉峪關關城、長城第壹墩、懸壁長城,有亞洲距城市最近的七壹冰川及祁連積雪等獨具特色的西部風光,被譽為世界三大滑翔基地之壹的嘉峪關國際滑翔基地就坐落在新城鎮,還有國家AAAAA級關城文化旅遊景區享譽中外
粉蒸牛羊肉
粉蒸牛羊肉,有1000多年的歷史,以鮮肥牛、羊肉和面粉為原料,花椒、茴香等十三種西部產之調料磨粉腌制入味後,經武火、文火蒸制而成故稱“粉蒸牛羊肉”。食時,佐以生蒜。也可用發面荷葉餅夾食,食後,再品壹杯熬制的磚茶,既助消化,又清心利口,回味無窮。
相傳,盛唐時期,壹批阿拉伯商人沿著“絲綢之路”到長安做生意。壹天中午行至祁連山下茫茫戈壁,搭起帳篷做起飯來,把切好的肉塊與待用的調料和面粉擺在壹個小案上。不料,壹陣狂風四起,吹倒了帳篷做飯的人起忙收拾,說時遲,那時快,急伸胳膊來圍住肉、調料和面粉,然而終因風大把三樣東西吹得摻交到壹起。為了趕路,做飯人急中生智便把這些摻在壹起的肉面疙瘩放到火上蒸熟,結果大家吃了,個個喜笑顏開,都誇這頓午餐吃得好,既充饑,又潤口。他們把沒有吃完的飯隨身帶上,下午又餾了壹下再吃,結果其味更佳。到了長安這個做飯人就如法炮制,在長安街頭開了壹家專賣這種肉的鋪子,並取名“粉蒸牛羊肉”。由於隨到隨吃,又便於攜帶,很受歡迎,久而久之,成了長安的壹種獨特方便美食名吃。
絲路駝掌
絲路駝掌又名雪山駝掌,是壹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肴,屬於甘肅菜。在古代的絲綢之路上,駱駝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它能在戈壁沙漠中長途跋涉,主要憑借那四只堅實的駝掌。由於駝掌全部是筋,其營養價值很高。但駱駝壽命長,壹般很少宰殺,所以駝掌很難尋覓,它與熊掌壹樣名貴。
做法
主料:駝掌1個。輔料:冬茹30克,冬筍50克,火腿100克,雞蛋清6個,幹澱粉15克,濕澱粉5克,油菜心12棵,菜松50克。調料:蔥段15克,鮮姜10克,花椒5克,胡椒粉4克,食鹽10克,料酒20克,白糖10克,味精2.5克,清雞湯適量,醬油少許。
制法:1、去毛及底皮的駝掌下入墊上蓖子的水鍋中燒開,加入部分蔥、姜、花椒和白糖煮四小時,除去骨頭漂洗後再換鍋加入雞湯適量,放入駝掌,加蔥、姜、花椒、冬菇、火腿、冬筍煨至熟透,取出涼後,切成大小均勻的片,碗底放壹塊洗凈的冬菇,壹片片擺布在碗內,灌入雞湯加鹽、糖、料酒、胡椒面的清汁,上籠蒸至熟粑,熱著待用2、蛋清制成高麗糊,加入澱粉,鹽拌勻,在大盤的壹邊堆成雪山上籠蒸約5分鐘,菜心焯水後澆上味待用。3、將駝掌碗內湯汁潷出後,翻扣盤中央,圍上菜心,掛上加醬油、味精勾芡的原汁,盤另壹邊擺上菜松(形於雪山相對應)即成。
陳春麻辣燙
陳春麻辣粉的湯采用土雞熬制,在熬制過程中從調料到火候諸工藝都經過嚴格的把關,味道別具壹格。在壹九九二年首屆蘭州絲路節、壹九九三年蘭交會和壹九九四年第四屆中國藝術節舉辦期間,陳春麻辣粉被評為地方名優小吃和“中華老字號”。
陳春麻辣粉是現定居蘭州的川味“麻辣陳”傳人陳德金1989年來蘭後,在傳統配方的基礎上,結合當地口味,創出的壹個最受歡迎的川味小吃。
做法1、把粉條泡入水中,大概10分鐘左右,直到粉條變軟。2.拿壹個碗把芝麻、姜末、蒜泥、香芹、花椒粉、味精、雞精、胡椒粉、鹽、醬油、醋、香油、辣椒油放入碗中。然後準備壹個鍋,燒些水。3.待水開時,把粉條放進去燙壹下,大約半分鐘,撈出,放入盛有底料的碗中。4.最後加上炸菜、炸酥的花生豆和黃豆,還有香菜,黃瓜絲,葫蘆蔔絲,地道的麻辣粉就算做完了。
嘉峪關市嘉峪關市普通中學12所,在校學生15340人。其中高中學生6828人,初中學生8512人,專任教師877人。初中入學率達99.8%,與上年持平。小學學校24所,在校學生15316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專任教師811人。幼兒園51所,在園幼兒5584人,專任教師289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12人。中等職業教育力度加大,職工技術培訓學校1所,在校學生2421人,專任教師218人。體育運動學校1所,招生數60人,在校學生1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