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福壽螺泛濫,540萬畝農田遭害,“人螺大戰”打響,為何不吃掉?

福壽螺泛濫,540萬畝農田遭害,“人螺大戰”打響,為何不吃掉?

近日,央視播放了壹則消息:廣東省多地如惠州、深圳出現福壽螺這種生物,且大有泛濫的跡象,節目中專家告誡市民千萬別觸碰,更不能食用,這是咋回事?

01、540萬畝農田遭害

隨著5月即將臨近,南方氣溫升高,農田裏的生物開始活躍起來,福壽螺這種東西也出現在魚塘、湖泊、溝渠等地。

在壹些石頭上還能看到福壽螺密布生產的卵,其顏色鮮艷,孩子看了後就想用手觸摸。

然而,卻不知福壽螺對農業的危害巨大,它們正在和人類搶奪口糧,壹旦其蔓延,將會導致蔬菜、水稻減產。

近日,半月談記者來到湖南韶山灌區進行采訪,沿途中發現大量福壽螺繁殖的印跡,在水庫、池塘邊看到壹大片、壹團團的卵塊,甚至將某水上訓練基地給“染紅”。

然而,當地很多人並不知道福壽螺是有害物質,對此,戴清明、謝年寶專家為公眾普及福壽螺對農業生產的危害:

1、影響蔬菜生長

福壽螺極易養活,它在25-32攝氏度的環境下長勢最快,喜歡食用植物葉片,因而對於南方種植水生作物如蓮藕、茭白等的危害很大。

壹旦水體中出現福壽螺,那這些水生作物將面臨減產之災,受損嚴重的將減產50%左右。

2、糧食減產

南方主要種植水稻,而水稻也是我國的主糧。

在水稻生長前期,福壽螺易啃食秧苗,使得苗小株少,水稻長勢瘦弱,進而使得水稻產量降低。

從湖南農業廳的相關數據來看,部分地區受福壽螺影響,稻田缺秧率達20%,水稻產量大受影響,每畝減產5-10%,受損嚴重的更是減產30-50%,這不僅讓農民經濟損失加劇,也危害著我國的糧食安全。

3、惡化環境

多年來,為了消殺福壽螺,各地也采用藥物滅殺,但其抗藥性比較強,且繁殖速度太快,壹個雌螺壹年可產30萬粒卵,且只要15天就可孵化為幼螺,2個月時間就可進入性成熟期,再次進行繁育。

因此,福壽螺壹旦大範圍繁育,那將嚴重破壞水體生態環境,和其他生物爭搶陽光、水分,使得當地的生態鏈受損。

而任由其繁殖,還會使得水體富營養化加劇,水質變差等。

據悉,2021年湖南有95個縣市遭受福壽螺侵蝕,其發生面積達540萬畝。

如在漢壽縣,高發地區,稻田裏的福壽螺幼體密度達到10萬只/畝,種糧大戶老劉說:“去年承包200多畝地,其中170畝地被福壽螺禍害,每平米存在20個福壽螺,幾天就將秧苗吃幹凈,損失慘重。

如今福壽螺又進入產卵高峰期,如果不在這壹時間滅殺,那將會有更多農田遭成危害。

02、為何不能觸碰,不能食用?

如今福壽螺已在湖南、廣東等多地泛濫,不少專家已給出警戒,千萬別觸碰,更不能食用。

很多人看到福壽螺後,第壹眼就將其認為是田螺,進而認為可以食用。

畢竟外來物種小龍蝦就因吃貨們的貢獻,使得只能靠養殖才能滿足國內需求。

田螺肉質美味,而個頭更大的福壽螺,是不是也可以制作成美食呢?

其實,福壽螺之所以在我國蔓延,最初就是因“食用”而引入的。

早在1979年時,阿根廷華僑就將福壽螺引入寶島臺灣,因肉質不是太好而遭丟棄。

2年後,巴西華人見中國大陸並沒有福壽螺,且認為福壽螺營養豐富、養殖容易,在我國壹定有市場,進而引入中山市進行試養。

因氣候適宜、水體豐富,福壽螺很快就養殖成功,之後向廣東全省推廣開來。

緊接著,廣西、福建、四川、湖南、雲南等地也紛紛引入養殖。

因福壽螺易養殖,很多人跟風養殖,再加上福壽螺市場價格低,肉多,也吸引很多吃貨,雙管齊下,福壽螺在南方10多個省份養殖開來,但短短十多年後,壹場“生態保衛戰”打響。

人們發現,福壽螺密集的地方,農業危害巨大,特別是對水稻帶來不良影響。

如養殖前7年裏,廣東37個縣13萬公頃的稻田遭受福壽螺侵害。

2003年,福壽螺被列為首批重大危害性的外來入侵物種,而後持續十余年的“人螺大戰”開始,且壹直持續至今。

除了對環境帶來影響外,它對人體健康也有巨大危害。

如2006年北京涼拌螺肉事件引起了軒然大波,食客食用後很快就出現頭疼、瘙癢、面癱等癥狀,受害人群多達160余人。

2017年,壹女子忍不住吃起了福壽螺,但後來半年裏她飽受折磨,體檢發現寄生蟲已進入其大腦,而治療時因服用太多激素類藥物,對其身體造成巨大損傷。

那麽,福壽螺為何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研究發現,壹個福壽螺體內存在6000多個寄生蟲,包括廣州管圓線蟲、卷棘口吸蟲等。

這些寄生蟲多耐高溫,正常烹飪難以將其殺死,壹旦人體誤食就會患病。

因此,專家提議,壹定別去食用,也別隨意觸碰,不然也有寄生蟲感染的風險。

為了治理福壽螺,各地展開了消滅戰,如今主要以農業防治、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其中化學防治效果最佳,但噴施殺蟲劑也會對農田、生態造成影響。

生物防治也就是在農田裏餵養鴨子,讓鴨子消滅福壽螺,但實際操作的可行性不大,且也要警惕鴨子食用福壽螺後將寄生蟲傳染給人的風險。

滅殺福壽螺是長期可持續的過程,想要徹底滅殺並不容易,但只要從源頭控制,加強檢疫、強化防治手段、加大技術攻關,相信會找到合適的滅殺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