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我們的生活為什麽需要吵吵鬧鬧?

我們的生活為什麽需要吵吵鬧鬧?

生活,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安迪壹出場,就是壹副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自帶“仙氣”。生活簡單規律:晨練—上班—下班—在家工作,工作基本是生活的全部。早晚餐壹般就是牛奶、面包、麥片、煎蛋。她真的就像壹臺上了發條的機器,精準、程序化。

這樣的人,如果在國外,似乎感覺不到太多的不舒服。背井離鄉的人們大多都是這樣生活,可是生活在以“人情”為紐帶的中國社會,這樣的生活,就顯得孤寂、落寞,尤其是當她體驗了奇點帶給她的溫暖之後。她與奇點不歡而散,給老譚打電話說:錯了。我本來就是個怪物,不該奢求朋友和愛。老譚告訴她:如果有人因為不喜歡妳而離開,那是他不懂得欣賞,絕不是妳的問題。

後來安迪決定給自己壹個機會,接受了奇點,然後我們就看到了她生活的變化。人開朗了很多,和22樓其他女孩子相處很融洽。有了男朋友、女朋友,還嘗試洗手做羹湯,雖然只是買了最不用費勁的火鍋,但是騰騰熱氣彌散在屋子裏,夾雜著女孩子們的歡聲笑語,那壹刻,美食與愛交加,驅散了孤獨,融化了安迪用偽裝制造的“冰殼”。

中國人講究“家庭聚會”,吵吵鬧鬧,卻最為溫暖。工作應酬中再多山珍海味,都不如壹家人聚在壹起喝壹碗青菜小粥;酒桌上再多的觥籌交錯,也不如與好朋友的相對品茶。愛融進美食,才有了生活的滋味;美食承載了愛,才會回味無窮。壹個人走得再遠,始終忘不掉的是家鄉的味道。媽媽的家常菜,愛與美味相融,成為我們終身的記憶。

生活,需要壹個安靜的午後,壹面張羅著各式各樣的吃食,壹面守著砂鍋裏滾沸的熱湯,期待晚上與親人或者朋友的相聚。

學習生活的智慧。人生有很多智慧,是書本學不到的。比如曲筱綃壹眼認出“白渣男”的本領,不是“乖乖女”關雎爾能從書中學到的,那是從小摸爬滾打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真知”。這壹點,連安迪都自愧不如。22樓的四個女孩子雖然智商沒有安迪高,只能算是個性迥異的普通人,而她卻從她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最個性的曲筱綃,活得最灑脫,因為她的“真性情”,引導著安迪勇敢去擁抱生活;最圓滑的樊勝美,為人最仗義,因為她的熱心腸,讓本來就善良單純的安迪不再“獨善其身”;最直爽的邱瑩瑩,口無遮攔,雖然沒心沒肺,但活得肆意瀟灑,讓事事總靠“邏輯”的安迪,開始嘗試突破自我;最沒有個性的關雎爾,最有教養,雖然很少發表自己的主見,但她的“階級論”還是讓安迪對她刮目相看。

不可否認的是,更重要的影響來自奇點。奇點的攻於人心,有邏輯的解析,讓簡單單純的安迪,懂得了中國人際交往中很多不可言說的“規則”,比如那次和曲筱綃與趙醫生的打牌。英國作家蕭伯納說“妳有壹種思想,我有壹種思想,彼此交換,我們每個人就有了兩種思想。”他人不同於我們的生活閱歷可以快速彌補我們知識體系的不足。

孔夫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挖掘他人身上的優點,加以消化吸收成為自己的;審視自我身上是否有他人的缺點,加以改正,有助於完善自我。人,坐下來讀書,靜思己過;與人交往,完善提升自我。享受孤獨,還要融入社會,知世故而不世故,這才是我們每個人要努力活成的樣子。

有人幫扶的溫暖。有朋友,最大的好處就是溫暖。22樓的關系從劍拔弩張到逐漸平和,只因為壹次電梯事件。進電梯時,曲筱綃口口聲聲說安迪是“小三”,氣氛尷尬,電梯突然停在樓層之間,隨時可能有墜落的危險。此時,五個人牽起的手,以及被救後會心的微笑,撫平了心靈的隔閡。樊勝美的父親突發中風,家裏還時時有人上門“索債”,五個人齊心合力,智鬥“追債人”,趕跑她們之後,女孩們手裏紛紛扔出來的“武器”,讓大家緊緊相擁。生活中,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患難”的友情更彌足珍貴,也會讓我們不知覺地相互靠近。

安迪與奇點分手,又遇上了公司劉思明因為加班導致昏迷,加上網絡的發酵,箭頭直指安迪。安迪的心情差到極點,她更擔心的是身上的“精神病基因”會因此“引爆”。22樓的樊勝美、關雎爾、邱瑩瑩徹夜守護安迪。安迪醒後,為了答謝她們,決定給她們做早餐,在包奕凡的建議下,決定煎水餃。她專註地看著油鍋,想起大家默默的守護,聽著樊勝美勸解的話語,心裏塞得滿滿的都是溫暖。於是,她才會在22樓新年前最後壹次聚會時,由衷感謝上天,能遇到大家。

我們羨慕《歡樂頌》五個女孩的故事,因為她們的溫暖激起我們心底那份對友情最初的渴望。我們身邊有太多來了又去的朋友,遇到危難時,誰又能傾心幫助?尤其是在背井離鄉的外地,友情的溫暖顯得更加珍貴。如果說《瑯琊榜》是作者對心中道義的堅守,那《歡樂頌》就是作者對理想友誼的向往。五個女孩,各有特色,各有優缺點,有過爭執,有過歡笑,雖然物質生活差異巨大,但不影響心在壹起取暖。她們是真正的“求同存異”,正如旁白說的,她們雖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

寫最具深度的專業劇評。微信公眾號:windy天意晚晴的劇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