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保護我們的消費者權益演講稿

保護我們的消費者權益演講稿

 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隨著社會壹步步向前發展,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演講稿很難寫吧,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保護我們的消費者權益演講稿(通用5篇),歡迎大家分享。

保護我們的消費者權益演講稿(通用5篇)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明天是3月15日,大家知道這是壹個什麽日子嗎?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消費者權益日,顧名思義,就是維護廣大消費者權益的日子。早在1962年3月15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就提出了消費者的四項權利,1983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決定將每年的3月15日作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1987年,我國消費者協會被接收為正式成員。從這壹年開始,每年的3月15日,我們全國各地都要舉辦大規模的宣傳活動,用各種方式介紹消費知識和有關法律常識,以喚醒和提高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如今,3.15它已是壹個標誌,飽含著公理和正義;它也是壹種聲音,傳遞出對平等與誠信的呼喚。

 可能有些同學認為: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是父母們的事,離我們小孩子還太遙遠。其實不然,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有過消費的經歷吧,例如,到超市購物,到美食城消費,到文化園買學習用品,在小商販的攤上買小吃或小玩意兒……這時候,我們就扮演了壹個消費者的角色。可能平時妳還遇到過這樣的尷尬:花了大價錢買文具用品卻買了個劣質產品。到小攤上買小吃壹飽口福,卻吃出了毛病,吃壞了身體等等。這個時候,妳是自認倒黴默不作聲還是理直氣壯地去找商家或有關當事人理論壹番討個說法呢?我想,妳壹定會選擇說法吧!這就對了。可見,3.15消費者權益日和我們每個人都是息息相關的,它應該是我們大家***同關註的壹個日子。

 那麽,作為小學生的我們又該怎樣維護自己的權利不被侵害呢?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了解必要的法律知識開始,逐步培養法律意識,懂得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我們還要提醒大家,不要購買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以及無生產廠名稱的三無產品;不要購買地攤上的糖果、飲料等食品;不要購買盜版的圖書和音像制品,拒絕假冒偽劣商品,保護自己的生命健康權,做到綠色消費、科學消費。讓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讓我們的生命因安全而更精彩!

保護我們的消費者權益演講稿(通用5篇)2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3·15”消費者權益日》。

 為了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重視,促進各個國家、地區消費者組織的合作與交往,更好地開展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1983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確定每年3月15日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並規定消費者享有獲得安全保障、獲得產品正確資料、自由決定選擇以及要求賠償和要求保障有益的健康環境等權利。從1983年以來,每年的3月15日世界各國的消費者組織都舉行大規模宣傳消費者的權利的活動,其中包括發布新聞公報、向公眾介紹消費者組織的活動,或進行“壹年最嚴重的損害消費者利益事件”的評定活動,以此提高消費者的保護意識;促進全社會都來關心、支持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工作。

 今年是第xx個“3·15”消費者權益日。為更好地發揮《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賦予消協組織的法定職能作用,中國消費者協會將20xx年宣傳主題確定為“消費與發展”。其宗旨是:宣傳消費政策,推進消費維權,提高消費信心,構建消費和諧,促進經濟發展。所謂“消費與發展”,就是樹立二者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理念,改善消費市場環境,拉動生活消費需求,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每個人都是消費者,維護自身的權利不被侵害,不僅是合法的,也是有利於促進社會的進步的。今天,在紀念“3·15”消費者權益日的同時,讓我們從了解法律知識、培養法律意識開始,學會遵紀守法,懂得運用法律的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做壹個綠色、科學的消費者。

保護我們的消費者權益演講稿(通用5篇)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今天是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所以我演講的題目是《消費者的權益》。

 前幾年中國大地上流行著這樣壹首歌,歌中寫到:“霧裏看花,水中望月,妳能分辨這變幻莫測的世界。”詞作者閻肅曾經披露說,那英唱的這首歌是送給3.15的,希望消費者能夠借助壹雙慧眼,將這經濟生活中的紛擾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而今天正是所有消費者揚眉吐氣的日子!十幾年來,3·15從壹個國外泊來的普通紀念日,已經演變為中國消費大眾維權的壹個節日、壹面旗幟。每年春天的這個時候,她都會再壹次擦亮我們的信念和勇氣,讓誠信和理性的光芒照耀每壹位經營者、消費者的心靈。

 早在1962年3月15日,美國總統肯尼迪就提出了消費者的四項權利,到了1983年,這壹天就被定為了國際消費者權益日,1991年3.15來到了中國,1994年,我國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出臺。

 誠者無疆,信者無畏。《水滸傳》裏有個經常冒充黑旋風李逵打劫的李鬼,如今已經成了假冒偽劣的代名詞。現實生活中,這樣的“李鬼”確實不少:板藍根能成娃娃參,白醋能成青黴素……李鬼們的粉墨登場壹方面是經營者在利益的驅使下攪亂市場規則,不講誠信造成的,另壹方面卻往往是我們消費者不懂法,不知該如何維護自身權益的壹味縱容造成的。

 最後,讓我們壹起攜起手來維護消費者權益,讓我們壹起痛斥和揭露利欲熏心的制假造假者;讓我們壹起為那些勇敢的站出來,維護自己和大眾權利的先行者鼓掌吶喊:讓我們壹起呼喚法制的力量為我們的幸福生活保駕護航。讓我們壹起行動起來,誠信,維權!

 謝謝大家。

保護我們的消費者權益演講稿(通用5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消費與服務315》,讓我們趁315消費者,了解315的意義,了解我們的權益是什麽?

 翻開日歷,今天是3月15日,是消費者的節日。說到節日,人們首先想到的是祥和、歡樂,即便是清明節祭奠先人,也充滿著祝福的祥和。但是3月15日或許並不是這麽的溫馨,讓我們來認識壹下。

 自從有了3.15,似乎教會了消費者如何維權,說白了,是本來就該用法律來維護消費者自己權益的壹堂補習課。同樣不否認有消費者的不懂法,但更大程度上,不光是法律制度的不健全,產品生產廠商的強勢地位和對利益的追逐,就不能不說是消費者的無奈了,所以才有了後來的遍及各地的維護消費者權益的機構出現。

 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的宣傳“消費與服務”。強調的是消費維權工作要緊密圍繞拉動消費、擴大內需,做好服務工作。其中的“服務”,主要包含三方面涵義:壹是服務廣大消費者;二是服務經濟發展;三是服務社會和諧。

 然而這裏的每壹條都與我們密切相關。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們發展經濟的最終目的。社會主義生產目的就是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這種需要,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消費者的消費需要。消費需要不斷滿足的過程,也是經濟社會不斷發展、不斷進步的過程。服務廣大消費者,首先要求我們采取各種措施,擴大消費,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消費領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消費品種極大豐富,消費領域日益擴大,消費結構不斷升級,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生活質量明顯改善。

 但是,與此同時,消費領域還存在著壹些制約消費增長的因素,如:假冒偽劣行為和不平等格式合同依然大量存在,直接影響著居民的消費信心;有些行業產業政策和消費政策不銜接,抑制了居民的消費欲望;有關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標準還不健全,保護力度尚顯不足;居民住房、教育、醫療等負擔過重,影響了其他消費的支出等。這些問題的`存在,不利於拉動內需,促進消費需求較快增長。這就要求我們要從政策制訂、法制健全、價格調控、結構調整、行業規範、監督管理、宣傳引導、糾紛處理等各個方面為消費者著想,為消費者解憂,為消費者服務。服務廣大消費者,還要求我們不僅要關註消費者的現實利益,更要關註消費者的長遠利益。要註意節能、環保,在生產和消費的同時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和破壞,保證人類的永續發展。

 朋友們,我們知道3月15日是我們每壹個人節日,當我們了解了消費與服務315的意義,我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會逐漸加強,我們不僅僅要在今天學習這樣維護我們自身利益,而是應該要每天都學習,都提高這種自我保護意識,讓我們壹起行動起來,學會運用法律的武器去保護自己,保護他人。

保護我們的消費者權益演講稿(通用5篇)5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知法、懂法,遵法》。

 今天是第27個“3.15”消費者權益日,主題是“消費與服務”。1983年,為了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重視,促進各個國家、地區消費者組織的合作與交往,更好地開展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確定每年3月15日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1991年3月15日,中央電視臺經濟部的編導們在激情和探索欲的鼓動下推出現場直播“‘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消費者之友”專題晚會。首屆“3.15晚會”雖然曝光力度還不夠大,形式也並不完善,但為消費者正確維護自身權益起到很好的啟蒙作用,消費者們的維權意識被喚醒了。

 古代中國是“人治”社會,人們的法律意識特別是維權意識很淡薄,粱啟超說:“我國成文法之起源不可確指,然以數千年之思想往往視法律與命令同為壹物。”沒人喜歡命令,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法律卻讓人擁護,它給社會發展提供了壹定的秩序和保障,但同時更要求人們首先能自我約束,就像西方某位著名思想家曾說的那樣,“妳首先得約束妳自己,然後才能獲得更大的自由”“壹個人”生活在“人們”中,而“人們”不會讓“壹個人”為所欲為,所以必得加以約束,剔除為“人們”所不能容忍的行為,思想才能自由地穿梭其中做壹切想做的事。

 柏拉圖認為,對於有意誌的公民來講,法律的統治並不具有強迫性,而是體現了國家的良善願望。“如果法律能完全導致至善或至少是能部分地達到這樣的目的,這些法律我們都應該執行。”而由上面“3·15”晚會的事實也可以看出,我國法律體現了國家“讓人民當家做主”的良善願望。

 作為有意誌、有思想、追求自由和民主的青年公民,我們是需要維權,但同時也必須知法、懂法、守法,才能遵照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