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白銀特產有哪些?

白銀特產有哪些?

白銀特產有哪些?

導語:妳知道什麽是白銀特產嗎?下面我給大家介紹壹下甘肅白銀的十大特產!歡迎閱讀!

1,涇源羔羊涇源地處黃河上遊沖擊盆地,屬於半幹旱荒漠化草原過渡帶。自然環境得天獨厚,山高谷深,水草豐美,氣候涼爽。有柴胡、麻黃、益母草、蒲公英、黃芩、桔梗、防風、薄荷和甘草等幾十種草藥。山裏的泉水富含礦物質,小羊渴望草藥,渴望山泉,因此制成了它的肉。

靖遠灘羊品種獨特,肉質細膩,骨肉勻稱,易於熬制,入口滑嫩。靖遠羊肉,尤其是羊肉和毛皮兩用灘山羊羊肉,是壹個很好的產品。從產羔到出欄,它的生長期在30到50天之間。它的肉質鮮嫩,營養豐富。它是壹種極好的滋補產品。羊肉是甘肅特產,靖遠是重要產區之壹。其獨特的灘羊品種和生長環境以及靖遠人的原始烹飪方法形成了獨特的地方風味食品。肉質脆嫩,味道鮮美,富含各種營養。經常食用可以達到滋養身心、強身健體的獨特功效,使人百吃不厭,因此靖遠羊肉食品聞名世界。

2.大廟響水梨寺位於靖遠縣興隆鄉北部黃河流域。生產的香水梨是當地最好的。香水梨在秋天是黃色和明亮的,略帶酸味。當它成熟時,它會被摘下來冷凍,它的肉會變成棕色。解凍後汁水多,營養豐富,有清肺醒酒的功效。甘肅省涇源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涇源縣下轄興隆鄉、雙龍鎮、石門鄉、米潭鎮、三潭鎮、烏蘭鎮、東灣鎮等7個鄉鎮34個行政村和農場。地理坐標為東經104 13′~ 105 15′,北緯36 00′~ 37 15′。

3.靖遠黑瓜子靖遠黑瓜子以片大、皮薄、盤扁、口松、肉厚、黑而有光澤、味雋、品質優良而聞名。它是中國傳統的出口商品之壹。黑瓜子可以加工成各種類型的瓜子,如五香、奶油、鹹、甜、多味等。也是制作糕點的理想輔料,既有健腦提神的作用,還可以炒著吃。黑瓜子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D等營養成分。,經常食用可延年益壽,使人長期吃膩。

黑瓜子主要產於甘肅省臯蘭縣、高灣鄉、涇源縣、大路鄉、盧曉村、大仙和吳鉤。其品質優良的主要原因如下:第壹,這裏取的籽瓜是經過長期培育的優良品種。籽瓜表皮呈淺綠色且有花紋,瓜子飽滿、肉質肥厚、個頭超大。二是種植籽瓜的土壤為沙田,即在農田上覆蓋壹層半尺厚的礫石,具有明顯的抗旱性,有助於農作物的生長。?黑瓜子形如牛眼,心白邊黑,黑白分明,外形美觀,稱為牛眼窩。高灣出產的黑瓜子以個頭大、皮薄肉厚、油多味醇而聞名,品質居全國之首。

4.條紋山梨“條紋山梨”具有以下顯著特征:早酥梨的果實為卵圓形;平均單果重269克,最大果重512克,果皮淺綠色;果肉白、嫩、脆,石細胞少,核小,酸甜可口,有香味。在質量上,果實的硬度為6.68千克/厘米2。黃冠梨果實近圓形;平均單果重323.8克,最大果重565克。果皮黃色,果點小,套袋果外觀光滑黃亮。果肉乳白色,肉質脆嫩,石細胞和殘渣少,果汁甘香,品質極高:果實去皮硬度為10.65 kg/cm2。

甘肅省景泰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景泰縣下轄宜山鎮、斯坦鄉、中泉鎮、草窩灘鎮、蘆陽鎮、上沙窩鎮、洪水鎮、西泉鎮、五佛鄉、漫水灘鄉等18個鄉鎮和41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03° 33′~ 104° 43′,北緯36° 43 ~ 37° 38′。

5.靖遠幹沙西瓜靖遠幹沙西瓜“靖遠幹沙西瓜”具有獨特的生產環境、特定的生產方式、悠久的生產歷史、明顯的外在感官和內在品質差異以及不可復制性。生產環境和產品質量符合國家強制性技術規範要求,相關方面符合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要求。涇源縣位於甘肅省中北部,東經104 13‘。

東鄰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南接甘肅省會寧縣,西南、西北、東北分別與榆中縣、景泰縣、寧夏中衛縣接壤,西接白銀市白銀區。白銀市平川區與之分離,將縣城壹分為二,形成南北相對的兩部分。東西距離為120公裏,南北距離為135公裏。涇源縣位於黃河上遊,屬於黃土高原溝壑區。它的地勢西高東低,從西北向東南傾斜。南北長125公裏,東西寬106公裏,總面積5809.4平方公裏,海拔1300-3017米。

6.會寧亞麻籽油會寧亞麻籽油是甘肅白銀會寧縣的特產。甘肅會寧的亞麻籽油,傳統的小榨工藝不破壞營養成分。狀元縣和長壽鄉的名聲離不開長年食用亞麻籽油。亞麻籽油具有提高智力、增強深度記憶、保護視力、改善睡眠、拒絕癌癥、健康長壽的作用。

7.關家溝小口棗小口棗早結、豐產、穩產。果實圓柱形,縱徑4.4厘米,橫徑3.3厘米,平均單果重17.5克,最大果重25克,底色為淺綠色,顏色為紫紅色,果點大而少,顏色為淺棕色。莖凹陷淺而寬,呈圓形。果頂微凸,果皮薄,果肉青白色,質疏松,汁少,味甜,食後味辣,尤其是棗幹,品質上乘。幹棗的含糖量為60-70%。

鮮棗的總糖含量為26.2%,總酸含量為0.6%,蛋白質為1.2%,脂肪為0.2%,碳水化合物為24%。每100克鮮棗含維生素C 484.6毫克,還含有鈣、磷、鐵、維生素A、維生素B1、B2等礦物質。具有滋補肝脾、益氣養血、安神降酶、養顏健腦、提神醒腦的功效。棗果可加工成棗、棗、蜜棗、醉棗、棗酒、棗泥、棗糕、棗汁、幹棗等,幹燥率達42%以上。是鮮食兼曬的優良品種,在1988年全省紅棗鑒定會上榮獲省級優質產品稱號。

8.小口棗小口棗是甘肅省涇源縣特產,因原產於該縣石門鄉小口村而得名。它具有“久旱能掛果”的特點,鮮棗果大而重,脆而可口,幹棗久而不燥,肉厚而營養豐富,是藥食兩用的優良食品。“小口棗”在首屆中國棗產業大會上榮獲“中國綠色食品”、“甘肅省十大名優水果”和“優秀獎”。

“小口棗”主產於靖遠縣石門鄉的小口、安微、慈灘、八灘、石門五個村。石門鄉被列為白銀市紅棗基地。產地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千年來栽培歷史悠久,栽培管理技術科學成熟。2008年棗園面積3000畝,棗樹51萬余株,年產量約70萬公斤,產值280多萬元。經過多年的培育發展,“小口棗”生產區基地規模不斷擴大。2010年全縣7個鎮種植面積已達2.2萬畝,年產量4200萬公斤。它已發展成為該縣的優勢產業,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9.景泰枸杞景泰縣充分利用光照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枸杞特色產業。由於景泰枸杞色澤鮮艷、粒大、含糖量高,可與中寧枸杞相媲美,受到省內外客商的青睞。景泰枸杞具有以下顯著特征:鮮果橙紅色,果實圓柱形或橢圓形,縱徑10-35 mm,橫徑8.0-15 mm,單果重0.55-1.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8%,鮮幹比4.6-4.8:

幹果呈紡錘形,略扁略皺縮,重量10.62-27.78克/100,表面紅色或暗紅色,果皮柔韌,肉質柔軟,味甜,氣味芳香;不完全顆粒

10,涇源枸杞涇源縣把枸杞種植作為富民強縣的支柱產業,立足區域資源優勢,以基地促產業,以產業帶為基地,著力培育枸杞優勢產業。目前,枸杞種植面積已達2.88萬畝。從65438到0999,涇源縣枸杞栽培技術開始在北方農村種植推廣。由於經濟效益明顯,枸杞種植很快在北方幾個城鎮得到推廣。2006年底,全縣枸杞種植面積達7800畝。

涇源縣把擴大枸杞種植面積作為增加農民收入的產業,並將其列入“壯大三大產業、建設六大基地”的總體規劃,計劃在北部6個鄉鎮種植枸杞2萬畝。縣委、縣政府積極協調金融部門貸款825萬元支持產業發展,通過縣鄉聯動、真幫真扶、土地統籌、責任到人等方式全力推進枸杞基地建設。成立了科技服務隊,技術人員留在農村,及時培訓,深入田間地頭進行指導,在選苗、施肥、種植、修剪等方面提供了壹系列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