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媽媽過年炸酥肉的時候,我每次總是趁熱抓上壹把,壹咬嘎滋脆,那美味真是太難忘了。快過年了,北方的朋友準備炸酥肉了,由於酥肉可以提前大量制作好,易儲存,食用方便。剛炸好的時候趁熱吃,蘸上椒鹽食真香。保存的酥肉可以做清蒸酥肉、燉酥肉、涮火鍋等,口感嫩滑、香酥可口,而且肥而不膩。
酥肉在中國是傳統的名菜,酥脆爽口、肥而不膩,全國各地區都有制作,比如山東、四川、山西以及北方大部分地區。酥肉很多人都吃過,但是酥肉的由來大家知道嗎?
酥肉最早發現在河南焦作馬村區。民間有個傳說,在商朝末年,紂王昏庸無道,蘇妲己妖媚惑眾,朝野內外是非顛倒,大臣們對蘇妲己畏懼三分,唯恐躲避不及。壹年秋天,紂王、蘇妲己在南陽城壹帶狩獵(今馬村區安陽城村),什麽獵物也沒射到,壹行人沖進壹家農戶中,強行讓農婦把家裏好吃好喝供上來,吃飽喝足的紂王、妲己揚長而去。農婦非常氣憤,用刀剁起壹塊豬肉,以解心頭之恨。
丈夫看到了剁碎的肉,十分心疼,便把碎肉裹上面粉炸了吃。兩口子還沒解恨,又把炸好的肉放到蒸籠裏蒸了壹遍,這才消氣。可這些肉太多了,也吃不了,兩口子把肉送給鄉親們吃,鄉親們說這肉這麽好吃,是什麽肉?農婦說,“蘇妲己肉!”後來各個朝代更叠交替,但這道 美食 “妲蘇肉”(大酥肉)卻被流傳下來,經久不衰。
炸酥肉全國的做法有很多,但是其中有幾種料是必須有的,這就是白酒、花椒面。有人用面粉調糊,有人用澱粉,後來大廚們發現面粉和澱粉混合用,酥脆的效果更好,還可以加入少許泡打粉,長時間也不會返潮,喜歡的朋友可以試試。
下面看看壹位五星大廚分享的炸酥肉的做法,炸酥肉時,調糊是關鍵,白酒很重要,花椒才是靈魂,這樣做才正宗,喜歡的朋友動起手來吧。
原料:豬肉適量(五花肉最佳)、大蔥、生姜、雞蛋2個、面粉、澱粉
調料:食鹽、白糖、白酒、雞精、胡椒粉、花椒粉
詳細做法
步驟壹: 制作酥肉最好選擇豬五花肉,炸好之後酥肉口感不柴,肥而不膩 ,吃起來特別香。純瘦豬肉吃起來口感不好,另外蒸酥肉和燉酥肉的時候,味道不是很理想。
步驟二:將五花肉用淘米水浸泡壹會,用清水洗凈,然後切成稍厚的片,大約0.5厘米左右。也可以切成長條,看個人的習慣而定。
步驟三:將切好的五花肉片放入盆中,加入高度白酒、食鹽、少許白糖、蔥段、姜片,抓勻之後腌制半個小時。
加入高度白酒,可以使豬肉去腥增香,炸好的酥肉才能更酥脆,不願意加白酒,也可以加入少許泡打粉,也能達到酥脆的效果。
步驟四:開始調糊,兩個雞蛋、適量的面粉、澱粉(3:1)、花椒面、胡椒粉、雞精、食鹽,用手抓成 濃酸奶狀 ,太薄和太厚都會影響酥肉的效果。
花椒面在炸酥肉中是靈魂,非常重要。最好的做法是自己炒花椒粒,炒酥炒香後在案板上剁成花椒面,這樣更加鮮香無比。
步驟五:將腌制好的五花肉撿去蔥姜,放入調好的糊中,並加入少許食用油,抓拌均勻,加油的目的可以較好的封住水分,防止水分蒸發糊發幹,而且下鍋的時候不易粘連。
步驟六:起鍋燒油,油溫5成熱用筷子壹片壹片地把酥肉下鍋,保持5成油溫,炸3-5分鐘,勤翻動使肉片受熱均勻,定型之後撈出瀝油。
步驟七:等到鍋中油溫升到6成熱,再次下入酥肉復炸30秒,這樣可以讓酥肉更加酥脆,並逼出多余的油脂,這樣瀝油之後就可以食用了。
1.豬肉選擇五花肉最佳,肥瘦相間,肥而不膩。
2.加入高度白酒去腥增香,效果更好。
3.面粉與澱粉的比例為3:1。
4.面糊中加入花椒面是關鍵,加入少許食用油不易粘連。
5.面糊要調制成濃酸奶的黏稠度,太稀掛不住,太幹了影響口感。
6.炸制2次,壹次定形炸熟,二次高溫酥脆逼出油脂。
原料:酥肉、蔥、姜、香菜、鹿角菜
調料:食鹽、生抽、高湯、料酒、胡椒粉、味精、米醋、香油
步驟壹:炸好的酥肉碼入碗中,加上料酒、蔥姜絲適量,加入生抽、食鹽、高湯,放入蒸鍋中火蒸40分鐘。
步驟二:取出蒸碗,把酥肉扣在湯盤上,將湯汁濾去蔥姜絲備用。
步驟三:凈鍋置火上,把湯汁倒入,大火燒開,加入食鹽、味精調味,撇去浮沫,加入鹿角菜煮開,加入米醋、香油、胡椒粉。
步驟四:把新的蔥姜絲、香菜段撒在酥肉上,把鍋內的湯汁澆在酥肉上即好。
這道菜顏色金黃,肉質酥香,味道酸辣鹹鮮,是壹道傳統 美食 。
酥肉晾涼之後,按照每次食用的分量,分別放入保鮮袋裏,擠出空氣系嚴,放入冰箱冷凍室冷凍,食用之前自然化凍即可。酥肉最好在壹個月之內吃光,年前炸制正好吃到年後,這樣能較好的保持原有的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