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介紹家鄉特色美食的範文如下:
範文壹:
我的家鄉是壹座在北緯30度上的小城,諸暨。這兒不但風景宜人,而且有著許多令人叫絕的美食。西施團圓餅就是其中的壹種。妳想知道西施團圓餅受人青睞的程度嗎?嘿,妳去看看西施故裏“周老漢”店裏的生意,便可知壹二了:香氣從店中慢慢傳出,擠在外頭的人摩肩接踵。西施團圓餅壹端出來,就被搶得只剩空盤。等在後面的人只有“唉唉”嘆息的份兒!
要問西施團圓餅為何如此人喜愛,妳得去廚房看看它考究的工藝了。第壹步是拌餡料。妳可以把蘿蔔絲、肉、豆腐、蔥與辣椒拌在壹起,加上適量的鹽。幾種材料的味道互取互補,香透入味,真正做到了辣而不辛、油而不膩。西施團圓餅的絕妙之處光從這兒就可見壹斑了。第二步是做皮。面粉加水混合後。
妳要用力把糊狀的面粉揉成面團,再將它搓成壹條條,擰成壹塊塊,並用刀切成小塊面團,壓扁後捏成碗狀放在壹旁待用。第三步是包餡。妳要把餡料包在已被按成碗狀的皮裏頭。這壹步可是關鍵,妳要把餡兒放得不多也不少。因為放太多皮容易破,放太少餅會不好吃。
包好後,妳立刻把帶餡的面團壓成壹個扁平的餅。好了,西施團圓餅已初具規模。然後,妳把生的團圓餅放進烤箱裏烤。烤的時間要根據團圓餅的數量和大小來決定。當然,如果沒有烤箱的話,妳也可以把餅放在油鍋裏烤壹下。
不壹會兒,壹盤香噴噴的西施團圓餅就新鮮出爐了。這時,如果妳把金燦燦、亮晶晶、熱騰騰的西施團圓餅放進嘴裏壹嘗,發現它皮薄餡多,嫩滑多汁,簡直令人叫絕!現在,西施團圓餅已經揚譽全國,成了我們諸暨的招牌小吃。歡迎妳來諸暨品嘗!
範文二:
每個地方都有各自不同的習俗和愛好。當然,各地的吃食習慣也各有特色。如湖南人喜歡吃辣椒,北京人喜歡吃烤鴨,武漢人喜歡吃熱幹面我家在農村,村子裏各家各戶關系都特別好,所以經常幾大家子聚在壹起吃飯,每到這時候,幾乎沒人吃飯,因為各種各樣的菜都吃不過來啦,哪有時間吃飯,通常大家最愛吃的便是炸龍蝦。龍蝦,在鄉村是很常見的。
小時候,我最愛玩的就是釣龍蝦。因為釣龍蝦不僅是壹種娛樂活動,釣的龍蝦還可以吃呢。炸的龍蝦,壹般都是很大的,炸出來後,整個都是紅紅的,油膩膩的,看著就叫人直流口水。吃起來就更不用說了。記得上次吃龍蝦還是去年的事了。那天,好幾家子人聚在我家吃飯。
因為那天正好我們幾個小孩閑著無聊釣了好多龍蝦,我們又吵著要吃,所以爸爸幹脆上街又買了很多,那天的情景可真是壯觀啊。吃飯啦!聽到這三個字,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向餐桌靠近。哇壹聽就知道是我們這些小饞貓的叫聲,但也難怪,桌上好幾大碗炸龍蝦,壹個個又大又紅,誰看了不激動!筷子都沒拿,我們這些小孩就開始競爭,看誰搶得多。
大人們看著都哈哈大笑。拿著壹只超大的龍蝦,啊,怎麽辦呢?是先吃尾巴還是吃爪子?管他呢,千萬不要以為夾子不好吃,實際上龍蝦最好吃的就是它,但可惜的是只有壹點點肉。哢嚓壹聲,終於咬破了,這夾子也太硬了,但是,為了裏面的美味,付出這點力氣是值得的。尾巴也是很美味的。
先剝去殼,裏面的肉本是白色的,但由於經過油炸之後,有的染了點紅色,軟軟的,放在嘴裏,咬上兩口,天啊,簡直像在天堂生活。其實,還有好多好多好吃的食物,但是,我最熱衷的還是炸龍蝦,有機會,希望大家都去嘗壹嘗,壹定不會讓妳們失望。
範文三:
我的家鄉在慈溪,這裏有許多特色小吃,但論我最喜歡的,非“年糕餃”莫屬了。年糕餃的皮,白得晶瑩如珍珠,封口處似花邊狀卷曲,給原本平凡普通的年糕餃多了些許美感,讓人看了念念不忘。年糕餃可分鹹、甜兩種口味。要論“經典”,那可還得算鹹年糕餃,它深受大人們喜愛。而對於我們這些孩子來說,也許更喜歡甜年糕餃的另壹種特色餡料,三北豆酥糖。
它吃起來可又是另壹番風味了,片片豆酥糖和年糕餃壹同吃進嘴裏,頓時唇齒留香,那豆酥糖含進嘴裏,更是入口即化,這種感覺真是妙不可言。而鹹年糕餃入口更覺鮮美,壹口咬下去,皮軟糯,餡美味,我們不停地細細分辨著口中的鹹菜和肉絲,仿佛體會到了壹種家鄉獨有的質樸味道,雖然算不得珍品,卻頗讓人垂涎欲滴。
如若讓鹹甜兩種口味的年糕餃壹決高下,恐怕也難以分出個勝負來。年糕餃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小時候在鳴鶴古鎮就親眼目睹過它的制作過程。先是用搟面杖將蒸熟的年糕做成略厚壹點的皮,妳可別小看了這壹步,那可是很有講究的,必須要有合適的力度和足夠的耐心才行。
還得事先在碗裏準備好足夠的餡料,再在捏好的皮裏,放上已經調好的鹹菜肉絲,薺菜肉絲或豆酥糖等餡料,最後將它們捏成花邊狀。這樣,壹只只可愛誘人的年糕餃便就此誕生了。新鮮出爐的年糕餃晶瑩剔透,匯聚了大大小小的眼球,吸引著老老少少的食欲。鹹甜恰當的口感,更是叫人過口難忘,這不僅僅是屬於年糕餃的味道,更是屬於家鄉的味道和人情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