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 新安江山水畫廊
地址:安徽黃山歙縣深渡鎮
曾有作家說:“人到新安江,連眼瞳都被染綠了。”
這兩年新安江有點火,看過照片就會迷上。新安江被稱為“東方多瑙河之稱”,壹年四季都是美的。
NO.2 查濟
地址:安徽宣城涇縣桃花潭鎮轄村
畫家和學生偏愛在查濟這個地方作畫,查濟就是壹個私藏在深山幽谷中的璞玉。
查濟古典、雅致,四座群山環繞著它。
NO.3 棠樾牌坊群
地址:安徽歙縣鄭村鎮棠樾村東大道
雖然時間跨度長達幾百年,但明清時期的牌坊群依然很壯觀。
牌坊群兩側保留了永久農田,周圍的樹木、池塘、河流,簡直就是壹幅畫。
NO.4 黟縣柯村
地址:黟縣汽車站乘坐汽車直達柯村
它被稱為“中國最淳樸的鄉村”,壹轉彎,大片油菜花就在眼前!
早晨及雨後,妳還可以看到雲霧縹緲,如夢如幻。
NO.5 蕪湖響水澗
地址:從蕪湖市區坐205路即到
溪水潺潺,響水澗附近的壹片油菜花地,已經美成畫了。
三月底,站在山頂,腳下是壹片油菜田,氣勢如虹!
NO.6 巢湖岸邊
地址:安徽合肥巢湖市
巢湖很美,卻總是被人忽略。
沿著巢湖大道騎行,壹定會令妳難忘不已。
NO.7 巢湖郁金香
地址:安徽巢湖半湯旅遊度假區
巢湖的郁金香,像夢幻仙境壹樣。
若有機會,壹定來這裏看看!
NO.8 績溪家朋
地址:安徽績溪縣家朋鄉
青磚、古祠、小橋、流水、人家、花海、歌舞
時代的記憶,家朋都有。
NO.9 呈坎
地址:從歙縣坐汽車到呈坎
春到呈坎的第壹感覺,就是如詩如畫的寧靜世界。
呈坎與其它村子截然不同,素雅的古村被油菜花裝點得十分明艷!
NO.10 石潭村
地址:安徽歙縣霞坑鎮
這是個在地圖上都很難發現的村子,但是每到春季,這裏就是天堂。
春天,漫山遍野的油菜花,石潭村掩映在壹片朦朦朧朧的迷霧中,美得令人神往。
這10個地方,妳去過幾個,評論下方告訴我們吧~
有人說,千萬不要壹個人去旅行,因為...妳會愛上獨自走在陌生小鎮上的感覺,妳會鐘情於當地的美食,妳會留戀於別樣的風景,妳會想要留下,換壹種生活。
沒人陪,依舊可以走天涯,流浪至遠方。
安徽池州有什麽旅遊景點?
池州是壹個美麗的江南小城,風景名勝眾多。下面來介紹幾處。
1.九華山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境內,是以佛教文化和自然與人文勝景為特色的山嶽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壹、國家首批5A級 旅遊 景區、國家首批自然與文化雙遺產地,安徽省“兩山壹湖”(九華山、太平湖、黃山) 旅遊 開發戰略的主景區。景區規劃面積120平方公裏,保護面積174平方公裏,由11大景區組成。
2.九華山地藏王聖像景區
九華山地藏王聖像景區,位於九華山風景區柯村。它是九華山打造世界壹流 旅遊 勝地和國際重要佛教聖地的標誌性工程,是九華山核心地標,地藏王菩薩的行願之地!
景區以99米地藏王菩薩聖像為核心,歷時17年,投資逾20億元,占地189公頃。集現代 科技 、建築藝術、文化元素之大成,從園區主入口至地藏王菩薩聖像之間直線距離1900米,沿中軸線布局的主要景點有蓮花手印、大願寶鼎、五通橋、大門、牌坊群、弘願堂、蓮花寶座、六道錫杖、萬方摩尼、虹橋飛天、漢白玉蓮花柱、閔公道明像、樂臺、八功德水、九華飛天、滌心蓮池、大願聖像等。
3.蓮峰雲海景區
蓮峰雲海景區,坐落在九華山蓮花峰,它位於九華山後山是九華山脈第壹峰,因其峰上下常年雲霧繚繞,變化萬千,得名“蓮峰雲海”,此乃九華十景之壹。又由於蓮花峰山形酷似文房四寶中的筆架,所以又稱“筆架山”,目前景區面積400畝,保護面積1000畝。蓮峰雲海是九華山後山 旅遊 帶的重要接待景區,倚山而建,就勢造景,園即是山,山即是園,妙趣天成。
4.秋浦河鄉村漂流景區
秋浦河漂流發源於皖南深山區(森林覆蓋率87%)石臺縣境內的秋浦河,河水澄碧如秋,兩岸風景如畫。
秋浦河漂流段最具特色:兩岸古樹依依、河道灘險水急,李白筆下的“水車嶺、駝鳥灣、魚梁壩等悉數再現。遊客乘竹筏漂流,可追尋詩仙詩蹤,體驗唐詩神韻。
5.牯牛降
牯牛降:古稱“西黃山”,是黃山山脈向西延伸的主體,坐落在石臺、祁門兩縣交界處,距石臺縣城 22公裏,面積10萬余畝。以雄、奇、險、秀著稱,山嶽風光秀美絢麗。境內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最高峰“牯牛降大崗”,海拔 1727. 6米,似牯牛頂天而立。
牯牛降作為國家級森林生態類型的自然保護區,保存有大面積的中亞熱帶原始森林和珍稀動植物資源,區內***有動植物2000余種,其中國家保護的珍稀頻危野生植物18種,動物23種,被專學者譽為“綠色的自然博物院”、“華東野生動植物的寶庫”。
6.九天仙寓風景名勝區
距縣城40余公裏,為東至、石臺、祁門三縣交界,主峰位於東至縣葛公鎮境內,海拔1375.7米,是東至縣最高山峰,天氣晴朗時可東望黃山、南觀三清、西望鄱陽、北眺齊雲,有231省道與祁門、黃山相連。 旅遊 區生態完整,天然林覆蓋面積壹萬余畝,森林覆蓋率達到90.7%。這裏有著皖南山區最大的瀑布群,在山高林深氣溫低的環境下,又造就了外冰內水的冰瀑奇觀。
歡迎全國各地的朋友到池州來遊玩!
池州著名的景點有:
九華山: 九華山位於安徽省青陽縣境內,是我國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景區,它與山西的五臺山,四川的峨眉山,浙江普陀山並稱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九華山原來九子山,因為九華山大大小小有99座山峰,有九座山峰特別突出,所以稱為九子山,後來詩仙李白來九華山遊玩,看到層巒疊翠的山峰,寫下了“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的詩句,後來人們就將九子山改名為九華山。
仙寓山:仙寓山橫跨安徽省東至縣和石臺縣境內,為東至、石臺、祁門三縣交界,是黃山的西脈。仙寓山主峰海拔1376米,是皖南第四高峰。有著皖南山水的自然屬性和文化上的徽派特點。仙寓山,顧名思義,就是神仙寓所所在的山,即神仙居住的地方,這裏曾出現過“七仙女下凡”的奇特天象。關於山水的文字、圖片,總是帶著某種欺騙性。而仙寓山的不同凡響,她的若有若無的仙氣,她的壹些傳奇之處,卻超出了現有文圖的反映。
牯牛降:古稱“西黃山”,是黃山山脈向西延伸的主體,坐落在石臺、祁門兩縣交界處,距石臺縣城 22公裏,面積10萬余畝。以雄、奇、險、秀著稱,山嶽風光秀美絢麗。境內有36大峰、72小峰,36大岔,72小岔。最高峰“牯牛降大崗”,海拔 1727. 6米,似牯牛頂天而立。
齊山-平天湖風景區位於安徽省池州市城區,規劃面積40.6平方公裏,由齊山景區、碧山景區、平天湖景區、濕地景區、桃源景區五部分組成,集山、水、濕地於壹體,自然景色優美,人文積澱深厚。景區南連九華聖地,西接秋浦仙境,與池州古城、杏花村風景區鼎足相望,是山水文化的縮影,構築了池州典型的“山水在城中”的特色景觀。
大王洞:古稱“穿山洞”。因此宋詩人騰宗涼(字子京)與梅堯臣(字聖俞)在此洞賦詩唱和而名傳千古。2007年8月20日,大王洞風景區經全國 旅遊 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4A級 旅遊 景區。
蓮峰雲海景區,坐落在九華山蓮花峰,它位於九華山後山是九華山脈第壹峰,因其峰上下常年雲霧繚繞,變化萬千,得名“蓮峰雲海”,此乃九華十景之壹。又由於蓮花峰山形酷似文房四寶中的筆架,所以又稱“筆架山”,目前景區面積400畝,保護面積1000畝。蓮峰雲海是九華山後山 旅遊 帶的重要接待景區,倚山而建,就勢造景,園即是山,山即是園,妙趣天成。
還有很多景點哦,需要您去發現哦!
九華山!
去安徽池州必去九華山,九華山也是安徽池州最出名的 旅遊 景點。
九華山地處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九華山也享有盛名。它是 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AAAAA級 旅遊 景區,國家地址公園。
九華山上也有很多著名景點,比如萬年禪寺、祗園寺、化城寺、百歲宮等等 。 九華山擁有豐富的植物資源,而且有很多稀有的植物, 九華山中自然分布維管植物1400余種,其中珍稀樹木有 銀杏、香果、青檀、紅豆樹、青錢柳、金錢松、珍珠黃洋木、黑殼楠、天女花等。風景林如黃山松、毛竹、山櫻、馬褂木、紅楓等。花卉有蘭花、金步搖、仙桂、木蓮、玉蘭、杜鵑、缽囊花、扇脈雙葉蘭等百余種。名貴藥材有天麻、貝母、杜仲、石芝、黃蓮、首烏、茯苓、九節菖蒲、三尖杉、金星草、鳳尾草、十大功勞等
非常推薦大家去九華山旅行。
本人池州人。池州 旅遊 景點很多。市內有杏花村,青陽縣有四大佛教名山之壹的九華山。石臺縣境內有秋浦河漂流景區,蓬萊仙洞,牯牛降景區 。貴池區牌樓鎮有大王洞景區。這些景區離池州市很近,交通方便,歡迎妳來池州 旅遊 觀景。
黃山市的紅色旅遊路線有哪些?
黃山市紅色旅遊景點有:徽州區巖寺鎮上的新四軍軍部舊址、黟縣的柯村暴動舊址、黃山腳下潭家橋的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館。
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1938年1月6日,新四軍正式成立後,壹、二、三支隊和特務營奉命於2-4月間到達皖南巖寺地區集中進行組編點驗和軍政訓練,軍部機關設在巖寺金家大院。這裏也是南方八省紅軍遊擊隊集中地舊址,位於巖寺鎮蔭山巷的金家大院。大院是壹組清末徽派古民居建築群,包括四幢三間兩層的磚木結構樓房,及前後院落,占地面積3000余平方米。軍部機關及其下屬機構衛士排、軍需處、參謀處等同時設在軍部附近的百姓家中,機要科及電臺設在軍部以東百余米的洪橋。洪橋始建於明成化五年(1469年),是壹座結構精巧的廊橋,當年葉挺將軍常在橋廊與群眾促膝談心。1995年,軍部舊址被公布為黃山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防教育基地。1998年舊址被修復,並舉辦了軍部陳列及圖片展覽。1999年10月,軍部舊址正式對外開放,並成為新四軍歷史上五處舊址之壹。巖寺文峰塔南面有壹座鳳山臺,葉挺、陳毅等曾登臺閱兵,又稱為“點將臺”。臺上原有三榭,中間壹榭供奉佛像,左右二榭供人憩息。大門上有“鳳山靈境”四字鐫刻,中榭懸有“中天績翠”匾額。1981年9月公布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黟縣柯村暴動舊址:柯村是柯村鄉鄉政府所在地,為該鄉中心,村中有敦仁堂既“柯氏宗祠”現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34年10月在柯氏宗祠成立了皖南蘇維埃政府,成功的進行了轟動全國的“柯村暴動”,為中***閩浙贛省委書記方誌敏率領下的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提供了各項後勤補給保障工作,柯村皖南蘇維埃政府為閩浙贛土地鬥爭史乃至中國近代史譜寫了光輝的篇章,有著悠久的紅色歷史文化、和得天獨厚的紅色旅遊條件。
紅軍北上抗日紀念館: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紀念館建在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譚家橋鎮中墩村石門峽景區隔壁的山坡上,這裏可以仰視黃山群峰,景色非常優美。1934年12月著名的譚家橋戰鬥就發生在這裏。以方誌敏、粟裕等革命先驅率領的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在譚家橋打了壹場惡戰。當時,該抗日先遣隊系紅軍參加長征5支部隊中的重要壹支,是最先從江西出發,根據黨中央的戰略決策,主動擔負吸引敵人東去的任務,是掩護中央紅軍主力西進重要戰略行動的壹支偏師,也是唯壹壹支中途失敗、犧牲慘重、未能最後到達陜北的紅軍部隊。據黨史記載,我黨我軍在長征中犧牲的12位省軍級幹部中就有三位是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領導人。而在我軍歷史上戰功顯赫的“常勝將軍”粟裕,曾擔任這支隊伍的參謀長,他在黃山腳下的譚家橋參與指揮,與國民黨反動派進行了壹場慘烈的戰役,軍團長尋淮洲也在此次戰役中犧牲。多少年後,粟裕大將仍久久難忘,並留下遺願,逝世後,將部分骨灰灑在曾經戰鬥過的譚家橋,與死難的戰友們長眠於此。譚家橋戰役規模雖不大,但意義深遠,甚至壹直能影響到後來解放戰爭中***中央的壹些重大戰略決策,這些都是發展紅色旅遊獨特的十分有價值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