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為什麽我們小時候總是錯過春節?-

為什麽我們小時候總是錯過春節?-

不知道妳有沒有這樣壹種感覺,隨著歲月的深入和年齡的增長,妳越來越懷念小時候的春節。

我經常有這種感覺。

其實那時候家鄉的貧困山村物資極度匱乏,日子單調,但那年的年味比現在濃多了。

有壹種年味,叫童年的味道,家鄉的味道。

終此壹生,我們沈浸其中,年年反芻,終生難忘。

01

年味的孕育

老師說妳要認真復習,期末考試快到了。

說這話時,臘月的北風呼嘯著從窗戶裏的透明薄膜紙裏沖了進來,發出壹聲巨響。孩子們凍得發腫的小手,正用力握著鉛筆,邊寫邊數,興奮地想著:春節快到了。

放學後,聽說村東的吳師兄從廣東打工回來了,賺了不少錢,趕緊來看熱鬧。

我看到了吳師兄的西裝革履,鋥亮的皮鞋,鮮艷的領帶。乍壹看,他和人類混在壹起了。遇到人就假裝抽煙,笑著打招呼,舉手示意,不可言說。

看到我們來了,吳師兄從裏屋抓了壹把糖果,壹顆壹顆地分發,偶爾還輕輕地摸摸孩子們的頭。我不忍心吞下那顆甜到我心坎裏的糖果。我不禁想,長大後我要去廣東打工,天天吃冰糖。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每天都有工作的人回來,在香煙、酒和糖方面發了財,使村莊壹天比壹天熱鬧。而通過期末考試的孩子們,拿到了通知書和寒假作業,放假了。晚上,我不知道是誰,但村子裏響起了壹聲炮響,“砰”。

寧靜的山村回蕩了很長時間,突然之間,它似乎在向全村人宣布這壹年即將到來。

02

年味的釀造

爺爺為農歷九月訂購了豬,邀請鄰居來幫助他,並與殺豬大伯約好了時間。

奶奶說:“別貪吃,過了臘八就是年;好好好,別哭了,臘八後殺豬。”

豬圈裏的豬又肥又壯。壹年裏,奶奶不知道餵了多少豬草、米糠和剩飯剩菜,所以她希望能養壹頭肥肥的小豬來過節。

豬解決了,場面血腥悲切,但似乎並不恐怖。

中午,是壹頓豐盛的殺豬菜。那些幫手、鄰居,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擺滿了壹大桌子。美味的豬肉、內臟和豬紅,讓很久沒吃肉的農民的味蕾壹下子找回了2008年的味道。

下午,奶奶給她的孩子和鄰居送去豬肉或內臟,這樣每個人都可以吃到新鮮的飯菜。然後,他忙著煮肥豬油,爺爺趕著腌豬肉。

隨著壹聲吱吱的烹飪聲,壹股淡淡的豬油香味充滿了整個房間。在糧田裏,還有豬糞和豬尿的味道,混合成獨特的年味。

大約壹周後,將肉腌制好,穿上繩子晾涼水分,然後掛在火塘的炕梁上熏制,俗稱“炕臘肉”。

為了熏出熱氣和香味,奶奶會燒更多的松枝、稻草、鋸末和細糠。隨著煙熏火燎的日子,炕上的臘肉在煙火氣中金黃油亮,蠟香滲透到肉的深層紋理中,特別令人垂涎欲滴。

臘肉是壹年中最香的味道。

除了了解年豬,在年前的十天裏,家家戶戶還會熱米粉、年糕、磨豆腐、炸豆腐、剪新衣、洗邋遢的衣服,壹派熱火朝天、喜氣洋洋的景象。

炸爆米花、剃光頭、做紅薯米糖、釀小竈酒的師傅似乎約好了,於是第二次進村。

印象最深的是油炸爆米花。

壹種老式的爆米花機,將大米放入機器的圓形腹部,放入兩顆糖精顆粒,鎖上蓋子,將其平放在幹燥的柴火上,機器不斷搖晃。

大約五分鐘後,師傅看了看手搖把上的壓力表說:好的。

此時機器被壹個長長的蛇皮袋倒扣在圓筒上,機器的蓋鈕被壹根鐵棒翹起。他對圍觀群眾說,快捂住耳朵。話音剛落,妳就用腳踩到了鐵棍上。砰的壹聲巨響,壹整袋爆米花沖了出來,看著蛇皮袋的底部,滿滿的。

壹股濃濃的熱浪蔓延開來,那是熱氣騰騰的稻花香。寬敞房間裏的每個人都貪婪地呼吸著。

年的味道,隨著那壹聲巨響,似乎迸發了出來。

03

年味的爆發

除夕,這壹天終於到來了。

黎明時分,鞭炮聲此起彼伏,或近或遠,或長或短。

躺在床上,聽著聲音。

父親說,哪壹根是這根鞭子,哪壹根是那根鞭子,甚至哪壹根發了財,放出了壹千圈土紅色,父親都能聽到。他還叫我快點起床,燒壹根鞭子迎接新年。媽媽已經開始做早餐了,大多是壹鍋雞肉面湯。

早餐之所以簡單,是因為早餐後,奶奶、媽媽和阿姨們會聚在壹起,忙著準備近20人的年夜飯,這是新年最大的盛宴。

我和哥哥姐姐偷偷溜出房門,去門口撿“啞炮”。我們壹掛好鞭子引爆,總有壹條“漏網之魚”沒有被引爆。當我們拿起它時,我們可以為了好玩而燃放它。

中午半時,父親叫我寫壹副。尚的父親在村裏的壹所舊私塾裏讀書,滿身筆墨,求購壹副的人很多。

我父親固執地試圖鍛煉我,盡管我的書法很不成熟。他把紅紙剪開,和我壹起量好尺寸並把字對折,然後讓我在日歷中選擇春聯,用毛筆寫在紅紙上。

爺爺看著說,給我也寫壹首。我父親說:“隨著時間的流逝,人會越來越長壽,春天會充滿功夫。”

很快,大廳的地板上就鋪滿了對子,等待墨跡變幹,墨香就成了壹種味道。奶奶端來了剛煮好的熱米糊,裏面有壹把稻草做的刷子。

父親帶著我,扶著壹個木梯,在每個門框上都放了壹對對,到處充滿了歡樂。

這時,年夜飯也準備好了,女人們忙了壹上午的美食,擺滿了整個桌子。

在我的家鄉,年夜飯是中午吃的。父親去大門口放鞭子,然後迅速關上大門讓財神進來,不讓他跑掉。

家庭成員圍坐在壹張大桌子旁。爺爺坐在上面,喃喃自語,請求祖先回家過年,並祈禱來年風調雨順,身體健康,幸福快樂。

他拿起酒燈,吆喝壹聲,壹起回來過個熱鬧年。

除夕夜,壹大家子人圍在老樹旁,熊熊燃燒,熱烈烘烤,夜談守歲,談論各種家庭八卦。

村裏的孩子們充滿了興奮和喜悅,他們不想睡覺。他們擔心去年睡了壹覺後就完蛋了。真是應了蘇軾的那句話,“孩子被迫不睡覺,晚上很開心。”

另壹方面,村裏的婦女會聚在壹起,給壹年出生的孩子壓歲錢。

媽媽還給我壓歲錢,不多,但總是小心翼翼地把它藏在我貼身的口袋裏,興奮得像個百萬富翁。

直到12點鐘,時鐘即將轉動時,父親已經掛起了鞭子,不停地看表。

我們必須控制好這個時間,馬上就要過年了。在鐘聲響起的那壹刻,就像春晚倒計時壹樣,我們必須用最響的鞭炮來迎接財神,壽縣福星。這叫“開門”。鞭炮聲過後,地面被打破,五彩繽紛,俗稱“滿堂紅”

有人不耐煩了,鞭炮先響了。很快,“劈裏啪啦”,整個村子響起了密集而急促的鞭炮聲,裏面響起了“嗚……嘭”的春雷炮聲,壹聲嗆人的鞭炮喜氣洋洋地傳遍了全村。

“鞭炮聲送走舊年,春風溫暖屠蘇。”

這壹刻,年味瞬間爆發,掀起高潮。

04

年味的傳播

到了元旦,年味更是高潮叠起。

壹大早,伴隨著不絕於耳的鞭炮聲,我起床了。媽媽說,來,穿新衣服。

在那個年代,只有在新的壹年裏全身才能煥然壹新。

穿上新衣服和新鞋子,我感到渾身輕松,走路很小心,生怕弄臟和撕破。

我還記得有壹年,媽媽在鎮上的集市上給我買了壹套小西裝。除夕夜,母親想把西裝熨得更直壹些,讓兒子更帥壹些,但因為她不經常使用新買的電熨鬥,溫度太高了,把褲子燒了壹個大洞。

那天晚上,我媽媽悔恨地哭了,我也很傷心,我和她壹起哭了,因為第二天我沒有壹套新衣服。

壹大早,父親帶著我們給村裏的長輩拜年,鞠躬說吉祥話。首先,我去了爺爺奶奶家。“親愛的大爹,新年快樂,祝妳健康長壽。“我爺爺奶奶笑了笑,甚至說好。

在路上,我遇到了我的鄰居,他們都面帶微笑,喜氣洋洋。新年快樂,新年快樂,祝賀熱鬧的壹年。

新年祭拜結束後,村裏的男人們會敲鑼打鼓,到河村祭拜祖先的墳墓,並向第壹年去世的老人致敬。

尊重生死,壹環扣壹環,壹場緊湊有序的演繹。

做完這些後,爺爺會帶我們去祖墳拜年,帶著祭品和鞭炮爬上山腰,來到曾祖父母的墳前跪拜。

爺爺說,我們應該祝福我們的孫子長大後成為大官,發大財。

然後整個正月,全家人都去走親訪友,去串門祈福,吃喝玩樂。在鄉村的田埂路上,妳到處都能遇到正在探親的人。有長長的串串,有歡聲笑語,有相互祝賀,好不熱鬧。

那時候人情味特別濃。我去爺爺家拜年的時候,媽媽的兄弟姐妹也會輪流拜年,每家都要住壹晚。當我回家時,我父親那邊的兄弟姐妹也會為每家每戶做壹頓飯。

整個第壹個月,幾乎都是走親戚,做客,吃宴席,妳的火歇不下來。

走親訪友絡繹不絕的山路上,經常會遇到舞龍舞獅、敲鑼打鼓的隊伍,年味在十裏八鄉喧鬧地蔓延。

05

歲末

似乎很快,又似乎很久,就是元宵節了——這是壹年的尾聲,但也是最後的高潮。

那時候大家都窮,但是正月裏要放三天鞭炮,壹天是除夕,壹天是初壹,壹天是十五,也是送新年的意思。

俗話說:“三十夜火,半夜燈。”元宵節晚上,全村家家戶戶燈火通明。

元宵節當晚,全在壹個字“吵”。雖然孩子們在瘋狂地玩耍,但成年人也會舞龍舞獅,以祝賀過去壹年發生喜事的人,並要求壹些喜錢作為公共資金。

慶祝團隊挨家挨戶祝賀,每次他們到達時,主人都會迅速分發香煙,敬茶並互致問候。在團隊中,總有壹兩個“彩票中獎者”,他們大多是讀過古書、能說會道、聲音洪亮的農民。抽獎詞壹般如下:

黃龍玩得很開心,來到了妳的府邸賀新春。

繁榮的家族企業,成功的事業,

在東方,妳在西方遇到壹個高尚的人,在南方,妳在北方進入洪福。

我已經離開了黃龍,我有壹個光明的未來。

“抽獎”的人提高了呼吸,打開了聲音。他們每念壹個吉祥的字,大家都喊壹聲“是”,黃龍也休息了壹會兒,只是在周圍轉圈。

看完最後壹句“我是黃龍青。”當它停下來時,鞭炮齊鳴,鑼鼓喧天,黃龍會搖頭擺尾,騰躍起舞,他可以靈活地擺出各種造型。

這樣的場景將年味發揮到了極致。晚上結束時,慶祝活動告壹段落,村民們有點累了,有些不情願,於是他們解散回家了。今年結束了。

在回家的路上,爺爺說準備春耕的種子是必要的。“我盼著過春節,但大人盼著種地”。

第二天,孩子們也要去學校報到。

有時候我在想,為什麽我們小時候總是錯過春節?

也許是因為當時的貧窮,我在過年時有新衣服和美味的食物,我覺得我壹年都不忙。也許是因為當時的純潔和簡單,快樂很簡單,如果妳拿起壹把“啞槍”,妳會得到壹個寶藏;或許是因為當時的淳樸和滿滿的儀式感,洗去了當年的塵埃。

也許,只是因為那是我的家鄉,我還是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