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最好的日本家庭片是
《小偷家族》
以家族為名,對社會底層的聚焦,是枝裕和在電影《小偷家族》中用他不變的細膩與平時,在壹個互無血緣關系,靠行竊為生的組合家庭裏,既用家人的點滴營造溫馨幸福,也在最後用殘酷的社會現實,戳破著這壹家族看似美好的假象,由此對日本社會問題的剖析,殘酷卻也充滿著溫暖。
《小偷家族》的故事是簡單的,簡而言之就是壹群社會邊緣人的抱團取暖,但這部電影卻並不簡單,在這個由社會棄子組成的家庭裏,是枝裕和透過自己對情感嫻熟細膩的掌控,不僅建立了壹個互利***生的“家”,也在只言片語間,為這個家中的每個人都建立起了足以誘人深思的人物背景,而在電影看似平實的展開下,其每壹個鏡頭也都暗藏著耐人尋味的力道,自以為這是是枝裕和迄今為止最具戲劇張力的佳作。
故事的簡單也並沒有妨礙電影抽絲剝繭般構思的建立,在伊始《小偷家族》讓人看到的是“利”,在這個沒有血緣的家庭中,每個人都在利用在他人,也在被人利用,這成為了電影關系得以建立的奠基。隨之電影讓人所見的則是“愛”,小偷家族所真正的偷竊並不是那些為解決生存問題的物品,而是被社會所遺忘拋棄的他們都渴望在這個家庭裏竊取以愛的依靠,電影也透過例如“聽看不見的煙花”這樣的日常,令人走進了這個家庭。
在經歷了關於“愛”的鋪墊後,《小偷家族》並沒有打算用壹個烏托邦式大圓滿的結局去治愈人心,透過“利”所建立起來的家,雖然能供人暫時獲得愛的溫暖,但不論從任何角度來看,建立在如此虛假關系之上的家,都不可能擁有真正的未來,所以小偷家族分崩離析的“破”成為了必然,電影至此也拿出了其真正的底牌——社會。
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其本質並不是壹部去探討家庭關系的作品,其目的所向,是透過這樣壹個從個人到家庭再到社會步步為營的展開,去著點當下日本社會所存在的種種弊病,正是社會體制的不健全才衍生出了小偷家族這樣的荒誕存在,而也是社會的殘酷導致了小偷家族最終的分崩離析,個人的善與社會的惡,成為了這部電影最為鮮明的對照。
小偷家族的存在固然是荒誕的,破滅亦是其無從逆轉的宿命,但《小偷家族》借此落足社會之弊的同時,並沒有否定其存在的意義,電影最為讓我印象深刻的壹幕是壹家人圍坐壹起看那看不見的煙花,愛在此刻成為了遠比煙火更美的所在,面對生活的窘境,不禁慶幸他們好在還有愛可以被竊取。文/夢裏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