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小鎮特產——油糍,妳吃過嗎?

小鎮特產——油糍,妳吃過嗎?

我的家鄉桂嶺,是桂東北的壹個小鎮,說是小鎮,也有十萬百姓之多,算是壹個大鎮子。小鎮多山,坐落在壹個寬闊的盆地中間,放眼望去,四周都是高聳入雲、連綿不絕的山,波浪般蔓延開去。

鎮上的圩日,便是每逢尾號3、6、9的日子。民眾熙熙攘攘的,從通向四面八方的路上湧來鎮上。當妳走在巷子裏,準會被壹股濃郁的油香味引了過去,那是從散落在不同街邊的小攤上散發出來的。

那屋檐下延展到路邊的小攤上,或是馬路中間或者拐角處,壹把大的遮陽傘撐起,蔭下是幾個木架子搭起的小攤上,壹兩個或者兩三個大圓簸箕,把小販圍坐在裏面,或者小販幹脆站在邊上,把小凳子晾在了壹邊,這簸箕上面堆放了壹些圓乎乎的、金晃晃的油糍。這油糍,大的和大人的拳頭壹般大,大的放在壹個簸箕裏,小點的則比乒乓球要大壹些,放在另壹個簸箕裏。每個油糍金黃的表皮面上還粘了些不很均勻的芝麻,有的是黑芝麻,是白芝麻。

這油糍,便是是小鎮的壹個特產。

打小,在鎮上就能找得到這樣的 美食 了。也沒有人能說得清,這樣的 美食 尤物,具體是什麽時候出現,又是誰人的“傑作”。這麽多年來,買油糍的錢也沒怎麽漲過,之前壹個是5毛,現在是小的5毛,大的1塊錢,還是如此的實惠便宜,味道也是壹如既往地正。若是哪裏大人趕集回來,帶了些油糍,小孩必然是高興極了。若是上學路過的孩子或者是正饑腸轆轆的人,也都會買來幾個來大快朵頤,解解饞。走親戚的時候,也會買來捎帶上壹些。

小鎮的油糍,金黃金黃的,皮脆肉糯,脆中帶香,綿裏藏甜,還頗有幾分嚼勁。吃過的人,也都贊不絕口。

小鎮的油糍,能夠聞名四方八鄰,自然還是有它的獨到之處——料子。油糍的料子都是桂嶺當地自產自銷的紅薯和糯米。都說壹方水土壹方人,自然也是壹方水土壹方物。

要做油糍,壹方面,得先準備好紅薯和糯米粉。先把紅薯削去了皮,清洗幹凈,再放在鍋裏加水去煮,煮是慢煮慢熬,直到紅薯熟到可以抓捏成紅薯泥。放壹段時間,等熟紅薯冷了之後,就可以把煮熟的全部紅薯抓成薯泥。另外,準備好適量的糯米粉,把塊狀的紅糖融成糖水,再把糯米粉、紅薯泥、黃糖水充分攪拌均勻,和成面團。然後就可以從揉好的面團裏,捏下壹小塊,放在掌心,雙手把它搓成壹個圓球的大小,放在簸箕上。

另外壹方面,把鍋清洗幹凈,倒入大半鍋的油,竈裏架起火來,慢慢把鍋裏的油燒開。待油沸騰了之後,只需要把簸箕裏的做好的圓粉團慢慢放入滾燙的油鍋,不壹會兒,鍋裏的圓粉團在油的作用下滋滋滋滋——的作響,油花四濺,香氣也彌漫開來。沒過多久,油糍的顏色便慢慢由最初的淡黃,到鵝黃,最後變成金黃。原本厚實的圓球也慢慢變大了,成了油糍。

起鍋之後,再放入另外壹個裝滿黃糖漿的鍋裏浸泡壹會,撈起之後,把油糍放入壹個撒滿炒香芝麻的簸箕裏團轉,讓油糍沾上芝麻。那麽到了這兒,油糍便成了名副其實的油糍了。

朋友,如果妳有機會到了小鎮上,也定然不可放過這樣美味的特產——油糍。如果妳的家鄉也有油糍,那是怎麽做的呢?妳知道嗎?

(圖片源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