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黔江自駕遊攻略

黔江自駕遊攻略

黔江自駕遊還是別有壹番風味的,這裏擁有很多古代遺留下來的建築物,也是巴蜀地區的文化聖地,無論是人文景觀還是自然景觀都極度發達,給人無限激情和夢想,下面給大家分享黔江自駕遊攻略。

黔江,這個渝東南的小城,在我心中有著極其深沈的份量。離開象牙塔後,我在這個峽谷峽江之城度過了我人生很重要的三年,這裏的山水,這裏的花草,這裏的人事,都是心中放不下的眷念。有時候迷住人的不是什麽情懷與回憶,而是壹縷忘不掉的香,比如五月大街小巷的洋槐,八月拂面而來的桂香。不管妳們信不信,每段記憶總得有壹段味道才能鮮活地留存在腦海。黔江於我,就是五月的洋槐,八月的桂花.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壹下五壹小長假的黔江行。

黔江素有“渝鄂咽喉”之稱,雖離重慶主城較遠,但交通網絡發達,選擇汽車飛機火車出行都很便利。

交通

汽車:四公裏汽車樞紐站/龍頭寺汽車站

火車:重慶北——黔江,班次很多,從早到晚任君選

飛機:武陵山機場規模不大,航線不太多,具體可在去哪兒、攜程網查

自駕遊:從重慶巴南收費站到黔江主城約248公裏,沿包茂高速3個半小時車程即到,隧道較多,平原地區來的朋友可能不太習慣。不過也算是重慶特色了,

喀斯特地貌下的傑作,這邊隧道群很多,隧道深長,也算是見識!

51小長假我安排得即為合理,30號晚上連夜趕回我的老家——郁山古鎮,老家也是個很美的地方,與世無爭,山清水秀,空氣飄香。等我靜下心來的時候會專門騰時間拍照寫文,記錄郁山這座千年古鎮的點滴美好。

重點還是要說黔江,實話說黔江可以駐足玩耍的地方很多,情侶山上曬曬太陽打打牌,就能悠閑地過壹個下午;跑馬山上吃個農家飯,院裏的太陽壩上搓個小麻將,又或是在石會的中元山上釣釣魚賞賞花,日子便是細碎的美好。

濯水古鎮風雨廊橋

濯水古鎮位於黔江區東南角,地處烏江主要支流“塘巖河”(阿蓬江)畔,主要居民為土家族和苗族。濯水古鎮距黔江主城26公裏,渝懷鐵路、渝湘高速公路、319國道公路都從這裏交匯穿過,交通極為便利。

據了解,濯水古鎮初稱“白鶴壩”,元明時期屬酉陽土司轄地,重要的商業地理位置,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驛站和商埠。清代後期起便成為川東南驛道、商道、鹽道的必經之路。民國二十四年,人稱濯水為“濯河壩”,已是商賈雲集、店鋪鱗次櫛比的重要集鎮。商貿的日益發達,迅速促進了當地與外界的物資交流,創造了最為繁榮昌盛的歷史,甚至已居於同時期的黔江縣城之上,與酉陽龍潭、龔灘合稱“酉陽三大名鎮”。PS:濯水是黔江的,黔江的,黔江的

(日常的風雨廊橋)

(白雪覆蓋的風雨廊橋)

濯水古鎮是黔江旅遊著重打造的地方,在黔江的三年,濯水也是我常去的地方。這裏最大的景是風雨廊橋,長303m,寬5m,現已更名為滄浪橋。風雨廊橋聲名鵲起其實歸咎於2013年11月28日壹場突如其來的火災,氣勢雄偉的廊橋壹夜之間燒為烏有,新聞出來後霸屏新浪網易百度搜狐,網上壹片惋惜遺憾之聲

現在的滄浪橋就是修復重建後的廊橋,雖然同樣的巧奪天空氣勢宏偉,但有的東西真的是壹去不復返了,再好的它也不是過去的它了。所以,有想看的風景就要趁現在去旅遊,有喜歡的人就要勇敢地告訴他,時光真的好不經用。

濯水古鎮風雨廊橋橋身為純木結構,建築材料之間以榫頭卯眼互相穿插銜接,直套斜穿,結構牢固精密。橋建有三層塔亭,兩側有約百扇可自由開合的雕花木窗,橋內擺放有紅漆長凳。

濯水古鎮四面環山,是武陵山區少有的土家水鄉,是壹個集土家吊腳樓群落、水運碼頭、商貿集鎮於壹體的千年古鎮。歷史為濯水古鎮留下了眾多的文化古跡和鄉土文化遺產,巴楚文化、土家文化、大溪文化和華夏文明在這裏相互交織,形成了濯水古鎮獨特的民俗、民族文化風情,吸引著眾多的遊客

(當地的綠豆粉)

(馬打滾)

說到美食的話,當地最出名的就是綠豆粉和馬打滾了,價格都不貴,去了敞開吃就行!反正妳也吃不了多少,濯水的青椒小魚也是不錯的,記得試試~

黔江小南海最美堰塞湖

黔江小南海原名小瀛海

,位於重慶市黔江區境內,與湖北恩施接壤,是國家AAAA級景區。小南海是壹個融山、水、島、峽等風光於壹體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景區。人稱“深山明珠”、“人間仙境”。小南海是國內保存最完整的壹處古地震遺址

黔江到南海班車很多,基本45分鐘壹趟,交通還是非常便利的~黔江到南海約32公裏,大概1個小時車程,路況很好,全部都是硬化的柏油路;也可以選擇高速路,建議走二級路,沿途風景秀麗,美不勝收。

清鹹豐六年(1856)大地震中,谷口被湮塞而為大澤。大垮巖、小垮巖、斷碉絕壁及巖石壘成的大壩等地震遺跡,於今仍清晰可見。小南海四周秀峰環列,湖口奇石豎立,溪水縈回,湖內港汊縱橫,島上茂林修竹。朝陽寺、老鸛坪、牛背三個島嶼,古松蔽日、茶花連雲、茅舍竹樓、雞鳴犬吠,壹派田園風光。

在南海三島中,最大、最美的是牛背島。這不僅因為它產生了許多優美如歌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神秘雋永,滋味綿長,更因為它恬淡自然,深藏不露。它也是壹島松風,雜花生樹,四時不絕。島上有猴群、麝香園,還有雞狗豬羊,茅舍竹樓。牛背島後的倒牽溪雖不寬,

卻很深,隔斷了島與陸地的聯系。彼岸是齜牙咧嘴的斷壁殘巖,虎視眈眈地盯著這頭入水的巨牛。

島上有很多小吃,南海湖中的螃蟹都很是肥美,魚兒亦同。烤魚炸螃蟹還有烤蝦子,都味道不錯。南海是黔江人民的飲用水源之壹,這裏水質極好,魚蝦成群。泛舟湖上,也是特別愜意。

幾年前我初去之時,小南海還非常的原生態,今年再去發現人行步道已然修好,安全性極大提升,如此不僅避免了遊人的恣意踩踏,還讓景區變得更為和諧~

五壹天氣很好,藍天白雲青山綠水,壹路上都是滿滿的槐花香,吸壹口感覺會醉!這裏的野花也很多,如果妳是鄉裏娃,這兒的原生態會喚醒妳很多關於童年的記憶~

島上也有很多恐龍模型,小孩來了也不會覺得無聊~翼龍霸王龍做得神氣活現的,煞是逼真!還有恐龍蛋,可以供妳拍照嬉戲~

因為時間的緣故,我沒有登山觀全景,小南海也是我在黔江經常去的地方,拍照野炊露營,這裏都是絕佳選擇。不管是夕陽西下的晚霞滿天,還是日出之時的薄雲霧靄,還是下雨之時的煙霧朦朧,小南海都是仙境般的存在。愛美景的妳,不可錯過!

土家十三寨安心之所在

小南海的美,人盡皆知。但在小南海的深處,還有壹方世外桃源般的凈土,它就是重慶黔江土家十三寨景區。這個鮮為人知的地方,有它難以言喻的魅力。十三寨女兒谷,壹個適合修生養息的地方。在小南海有客車直達十三寨,7元車費。

門口停車場挨著的就是民族博物館,對土家族苗族感興趣的可以進去逛逛,能看到很多的土家民俗展示,逼真的蠟像以及苗族土家族服飾,苗族的銀飾相當精美,制作也很考究!門票就是小南海的套票,68元。所以來了小南海,怎麽遭也要去壹趟十三寨啊,畢竟買了票的,不看白不看~

博物館的對面是巖灣花海,現在數映山紅開得火熱,再過壹陣子等所有的花都種好,那就別是壹般景觀了。

遠遠望去,還是美得很有層次。上面有很多納涼的亭子,夏天入夜後坐在亭子裏,嗅著不時飄來的陣陣花香,看著夜空中螢火蟲的點點亮光,再有調皮的夜風輕拂長發,滿滿的心安,好像回到了幼時壹家人在壩上納涼仰望星空的光景~

花海和博物館之間有條小河溝,搬螃蟹捉魚蝦,燒烤露營,妳想怎麽玩都可以。

忘了說,在這裏妳還可以租民族服裝,更貼近這裏的民風民俗。我這套還蠻好,艷麗的色彩和這大自然的清新之綠形成了較強烈的對比,所以拍照比較惹眼,主體很是突出,妳們也可以這麽玩~

我拍了幾張相對來說還比較滿意的照片,分享給妳們~民族服裝真的可以嘗試,沒準異族風情會讓妳耳目壹新,讓人眼前壹亮呢!

我去的第壹個寨子是龍須寨,寨子門口有棵古樹深得我師傅歡心,所以他執意要來拍古樹,我對樹子無感,更喜歡放眼四周看山水花草。

有小姑娘在地裏摘豌豆,這裏的農家飯菜都是自產自銷,純天然無公害的。所以來了十三寨,妳要放寬心地吃農家菜,這裏的粉子飯、臘肉、還有各種素菜,都是土家人自己種出來的。妳盡管吃,不新鮮找我!

每個寨子都是壹個清新氧吧,群山圍繞綠樹成蔭,這便是我最直觀的感覺。

離開龍須寨的下壹站是大王坪,掛牌古樹是這裏吸引我們的原因,幾百年的樹子依然枝繁葉茂~據說壹方古樹養壹方人,有這種百年老樹,寨子也才更祥和平安~

人家不是很多,典型的土家吊腳樓,請註意:這些都是原始風貌,並非後期翻修的面子工程。這裏大多是土家族的原住民,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少的村戶搬到了黔江城裏或者是南海鎮上,留下的大多數安土重遷~

這邊自己養雞鴨養牛羊,這裏有斑鳩有竹雞,來了有家禽也有野味,嘗嘗鄉間野味也挺好。

壩上人家自己采摘茶葉,晾曬茶葉。來了記得喝老鷹茶,我很是喜歡!

每天的農耕生活,放牛鋤地,生活雖然瑣碎卻又別有悠閑。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體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樂趣~很多脫離了農村小鎮的人,多年後也會懷念以前夏天栽秧、放牛挖土的日子。那種無憂無慮的田園生活,也是壹種幸福。

回來的路上還看到了殺豬,我不知道是不是全國各處都有吃泡湯的習俗。春節前後,酉秀黔彭壹帶經常幹這事,以殺豬吃泡湯為周末主要的休閑娛樂。農家養的土豬,肉質更為細嫩,味道也跟養殖場出來的有所不同,來十三寨,妳可以吃到土生土長的農家豬,吃貨的心情妳們應該懂。

隨後又在何家寨停了壹陣子,這裏也蠻出名的,是侯天明的家。有壹部電視劇叫《侯天明的夢》這裏也是主要取景地。

這個勵誌輕喜劇,有時間妳們也可以看看,還不錯!

這裏是山歌發源地,土家族善歌,苗族善舞,基本寨子裏的人都能歌善舞,不管是須臾老人還是妙齡男女,都能唱上幾首。六碗茶和送郎調,隨口都能來上壹首~我以前還玩驢行的時候也愛跟著大家唱!這邊還流行山頭對歌,妳來我和,饒有趣味。

寨子裏這位張奶奶是個土家山歌達人,妳肯定想不到她已經七十好幾了。不怕生也毫不怯場,喊唱就唱,淋漓響亮。若是客官有興致,還可以跟她對歌,不過外地人壹般都聽不太懂這邊的客家話,我也只能聽懂大部分。

看這壹口好牙,不知道秒殺了多少年青人。環境好,水好,才能養出壹方人。

張奶奶是在這裏賣零食的,油炸洋芋,我必須隆重推薦妳們嘗嘗,調料做得特別好,吃起來洋芋噴噴香。

擺手寨的彩煥龍門

人口文化大院也是妳來十三寨必須去的壹個地方,這裏有點像北方的四合院,說起來也是個土家四合院~古色古香的土家建築風格,也是民俗的具體展示,裏面住著土家人,看看他們的日常生活也是稀奇!

中間的壩子就是這裏的土家擺手舞舞臺。每逢有重大節日土家人就會在這跳起擺手舞,場面頗為壯觀,可惜我來的時候沒有遇到這個盛況!這是我在網上找的之前的圖片,大家湊合看~

十三寨的人都還過著比較傳統的生活方式,柴火飯做得很香,大簸箕用來晾曬茶葉、蘿蔔幹、苞谷等農作物,還有石磨用來磨豆子打豆腐

這院子風水很好,據說很多人家都是生的雙胞胎,圖中就是壹對弟弟。如果妳也想有這個大幸運,不如來十三寨安安心心地住上壹陣子,沒準受益壹地風水,也能懷上雙胞胎呢,哈哈哈~

(自己炕的臘肉)

十三寨是非典型農家樂形式,妳能在每個寨子找到吃飯的地方,都是農家飯菜,自己炕的臘肉;自己種植的新鮮蔬菜;南海裏捕來的野生小魚。

反正都是妳在大城市裏享受不到的味道。味蕾舌尖,偶爾也需要壹點別的滋味,妳說對麽!

如果可以,我希望可以停下自己的腳步

如果可以,我希望妳可以隨我偏居黔江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們能歸隱在十三寨

裊裊炊煙裏,我在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