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在雲南大理市的雙廊古鎮,壹對小情侶走進景區的壹家手鼓店,進店對產品進行了咨詢,店員為女遊客展示了手鼓的使用方法後,遊客並沒有購買手鼓。於是店員心懷不滿,開始謾罵對方窮鬼。
女遊客沒有說什麽,但是其男友得知情況後,與店員進行理論,於是雙方開始爭論,店員認為對方沒有購買意向還是讓自己展示手鼓的技藝是在戲耍自己,於是再次辱罵對方窮鬼,沒錢還出來玩等等話語。
事件被曝光後,該家店被工商部門勒令停業整頓30天,但該遊客回應稱,目前辱罵人的店員並沒有道歉。本來出門旅遊是壹件開心的事兒,但是路上遇到這種的侮辱,就很糟心了。
本來在國人的心目中,大理是個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的地區,同時在大理居住著很多少數民族,當地有著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並且大理美食豐富多樣,有自己獨特的口味,這些都是大理吸引全國人民去旅遊的優勢。但是這樣壹個旅遊勝地,近年來卻負面新聞不斷,口碑也是江河日下。
幾年前,網上曾瘋傳的黑導遊事件,至今讓人印象深刻。事件中,導遊帶領大大理旅遊的遊客到了壹處翡翠售賣場所,並且強迫遊客們購買翡翠。有遊客不掏錢購買,就會被導遊諷刺"壹毛不拔",甚至被辱罵"無賴"。
對於很多人來說,出門旅遊本身就是放松自己的壹個過程,從自己熟悉的地方到壹個陌生的地方,欣賞當地的美景,感受壹下當地的文化和美食,放空自己的心境,如果遇到自己喜歡的特產,再壹些回去做紀念或者送給親友,這些都是美好而令人向往的。但是越來越商業化的景區建設,卻讓旅遊變得更像去外地購物。
對於景區商家來說,他們面臨的顧客群體很多都是做壹次性生意,所以所謂的服務質量,回頭客,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重要;還有壹些店家,本身可能生意就較差,好不容易來了顧客,熱情招待後卻沒有消費,造成他們的心理落差,態度就會變差;當然也有那麽壹些遊客,可能並沒有要購買的想法,卻在店裏問東問西,最後說壹句不合適,拍拍屁股走人,也會讓商家心裏不舒服。
但是開店做生意本身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顧客,禮貌待客是最基本的服務素質。無論如何,因為遊客沒有購買產品就破口大罵遊客都是壹種不文明的行為。
而現在的年輕人也會選擇"窮遊",借此鍛煉自己,花少許的錢,收獲很多的快樂,因而窮遊真的不是不配出門,而是壹種生活態度,店家只有努力做好服務,才能吸引更多的顧客,對此,妳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