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重慶地方特色除了三角粑,麻花,合川桃片,還有哪些?

重慶地方特色除了三角粑,麻花,合川桃片,還有哪些?

重慶小吃種類繁多,較為出名的有花溪王記牛肉粉、涪陵小吃老麻抄手、小腦殼特色燒烤、擔擔面、燙面油糕、蓮茸層層酥、面包夾沙餅、魚籽冬瓜排、蔬菜煎餅、糯米藕、椒鹽花生、拔絲香蕉、油炸麻花魚、棒棒雞、紅油抄手、石柱綠豆面、酸辣湯、鴛鴦火鍋、酸辣豆花、麻婆豆腐、魔芋燒鴨、珍珠圓子、串串香、涪陵油醪糟、香山蜜餅、酉陽麻辣牛肉片、重慶涼糍粑、山城小湯圓等。

香山蜜餅

產地:中國重慶忠縣。

工藝:它的主要原料有面粉、蜂蜜香油。制作方法是,先和成面團並加入蜂密揉搓成胚。然後,鍋抹油經烘烤而成。

特點:色澤黃亮,香味四溢,入口外皮酥脆焦香,內裏酥軟甜美。

麻圓

  用糯米面包甜餡,外粘白芝麻炸至棕紅色成熟。特色是外酥內軟糯,形圓心空,味甜香。

山城小湯圓

湯圓粉面揉勻,包甜餡心,煮熟。特色是白如玉珠,皮薄透明,隱約可見餡心,香甜滋軟。

九園包子

用五花肉、冬筍、幹貝、金鉤、火腿等加調料制成鹹餡;或用核桃仁、蜜棗、瓜條、桔餅、豬板油等制成甜餡。九園包子的特色是, 皮薄餡滿,松泡爽口,味鮮美、香甜。

熨鬥糕

米粉漿加入雞蛋、白糖、蜜桂花等,裝入專制的烙碗內翻烙至金黃色。特色是酥香甜嫩。

擔擔面

  因過去是小販挑著面擔沿街叫賣故得名。此面以味取勝,各種調味品有十多種,是地道的川味小吃。特色是面條細滑柔軟,麻辣味鮮。

雞絲涼面

面條煮熟,撈出扇涼,保持疏散,味道可按其需要作出調整,適宜各方食客。特色是面條松軟,鮮香爽口。

吳抄手

調餡非常考究,肉茸要保持充足的水分,制好後的餡能浮於水面。成品特色是滋潤滑軟,細嫩鹹鮮。

過橋抄手

  因其獨特的飲食方法而聞名,食用時將碗中抄手夾入味碟中,蘸上碟中調味後食用,猶如過橋,故名。特色是細嫩爽口,因人而宜,味多變化。

雞汁鍋貼

  將鮮豬瘦肉剁茸,加調料和雞汁拌餡,包成餃子在鍋中燜烙而成。特色是香脆細嫩,味道鮮美。

油醪糟

  用糯米制成醪糟坯,下油鍋,加芝麻、桔餅、核桃仁、油酥花生仁、蜜棗、白糖等稍煎,然後放入沸開水中煮沸即成。特色是香甜不膩口,營養十分豐富。當地居民在孕婦生產後,都要做給產婦吃,以盡快恢復身體。

雞絲豆腐腦

  用黃豆磨漿制成,食用時加熟雞絲和各種調料。特色是麻辣鮮香,入口而化,風味別致。炒米糖開水因用沸開水沖泡炒米糖而故名,過去多由小販挑擔,走街串巷叫賣。特色是米花松散酥脆,開水醇甜清爽。

三大炮

將糯米洗凈,浸泡12小時,再淘洗後,倒入蒸籠中,用大火蒸熟,中間灑1-2次水,再蒸後翻出倒在木桶內,摻開水適量,用蓋蓋上,待水分進入米內後,用木棒舂茸(或用絞拌機絞成茸),即成糍粑坯料。將紅糖放入清水300克,熬開成糖汁。分別把芝麻、黃豆炒熟,磨成細粉。.糍粑坯料分成10份,再把每份分成 3坨,即用手分3次,連續甩向木盤,發出三響而彈入裝有黃豆面的簸箕內,使每坨都均勻地裹上黃豆面,再淋上糖汁,撒上芝麻面即成。特點:三大炮糯米軟糯,香甜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