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小說和電影略略的談下我的壹點點看法
那個年代的戀愛是場漫長的故事。個個矜持的要死。
穗子可以為陳燦寫滿箱子的情書,卻被郝淑芬幾天用肉體的革命友情就搞定了。電影裏略去了這個細節,只是說門當戶對。可是真正的矛盾在於兩個女人的戰爭,郝淑芬如果不是為了把蕭穗子比下去,也不會鋌而走險。畢竟最後她在小說裏嫁的人,可是個街上開著車的二代混混。像她這樣勇敢的爭取幸福的姑涼,怎麽會輕易的嫁個凡夫俗子呢?要麽被別人拿下,要麽自己過的就很牛吧
小說裏的蕭穗子也喜歡過劉峰。因為劉峰在她想因為文字戀愛被批評以後想自殺時,主動救了他。還因為劉峰帶來了他父親被釋放的好消息(電影裏有個鏡頭蕭穗子拿著茶缸跳起來,水從壹米多高灑落在她身上,像幸福開花落地壹樣。)最主要的是因為劉峰有壹身健美的肌肉和善良的秉性,反正那個剛剛萬物生長的年紀,只要有人給孤獨的人壹點點溫暖,很容易萌生愛意,難怪小萍也會愛劉峰,畢竟善良的人都是可愛的,現在又何嘗不是呢?
總有兩對年輕的身體和靈魂,在渴望著柏拉圖和靈與肉的相遇。
其實在這世上,我們愛的大抵是壹類人吧
更確切的講,那些人往往存在在我們的記憶中,理想的輪廓裏,十八歲暗戀的那個他,像影子壹樣為揮之不去,以後的歷任心動,大抵都是和他的美好相關了吧!是啊,初戀就是這麽可恥,先闖進來的人就是躲在妳心裏不走,真想下壹場刀子雨,把裏邊賴著不走的故人剁成肉泥。太愛的人往往不敢說愛,就像小萍想讓劉峰抱他壹下,連開口的勇氣都沒有。就像劉峰喜歡林丁丁壹樣,幾年的犧牲與等待也只是融進壹場改變壹生的擁抱裏。
愛情是最沒用的,可是卻讓生活多了些許忐忑不安的結局。
微妙的牽掛又把毫無血緣關系的人融為壹個整體。這是在和父母心理斷奶後,我們第壹次探索壹種血肉相連,水乳交融的人際練習,可是現實和人性又常常會讓我們搖擺在充滿熱情和悲觀絕望的不確定裏。想要獨壹無二的愛卻不可得:想要占有對方卻充滿了痛苦,我們想要無條件的 接納和欣賞,我們想要無條件的愛和陪伴,同時我們又想要拼命的靠面子留住對方:提升自我,足夠性感,足夠美麗,足夠年輕,足夠閃耀,以為足夠就能獲得永久。可是這世上哪有永久呢?連最灼熱的太陽都會二十四小時內消失,更何況人心呢?愛與被愛中,我們從開始的想找壹個彌補自己另壹半的圓,到中間的不斷讓自己磕磕絆絆遍體鱗傷,學會承受,學會忍讓,學會偽裝……到最後的真正變成完滿的自己,相信自己是愛,是光,遇到那個惺惺相惜,誌趣相投的靈魂伴侶,無需婚姻和表白這樣的儀式來證明相愛,因為彼此的獨特,足以成為心裏的那個唯壹。而這份唯壹會不會長久,已經不那麽重要了
生活會有爭吵,但是芳華裏的激情和懵懂。流年裏的珍惜和包容,無關愛情,只是人性最邪惡最善良最本能的呼喚,我們是壹個整體,可以為彼此做任何事,也可以讓彼此做任何事,前提是愛和自由。
任何人的生命都是壹場完滿的謝幕。無論誰遇見哪出戲,請做好自己的主角,陪著另壹個人認真的演下去。無關對錯,只管淋漓,只要是盡情活過的,都是芬芳迷人的youth
推薦電影《美食,祈禱與戀愛》
推薦美文《飛鳥集》《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