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進門,看到很多老師已經圍坐成壹圈等待上課,那壹刻我有點吃驚,還感到不安。自我覺察壹下,我為什麽會有這種情緒。原因有兩點,壹點是看到這麽多不熟悉的面孔,我會擔心自己能否很好地融入這個集體環境。再有就是感覺大家都已經準備好了,我來晚了會多少有點內疚。直到後面還有其他學員晚過來,愧疚的情緒就消失了。情緒來的快,去的也快。
? 沙盤老師簡單講了壹下理論知識。,其中實操中提到四不二重的原則:四不指的是1.不分析,2、不解釋,3、不評價,4、不判斷 ,二重原則指的是重感受、重陪伴。感受包括身體感受、情緒感受和情境畫面感受。
理論知識分享結束之後,正式開始分組團體沙盤。我被分到的小組是5個人,壹名沙盤老師引領,另壹名沙盤老師觀摩。組員分組由抽撲克牌決定,我抽到的是梅花?A,跟隨以前帶我體驗的沙盤老師鄭老師學習。記得我去年第壹次接觸沙盤就是鄭老師做的陪伴。那壹次讓我很有心流體驗,負面情緒得到了流淌,身心感到放松,甚至哭了出來。從那以後,我開始慢慢愛上了沙盤。今天還是鄭老師帶領,我開始的情緒其實是有點抗拒,因為今年我找過鄭老師做過幾次沙盤,過程中會產生了壹些負面情緒對抗,沒有得到梳理。不過,我也相信這是老天爺的安排。於是,我就心安理得地跟著她進小組了。
撫沙體驗中我感到沙子冰涼涼的,我很喜悅和放松,伴隨著輕音樂,我沈浸在自己享受的世界裏不願意回來。後來我完成了小組的平沙動作。小夥伴們各自去選自己喜歡的沙具,根據抽簽順序依次擺放。壹***分四輪,每壹輪結束之後大家都談自己的感受,同時還有壹個特權者可以挪動整個沙盤場的任意她想動的沙具。第壹輪我選的是卡通玩偶比卡丘。我壹進沙盤室我註意到了它,同組沙具可以同時選擇2個,我還選了大白陪它作伴。當我選擇這兩個沙具的時候,我心裏想的是兒子和我。比卡丘代表活潑可愛的兒子,大白代表帶去溫暖的我。當小組成員都擺放完沙具,行使特權的小夥伴開始挪動沙具。沒想到他把代表我兒子的比卡丘給挪開了。那媽媽不想離兒子媽媽遠,分離焦慮出現。那壹刻我感到很生氣,很難過,卻又感到無能為力。
第二輪我選的沙具是是兩個政府辦公部門,壹個是市政府,另壹個是北京飯店。小夥伴後來給我的反饋是感覺比較壓抑,其實我也有這種感覺。不過,那壹刻我心裏想到的是壹個遠方的朋友。他在市政府工作,還特別愛吃美食。第三輪我選的沙具是壹個帶著博士帽、學業有成的男孩沙具。第四輪我選的沙具是宮崎駿動畫片《千與千尋》裏的無臉男,他的懷裏還抱著個小老鼠。
因為是團體沙盤,所以大家在遊戲過程中會有沖突,也會不經意間給出評判。不過因為我做的是真實的自己,好像也沒有受到其他人的幹擾。反而是當別人期待我離他們近壹點的時候,我給出了合理的解釋。因為生活中不太喜歡熱鬧,所以對於安全距離我還是有要求。不喜歡被束縛,更不喜歡大家擠在壹起的混亂感。不過,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團體成員遇到問題,合作和解決沖突的愛和能力。
第壹次團體沙盤圓滿結束,期待接下來的學習體驗中有更大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