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江浙菜裏清湯泡糕是什麽菜啊?

江浙菜裏清湯泡糕是什麽菜啊?

在江西傳統美食大全中,“清湯泡糕”是景德鎮特有的美食點心。“清湯”,景德鎮當地人稱其為“扁食”。“扁食”不算美食,因為美食的定義是:在采用自然原料時,為了獲得更多、更豐富的味覺美感,按照壹定的目的,遵循壹定的規律,對食物原料進行加工和改造。並且,滲透了創造者審美意識的,並能使接受者產生味覺美感的烹飪藝術品。但是,“清湯泡糕”屬於美食點心。為什麽?因為,這裏有壹段膾炙人口的傳說。

在清朝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春三月,乾隆下江南第壹次到杭州。杭州巡撫早就接到京中傳報,言聖上不久將來。為討皇帝高興,飛函大江南北急調土特名產到杭州大興商市,壹時間,各地名茶、名綢、名瓷均雲集杭州。

景德鎮禦窯廠也精選各色珍品與市,由陶官雲哲率領壹行十九人前往。雲哲是滿人,從七品,為人毫無架子,與開面館的落弟書生李錦春交誼甚厚。在隨行人員中,雲哲將他也帶上,壹來帶他去開闊眼界,二來雲哲是北方人,特喜歡他做的面食,吃習慣了幾乎壹天也離不開。

這李錦春本不姓李而是姓曹,祖籍是景德鎮浮梁東北鄉曹村人。其祖上原是明朝遺臣之後,公元1621年清軍入關戰敗被俘在多爾袞手下為奴,後充任親兵。清順治元年(公元1646年)進入北京,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攝政王多爾袞死後,李錦春曾祖進入內務府任職。後調江浙任官時因康熙四次南巡的接駕造成府銀虧空,受兩江總督參奏於雍正元年革職抄家。雍正六年初夏,其曾祖臨終前將李錦春之父曹顯過繼給好友李家為後,不久李家也因事敗落。不得已,曹顯(已改名“李顯”)回到江西浮梁,因家道中落不好意思回曹村老家,李顯就在景德鎮結婚,生壹子壹女,女兒琳春從小許配人家,兒子叫李夢,字錦春。

李錦春從小讀書破萬卷,能詩善畫,才藝不凡,因種種原因就是中不了舉。屋漏偏逢下雨時,雙親壹故,家道不興,生存成了大問題。姐姐琳春下嫁安徽休寧,家道中落也就請不起傭人,無人為他燒飯,就自己動手。好在他生性聰慧,“民以食為天”,無事可做,秀才不得已研究起饕餮之學來了。米面小吃、搞點花樣翻新,偶有所得,就呼朋喚友前來品嘗。幾位仁兄贊不絕口,認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就借了點銀子給他,這壹來二去就在景德鎮麻石弄靠沿河的碼頭處開起了小面館。這李秀才自己身兼數職,老板、夥計壹人擔之。別以為小吃無為,光顧者不僅僅是來這裏打工的異鄉人和“坯房佬板”,更多的是北方地區來景德鎮買瓷器的人。李錦春生性豁達,小本經營、只求維持不求大發,廣交朋友、不論出身。店面高懸“金春館”,自己的書法作品滿壁皆是。在顧客中不乏有落魄畫家,也禁不住手癢信手賜畫。好事者將各種面點食品名稱改寫,含有壹個“春”字如:“陽春面”,“春卷”,“雪梅迎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