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單位改制後覃正村下了崗,他把鄉下的老婆孩子接進都市,自立門戶在鬧市上辦起了“華華腸子館”,開張三日,名聲大噪,門庭若市,食客如過江之鯽,壹個個,壹夥夥,壹家家的都相邀而來,在腸子館壹飽口福。石門為交通樞紐,過往客多,北京,武漢,益陽等地的遠客慕名品嘗“石門肥腸”後還打包帶回家中。腸子店的生意火暴的消息不脛而走,許多餐館的老板看得眼讒心動,便紛紛效尤,把自己的招牌換成“腸子館”,壹年光景,在石門火車站通往都市的大道兩旁,腸子館如春筍林立,行成了有名的“石門腸子壹條街”。
覃正村靠壹把鍋鏟炒腸子致富了。2002年6月,他投資30余萬元在縣城的外灘開辦了“華華酒樓”。為使生意做強做大,他照顧各路食客的胃口,便以石門肥坩堝為龍頭,推出了酸辣腸,脆皮腸,清淡味腸(不放辣椒)坩堝,他又挖掘土家特色,推出了“三臘“(臘肉,臘肚,臘口條)豬頭肉,紅薯粉(片 / 絲)及傳統的熬缸系列套餐,致使生意越做越興旺!
覃正村手把鍋鏟在竈臺壹站幾十年,他做夢也沒想到,經他炒出的“石門肥腸”,居然成為湘菜中的壹道名肴。由於他是“石門肥腸”的創造者,石門續編縣誌時,他將依此而著入史冊!
肉末酸豆角
酸豆角洗凈,用溫水稍泡片刻,撈出切成0.5厘米的小段;豬肉切成肉末待用。炒鍋置旺火上,先將酸豆角下鍋炒幹水分起鍋。鍋內放豬油燒熱,倒入肉末,加鹽稍炒,再放入酸豆角合炒,接著放蒜泥、幹椒末、醬油拌炒,加清水50克燜熟,收幹湯汁,放味精起鍋即可。特色:選料豐富,色澤紅亮。爽脆滑嫩,麻辣鹹甜鮮,香味撲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