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佛家說食素好。大家對素食和葷腥食物怎麽看待和理解的呢?

佛家說食素好。大家對素食和葷腥食物怎麽看待和理解的呢?

什麽叫“葷”?其實葷這個字的本義是指味道很濃的蔬菜。佛家稱為“五葷”的蔬菜,有幾種說法,大致指蔥、蒜、韭、薤、蕪荽等,亦稱“五辛”。有的還把姜也列入葷菜之列,但現實中佛教寺院並不忌姜,而且也不忌花椒、辣椒與香菜等,倒是對八角茴香之類的香料比較忌諱。

葷還是葷食類的總稱,常與“腥”合用,稱為“葷腥”什麽是腥呢?壹般指有腥膻味道的動物的肉體,如雞鴨魚肉等。用這種肉體或相關的血等制作的食品稱為葷腥食物。

那麽中國的佛家或道家,以及壹些修行者為何忌葷腥呢?壹是因為葷的蔬菜味道濃重,比較剌激,不能使人清靜,而且容易產生對美食的貪戀,形成食癮,而這與修行者追求的身心清凈是相抵觸的,所以禁葷菜。二是認為吃動物的肉體是直接或間接殺生,犯了“五戒”中的殺戒。動物與人壹樣,是地球的生靈,是構成地球生物鏈的不可或缺的環節,這個生物鏈中的哪個環節遭到破壞,就會引起與其關聯的幾個環節的泛濫成災,前幾年發生的壹些流行性疾病,就是因為人類大量貪食某些動物,而形成的全球性災難,這個報應不算不重!講到報應,不得不說明壹點,就是修行者只所以忌葷腥,也是與講報應有關的。因為佛道都是講前世今生的,佛教又講六道輪回,認為那些蕓蕓眾生,有可能就是我們前世的親人轉世的。所以吃動物就等於在吃親人,吃自己。其實講這些的目的無非是為了喚起和培養人們的慈悲心,維護整個大自然的平衡與和諧。

近些年全球也興起了壹只隊伍,這就是綠色和平組織,他們從樸素的人道主義的本性出發,奔走在世界各地,去反對殺生,保護動物,去倡導吃素,維護平衡,在全球形成了很有意義的影響,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做出了有益的貢獻。尤其在西方國家,很多有知識的人和青年人都成了素食主義者,並且為此深感榮耀。 有次有個濟南的朋友告訴我,她最近很為壹件事犯愁,原來是她的幾個德國女朋友來濟南工作了,但是苦於找不到正宗的素食店,而影響了生活與工作。後來好不容易幫她們在濟南市找到壹家素食連鎖老店,這才解決了這個問題。據德國朋友介紹,在德國青年人中,有很大壹部分人是素食主義者,而且德國的素食店也占了飯館的很大比例。在國外,特別是歐洲,素食已經蔚然成風,成為壹種流行時尚。近年來,在中國的壹些大城市和大學生中,素食之風也悄然興起,令人欣喜有加。

至於從營養上來看吃葷與吃素的壞處與好處,專家們已經說的相當清楚:吃葷不利身體健康,吃素有利身體健康!這也是人所***知的,不需要再進壹步闡述。其實很多道理人們都明白,只不過有時候抵抗不了葷食的誘惑,戰勝不了食欲而已。

那麽筆者明明知道吃素與吃葷的利弊,為何還寫那篇酥鍋的文章呢?這不是在明知故犯嗎?是的,是在明知故犯,但也是在“恒順眾生”。我歷來不欣賞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的做法。不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而且“己所欲者,也不強人”。其實吃素與吃葷,說白了也是個緣分,覺悟不開,機緣不到,妳再強迫也沒用,覺悟開了,機緣到了,冥冥之中就自然吃素了,並不是故意害怕什麽而去戒什麽,壹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當然提前明白了道理更好)。筆者就是這樣的經歷,那是在99年吧,先在終南山壹個道觀裏吃了幾個月的素食,出來以後聞到葷腥就難受,甚至吐食,從此後再也不能吃葷了!以後又去了雞足山,在壹個尼姑庵裏修了幾個月,幾年後又重回此庵“帶發修行”,更從理論上明白了吃葷與吃素的道理。博客上那篇《白塔青庵》其實並不是虛構的小說,而是筆者在尼姑庵的真實經歷,是真情實景,人物故事都是真實的。

其實吃什麽不吃什麽,也不要去為難自己,壹切最好是自覺自願的。如果是為害怕什麽而去戒什麽,反而形成不必要的負擔。所謂隨緣而遇,隨遇而安。但若要壹心向善,還得先從吃素開始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