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伴隨著幾代人的成長記憶
而能夠讓土著吃貨們經常懷念的
往往不是那些層出不窮的餐廳
而是童年街角的壹副蔥包燴
和那些剛出爐的油墩兒
落胃君這期就來推薦
20 款經典の杭州美食小吃
只要妳花點心思在老城區裏轉悠
就能感受到老底子杭州人
記憶中的城市味道
▼▼▼
1、蔥包燴
說到杭州小吃的經典,那壹定少不了本地人從小吃到大的蔥包燴。小時候總能在街角或學校附近遇到賣蔥包燴的攤子,攤主們不緊不慢的將油條和小蔥裹進面餅裏,再在鐵鍋上壓烤至春餅脆黃,再按照口味配上甜面醬或者辣醬。
蔥包燴壹定要壓實、烤透,吃起來才香。而醬汁則關系到壹副蔥包燴的口味,甜面醬需要稠香柔滑,辣椒要鮮香辣味,才能充分融合進蔥包燴裏去。
去 哪 兒 吃 ?
● 蔥包燴攤 | 後市街44號對面
● 孫奶奶蔥包燴攤| 中山南路391號
●姜奶奶蔥包燴攤| 德苑路99號德勝新村內
2、油墩兒
油墩兒也是很多杭州人記憶裏的童年味道,但現在想找到壹家賣油墩兒的攤子實屬不易。小時候放學的路上,總能熟門熟路的走到攤子前,買壹個剛出爐的油墩兒,往回家的方向邊走邊吃。
包裹著面糊和蘿蔔絲的油墩兒,炸至金黃色時香噴噴的可勾人食欲了,咬上壹口更是外焦裏嫩,壹邊怕燙嘴壹邊卻完全停不下口。
去 哪 兒 吃 ?
● 油墩兒攤 | 莫幹山路北大橋公交車站小巷子旁
● 油墩兒攤 | 萬松嶺第四醫院門口
● 油墩兒攤 | 德勝東村車站旁小區門口
● 油墩兒攤 | 皮市巷小學對面(靠近勝利幼兒園)
3、貓耳朵
貓耳朵並不是真正的貓的耳朵,而是壹種帶湯的面食,因形似貓的耳朵故得名,也是杭州的特色小吃之壹。
這貓耳朵的精華可全在那碗湯裏!用調羹撈壹下,就能見到紅的火腿丁,綠的豌豆,白的蝦仁,還有幹貝和筍丁等真材實料。樸素的外表之下藏著杭幫菜的豐富和精致。
去 哪 兒 吃 ?
● 知味觀 | 多門店
4、榨菜鮮肉月餅
不知從何時起,榨菜鮮肉月餅成了杭州人的傳統小食,比起廣式和蘇式月餅,老底子的榨菜鮮肉月餅擁有更多的粉絲。
每年中秋前後,排長隊買榨菜鮮肉月餅,在杭州的大街小巷可是常事。看著剛出爐的月餅從烤鍋中鏟起,被裝入紙袋中,邊走邊趁熱咬上壹口,外皮的酥脆和著肉香,直達心底。
去 哪 兒 吃 ?
● 裕達餅家 | 多門店
●九月生活 | 多門店
●許公子鮮肉月餅 |河坊街華光路6號
5、定勝糕
定勝糕始於宋代,千百年來壹直為杭城人民所喜愛。傳說是南宋時百姓為韓家軍出征鼓舞將士而特制的,糕上有“定勝”兩字,後就被稱“定勝糕”。
定勝糕外層是精制的香米和糯米粉,米粉細而均勻,裏面是豆沙餡,中間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味道香糯可口,甜而不膩。
去 哪 兒 吃 ?
● 蔣順發 | 河坊街236號
6、幹炸響鈴
幹炸響鈴是杭州的名菜之壹,外層的腐皮炸制後薄如蟬翼,吃的時候脆如響鈴,因此得名。餡料可以是葷餡,也可以是素餡。
用杭州地區著名特產泗鄉豆腐皮制成的千炸響鈴,以色澤黃亮、鮮香味美,脆如響鈴而被推為杭州特色風味名菜之列,受到食者的歡迎。
去 哪 兒 吃 ?
● 知味觀 | 多門店
●外婆家 | 多門店
●新白鹿餐廳 | 多門店
7、杭州小籠包
小籠包是浙江地區的傳統名吃,杭州地區以知味觀的小籠包名氣較大。烹調時,選用發酵精白面粉作皮,用鮮肉,或鮮肉拌蝦仁,或雞肉拌火腿末作餡,在餡料中加入特肉皮凍,包好後放入特制小蒸籠用急火蒸制而成。
小籠口味分為鮮肉、蝦肉和雞肉火腿,這些包子汁多香鮮,皮薄滑韌,但口味各異。
去 哪 兒 吃 ?
● 知味觀 | 多門店
8、牛肉粉絲
晶瑩剔透的粉絲上撒有牛肉粒和蔥花,粉絲均長約5-8cm,不長不短,爽滑易消化,上桌後壹攪拌,壹口吸溜入肚,那味道想起來就讓人垂涎欲滴。
去 哪 兒 吃 ?
● 知味觀 | 多門店
● 新豐小吃 | 多門店
9、蜜汁糖藕
桂花是杭州市花,極具杭州本幫特色。 蜜汁糖藕選用粗壯、兩頭粗細勻稱的“七孔老湖藕”,在砂鍋中用3至4小時的慢火燉煮,淋上熬得濃稠的“糖油”,頓時芳香四溢,甜香軟糯。
剛出鍋的蜜汁藕色澤紅亮,油潤滿光。糯米充分吸收了蓮藕的清香,蓮藕包容了糯米的軟綿,兩者精華融為壹體,澆以蜜汁,甜卻不膩人,口感飽滿且層次分明,恰到好處。
去 哪 兒 吃 ?
● 知味觀 | 多門店
● 外婆家 | 多門店
● 新白鹿餐廳 | 多門店
● 老方糯嘟嘟 | 鳳起路農貿市場內
10、西湖藕粉
西湖藕粉是杭州的名產,歷史上曾作“貢粉”進入皇室。藕是荷花在地下的莖,經特別加工制成的藕粉,呈薄片狀,質地細滑,色澤白中透紅。
服用時只需先用少量攪拌至融化,再邊攪拌邊均勻加入滾燙的開水,沖泡後色澤稠度均勻、紅玉色、有光澤,用鼻聞藕粉味道更加清香。入口絲滑Q彈,無糖近似無味,但有淡淡的藕香。
去 哪 兒 吃 ?
● 知味觀 | 多門店
● 采芝齋 | 多門店
11、蝦爆鱔面
蝦爆鱔面是杭州奎元館的特色傳統名食,據說在清代同治年間,錢塘江壹帶盛產鱔魚,淡水河蝦並不多,因而物以稀為貴,漁民們為了推銷鱔魚,就將鱔魚與河蝦搭配出售。奎元館起初的面條是蝦面,由於漁民搭配出售河蝦,就增加了鱔魚。由此蝦爆鱔面就應運而生,成為奎元館的拿手面食。
去 哪 兒 吃 ?
● 奎元館 | 多門店
● 知味觀 | 多門店
● 弄堂裏 | 多門店
12、拌川
杭州大概是唯壹把水煮的潮面稱作“川”的地方,壹種說法是說南宋貴族們難忘河南豫菜湯“汆”的手法,以諧音來命名;也有說這是江南書生們“以字定形”的慣例,用“川”字表達面條筋鬥、根根分明的樣子。
若對拌川不了解,還會有不少人把它當作是炒面或者是拌面。其實都不是,拌川不像炒面那樣幹,卻因遭受過熱油的錘煉,比壹般冷面、拌面多了幾分煙火的香味。
去 哪 兒 吃 ?
● 小狗面店 | 復興南街113號
● 弄面 | 白傅路星遠裏3弄10號
● 慧娟面館 | 多門店
● 忠兒面館 | 多門店
13、片兒川
片兒川面是是杭州的傳統風味小吃,已有百余年歷史,其特色在於倒篤菜和筍片的鮮美,讓食客吃後回味無窮。片兒川的價格適中,是杭州市民喜愛的日常小吃之壹。
去 哪 兒 吃 ?
● 菊英面店 | 中山南路368號
● 陳八兩面館 | 光復路140-1號
● 方老大面 | 吳山廣場撫寧巷50-1號
14、麻球王
麻球王是杭州傳統小吃,形如氣球,色澤光亮,皮薄透光,光看外形都讓人愛不釋手。吃起來更有講究,要先弄破壹塊表皮讓裏面的熱氣透出來些,表皮薄薄的壹層吃起來是極脆的,接下來就是糯米的潤軟,讓妳停不下嘴 ~
去 哪 兒 吃 ?
● 盧家小菜園 | 馬塍路12號
● 玲瓏小鎮 | 多門店
15、吳山烤雞
吳山烤雞在杭州人心裏有著很高的地位,也是杭城裏需要排隊的美味烤雞。對於很多來杭州旅遊的吃貨,如果不吃壹只他家的雞,都不好意思說來過杭州。
只要往吳山路上壹站,大老遠就能看到隊伍排得老長老長的,所以想買必須趕早!剛剛烤熟的吳山烤雞裝在鐵框裏等待被稱走,色澤黃香誘人口水。切開雞肚子會發現裏面有壹把蔥結和香菇添味增香,咬上壹口,皮酥肉嫩,趁熱吃或者晾壹會再吃,都有不同的風味。
去 哪 兒 吃 ?
● 吳山烤禽 | 多門店
16、桂花糕
桂花不僅香味撲鼻,還能用來做成美食,桂花糕就是杭州人秋天喜愛的美食,很多杭幫菜餐廳裏幾乎都有這麽壹道飯後甜品。吃著桂花糕,滿滿的都是小時候的回憶。
去 哪 兒 吃 ?
● 老杭邦 | 多門店
●知味觀| 多門店
每壹座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味道
每壹種味道都寄托著壹份熟悉的回憶
如果妳還有其他記憶中的杭州美食
歡迎在留言裏補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