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紅瑀
系列連載生活在臺灣(目錄)
新竹,無疑是我的第二個故鄉,在這個城市渡過的歲月,甚至比我真正的故鄉還久。如果妳問我,新竹哪裏好玩?壹時之間,我還真的不知道該推薦妳去哪兒。我曾寫過壹篇有關新竹的食記,難道新竹給我的印象只剩下食物的味道?其實不是的,只是千言萬語,不知從何說起。
新竹又名風城,因九降風特別強盛而得名,這個看起來很瀟灑的名字,是否讓妳對這個城市有了不壹樣的畫面感?我特別喜歡秋冬季節,假日到科學園區健走,馬路上強風吹下來的落葉散落壹地,腳踏在幹燥的枯葉上,配合著風的節奏,自有壹番肅殺孤島的味道,讓人有種「行走在江湖」的錯覺。
這種獨享的愉悅,只會出現在大家都放假的周末和公眾假期,壹到上班日,科學園區就恢復車水馬龍的熱鬧景象。壹面是孤島,壹面是繁囂鬧市,仿佛穿梭在兩個世界,只有置身其中才能體會個中微妙,這也是我為何壹直住在科學園區旁邊小區的緣故,壹條馬路之隔的地利之便,讓我享盡園區各項設施和美景。
臺灣很小,新竹縣市的總面積和人口在臺灣都是排在十名之外,這樣我們就能想像得到新竹到底有多小,小到上山下海基本上壹小時之內的車程可以到達。新竹人的幸福,除了體現在高就業率和低房價這兩件事上面,也充分反映在交通便利的旅遊資源。
想要看海景吃海鮮,南寮漁港是新竹人假日攜家帶眷流連的好地方,有風的日子,還能看到風箏在天空中爭奇鬥艷。假如妳覺得這樣的節目太悠閑,不妨租臺腳踏車,和朋友壹起追海風,「17公裏海岸線」的天然美景和整修完善的自行車道,是自行車愛好者的天堂。
我和朋友曾經帶著孩子們就這樣邊騎邊玩,海天壹色的美景自然不在話下,沿途豐富的生態資源更是壹大寶藏,金城湖賞鳥區、紅樹林公園、香山濕地自然生態區和南港半月型白沙灣,任何壹處景點都能讓孩子玩得不亦樂乎。
上了年紀的民眾,也能在這條美麗的海岸線找到樂趣,迎著海風、沿著海岸邊的人行步道健走或是悠閑地散步,也是美事壹樁。走累了,就在公園小休壹會兒,要不索性走進漁港看看有什麽好吃的,吃飽喝足再繼續上路。
「17公裏海岸線」已經可以讓我們耗上壹整天,傍晚太陽下山,是時候打道回府。開車繞到市區的都城隍廟(人稱新竹城隍廟),祭完五臓廟再回家,時間剛剛好,這就是完美的壹天。
「新竹城隍廟」列屬市定古跡,與觀音亭、外媽祖宮並稱新竹三大廟。城隍廟的建築規模宏大,木作雕飾講究,龍柱和大門上方八卦藻井均為名師作品。大殿屋頂懸掛的「金門保障」匾額,為光緒帝所賜金匾;入口兩側墻面的「正直」、「聰明」四字,為臺灣唯壹的溥儀禦筆,是滿洲國首任外交總長,曾獲勛壹等旭日大綬章的謝介石請匾。
農歷七月為民間俗稱的鬼月,7月15日都城隍正殿本尊親自出巡,場面熱鬧隆重,隊伍綿延數公裏,家家戶戶沿街祭拜。臺灣人重視中元節,鬼門開啟當天,大家都會在家門口擺放祭品,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好兄弟(臺灣閩南人對遊蕩鬼魂的尊稱),新竹市就有「都城隍放、地藏王收」的傳統,由新竹城隍廟開鬼門,東寧宮封鬼門。
至於當地民眾和外來遊客對新竹城隍廟的印象,就是「被美食攤包圍的廟宇」,或是「新竹城隍廟夜市」,形象鮮明,壹看就知道是吃貨的世界。這裏有新竹最好吃的魯肉飯,還有永遠大排長龍的潤餅,更有不能不吃的新竹貢丸和米粉……吃貨的眼裏,每壹樣可以在這裏生存下來的都是美食。
又到周末,這次我們走出市區,開車35分鐘左右就可以到逹新竹縣「內灣風景區」。如果妳不趕時間,還可以選擇搭乘輕軌,感受壹下慢時光。內灣是客家族群居住的地方,有著吸引遊客絡繹不絕的神奇魔力,夏天到油羅溪戲水垂釣,冬天則來感受「櫻花部落」的美名。
我在新竹居住多年,都不知道有內灣老街,直到有壹次收到朋友贈送的野姜花粽子,被紙袋上面的漫畫所吸引,打聽之下才知道有這麽壹個好地方。不得不說行銷的重要性,近年內灣老街已經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名氣完全不輸臺北的九份老街。
古老的攀龍吊橋,風景獨好的油羅溪和成功用漫畫行銷內灣的劉興欽漫畫館,都是遊客到內灣必訪景點。當然,不能不提的是內灣老街上的美食,令人回味的阿婆魯味、充滿酒香的高梁香腸和各式野姜花美食,還有道地的客家料理,都令人垂涎三尺。
假日繼續往山上走,大家應該很少機會在那麽相近的距離可以同時參觀兩位名人的故居,從竹東鎮開車往五峰鄉清泉部落前進,需時約壹個小時,山路崎嶇,暈車的人請事先服用暈車藥,否則多帶幾個塑膠袋。
第壹次帶孩子前往,我女兒吐到從此不肯再吃麥當勞某壹種漢堡,之後,我們又陸續找時間去了三次,每壹次都抱著必吐的決心上路,常常車子開到半路被叫停,不是有人要吐就是有人要下車喘口氣。即便是這樣,我們還是會偶爾想去走走,總覺得那裏的空氣特別好。
住在群山環繞的清幽居所,又有美相伴,少帥的日子過得連神仙也羨慕。不過,還是很多人覺得張學良將軍悲慘,被軟禁在這種窮鄉偏壤的原住民部落幾十年,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想逃跑也會迷路。其實張學良只有在清泉部落呆了十三個年頭,1959年就轉至高雄西子灣。
清泉部落是個美麗安靜的地方,我每次去那裏都會嘗試走不同路線繞山步行。那裏真的可以用天大地大來形容,居民沒有住得很集中,鄰居之間相隔有段距離,大家互不幹擾,又能做到守望相助,難怪三毛在這?壹住就是三年,世外桃源很適合作家織夢。
如果妳喜歡,可以繼續往深山走,大約再開二、三小時的車程就可以到達尖石鄉的「司馬庫斯」-泰雅族原住民居住的部落。「司馬庫斯」海拔約為1500公尺,交通不便且長期沒有電力供應,曾被稱為黑暗部落,也是臺灣最深山的原住民部落,後來因為發現神木群而發展觀光產業,現在成為壹個重要的旅遊景點。
因為暈車的關系,我至今都不敢挑戰到司馬庫司看神木,只能從影片中感受人們口中的人間仙境。臺灣的公***電視歷時壹年時間制作了紀錄片《司馬庫斯》,曾榮獲美國廣播電視最高榮譽匹巴迪大獎,本片紀錄泰雅族部落的生命故事,用鏡頭見證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力量。
我把上帝的部落-司馬庫斯,先保留在腦海裏,等將來有壹天,會去深山壹探密境。而我眼中的新竹,是那麽多采多姿,就等著妳們來慢慢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