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在《論語》中,有三個人問什麽是孝。孔子說了什麽?這是什麽意思?

在《論語》中,有三個人問什麽是孝。孔子說了什麽?這是什麽意思?

夏紫問孔子:什麽是孝?孔子說:色難。

起初,我不理解孔子的“色難”今天,我將說——“色難”!

夏紫問孔子:“什麽是孝?”孔子說:“色難。”

以前我只知道對父母好就是孝順。我以為給錢給父母爺爺奶奶就是孝順,給親戚買東西就是孝順。簡而言之,在我的理解中,給予物質反饋就是“反饋”。事實上,孝順父母最困難的是“顏色困難。”

“色難”:指在孝敬父母長輩的過程中壹直保持著什麽樣的表情和心態。普通人很難對父母仁慈和謙遜。

的確,如果壹個人表面上孝順父母,但內心並不這麽認為,我認為這樣的孝順不能算是真正的孝順。

我記得《論語》裏有這樣壹段話:“父母幾次進諫,不從其願,尊重其願,任勞任怨。”這意味著如果妳服侍妳的父母,看到他們的父母做了錯事,妳應該溫和地提出抗議。如果妳的父母不願意聽,妳仍然應該尊重他們,不要冒犯他們,而只是在心裏悲傷而不是怨恨。我認為這體現了孝道的核心理念,即“順從”,順應父母的意願,不粗暴對抗。這表明在兩千多年前,孔子就把贍養父母的問題提高到了關心父母心理健康的高度。

有時會想起自己的任性撒嬌(有些類似於出軌),有時總喜歡把自己的意誌強加給父母,有時會責怪老人有錯。雖然我是至親,無拘無束,但這是孝順,不是真正的孝順,而是壹種粗魯的態度。因此,在了解了“顏色困難”的含義後,我感到非常慚愧。

“孝”是壹個會意的詞,意思是老人緊緊靠著兒子。其基本含義是指子女要善於服務和贍養父母,是家庭美德的具體體現。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條件的不同,孝道的含義已經與以前大不相同。比如孝順,除了養育,還包括壹些精神層面的東西比如尊重、關心和人格認可。

我們不能否認,我們的國家越來越重視經濟發展,但傳統道德的傳承正在逐漸消失。在人們心中,金錢的地位越來越重,這是相當危險的。我們應該飲水思源——人的生命從哪裏來?如何在生活中實現?

我聽人說過孔子的思想過時了,不適合當今時代,等等.....我認為孔子的思想離不開孔子的時代,就像我們不能撕裂花草看它們的生命是否絢爛壹樣,我們應該學習孔子的思想,從中汲取對生活和社會有價值的精華。把“孝”升華為“愛”,我認為做人應該保持壹顆真實、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心去做好事(包括慈善),無論是對我們心愛的親人或朋友,還是對我們的鄰居或陌生人,從廣義上講,對這個社會。

我認為,即使在現在,“孝道”對構建和諧社會也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