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妳的家鄉有哪些不能忘記的美食?

妳的家鄉有哪些不能忘記的美食?

以前介紹過羊雜湯、撥面、缸爐燒餅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家鄉 美食 。就網友邀請,再來介紹壹種我家鄉遼西喀左縣的另壹種 美食 ——碗砣!

這是壹種用蕎面做成的 美食 。把蕎面加工成面後,用涼水合成面團,再在涼水裏揉,直到把面團在水裏揉成糊狀,盛到細瓷碗裏(七分滿),上鍋蒸,蒸熟後,出鍋冷卻,成碗形面砣。吃時用刀直接在手上打(切)成細三角形的長條,盛到碗裏,加入蒜沬或蒜泥、醋、香油、鹽、芥末即可。在我家鄉,碗砣是夏季非常爽口的 美食 。據說,碗砣在陜西也是 歷史 悠久的傳統 美食 。不知道陜西的碗砣什麽味兒,我想味道肯定也錯不了。

今天給大家分享兩種食品,是我們家鄉特有的小吃,外地是吃不到的。畢竟每個人對家鄉的感情都是 深厚的,也只有家鄉的東西最令人懷念

砂子饃

砂子饃是應城長江埠特有的小吃,因為離我們老家非常近,所以也可以經常飽飽口福。壹般做得好的砂子饃掰開後,能清楚地看見裏面的壹層層酥,五六層之多。較常見的做砂子饃都是用的豬油,但好的砂子饃要用麻油。把面揉開後,抹壹層麻油後合攏,反復揉勻,如此重復五、六次,面團揉好後掐壹塊1-2兩大小的面砣,加入蔥、蒜、鹽、孜然粉、辣椒、豬油等各種調料,再用檊面棍把面團檊成壹尺見方的圓狀薄餅待用, 面團稍醒後放入已事先燒燙好的砂子上。做砂子饃多用特制的桶爐,將幹凈的鵝卵石(直徑不足壹寸)放入鐵鍋預熱均勻,不時加入食油攪拌鵝卵石,待鵝卵石在鍋內發燙時,鏟出壹半備用,另壹半留在鍋中,扒平鐵鍋內的鵝卵石,將面餅蓋在上面,然後再將鏟出的鵝卵石又蓋在面餅上面,使面餅呈夾心狀,利用上下的熱石子將面餅烤熟。砂子饃經過制作者的多次改良後,添加了各種不同的營養成份,適宜不同人的口味,具有溫肝腎、暖胃氣等功效

綠豆糍粑

老家的綠豆糍粑以純糯米為皮,配以綠豆餡制成,只有杯口大小,白色的糯米揣 揉成粘稠細膩的泥狀的糯米團,按 壓平整,圓圓的中央包上綠豆餡,薄處可見綠色的紋理, 或煎或炸。炸的做法較簡單,倒入半鍋油,燒開後放入糍粑,伴著滋滋的響聲,糍粑在油鍋中上下翻騰,待漂起時,就可以用筷子夾起裝盤。但炸過的糍粑表面焦,失去了糯米本身的粘稠柔軟,而且作為家用太費油,所以很多人喜歡煎著吃:鍋中加入少許油,燒滾後放入糍粑,兩三個即可,煎時用小火,可看到糍粑在油煎下慢慢變軟,顏色也慢慢變深,這時要時不時用筷子把每個糍粑扒開,否則粘在壹起沒什麽看相。壹面煎得差不多了,就翻個面,兩面都煎好就可以了, 剛做好的糍粑色香俱全,除開誘人的香味不說,看看金黃色的糍粑整齊的擺在白色的瓷盤上,胃口就大開。 糍粑必須趁熱吃,否則味道差且不容易消化。早上兩個糍粑,配壹杯熱騰騰的牛奶,真是人生壹大享受。

另外糍粑也可以不包綠豆 , 純粹以糯米制成,不加配料,做成壹個個長條形,稍壓扁平,浸在水裏保存,也可以待冷卻後用刀切成小塊,放入冰箱保存,想吃時拿出,把 糍粑煎到膨脹,然後撒白糖就成了,趁熱吃,香香糯糯的,滿口都是香甜

主推家鄉 美食 ,廣結天下愛 美食 的朋友

有糍粑,是用糯米弄成的。有些地方又叫粉。

因為常年在外,所以每次回家,我媽媽都會做壹次給我吃。

它的做法是:把糯米浸泡1天,然後用磨米機磨成漿,把漿裏面的水滴幹,在把它和軟。餡的話,看各人口味,壹般要鹹點,這樣那層糯米皮才會有味道。

它煮的方式有蒸的,煎的,煮水的,我媽媽比較喜歡煮水,這樣的糍粑比較滑順。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覺得必須來吹壹吹我的家鄉浦江的 美食 。

浦江麥餅

浦江最有名的的小吃,莫過於麥餅。浦江的麥餅皮薄、個大、味香,本人遊學在外,最想念的家鄉 美食 就是麥餅。

麥餅餡可以是各種各樣的,肉餡、豆腐餡、南瓜餡、韭菜餡等等,只要是自己喜歡吃的都可以往裏面包。無論是平日裏的早晚飯,或是逢年過節、招待客人,麥餅都是不二之選。

牛清湯

牛清湯可謂冬日裏的驅寒必備,壹到秋冬季節,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牛清湯店鋪。牛清湯乃用牛骨、牛肉及秘制調料慢火熬煮而成,食用時加入牛血、牛雜、牛肉等材料即可。

香辣的牛清湯最適合配上壹碗熱騰騰的米飯,壹頓飯下去,整個人頓時暖和起來。若是喜歡吃面,也可以去到店裏打壹大碗牛清湯回家,作為湯底,煮上壹份熱辣的牛清湯面條。

木蓮豆腐

既然有冬季 美食 ,那夏季 美食 也是必不可少的。木蓮豆腐可謂浦江的夏日消暑必備飲品,盛夏時節,當地街頭小店壹般都會有賣。

所謂木蓮豆腐並不是正真的豆腐,其制法是將薜荔子浸在冷水裏不停地擠壓出壹種粘稠的汁液,然後加入壹種叫“水滴攏”的凝合劑制成果凍狀食物,並將其放入冰箱中冷藏。食用時將原先制好冷藏的木蓮豆腐用勺子舀進碗裏,再加入紅糖水即可。對於浦江人來說夏天來壹碗木蓮豆腐遠比壹支冰棍給力。

(壹口柴柴)

東北人,忘記不了的有好多,對我來說,就是冷面,鍋包肉,狗肉。其中,冷面是其他地方無法復制的美味,出了東北,甚至出了撫順,都不是那個味了。外地人可能吃不出來,但是從小吃到大的我們,可以細微間嘗出來區別。

喜歡酸甜口的冷面的話,必須撫順的冷面,其他都不好使。不是說其他地方沒有好吃的,這裏說的是平均水平。撫順的大街小巷,隨便找壹家冷面店,都差不了,有的狗肉館也不錯,但是烤肉店的冷面就良莠不齊了。

而且我們小時候吃的冷面沒有雞蛋,沒有牛肉,只有黃瓜絲,那味道才純粹。現在放了這些東西以後,反而覺得多少有點變味了。

我的家鄉是武漢,這裏生這裏長。無論我走到哪兒,在外面的第壹件事,就是打聽當地過早有沒有熱幹面賣。那個芝麻醬的香味和紅油辡椒油的辣味,攪拌在壹起,直沖鼻間,香辣味令人久久難以忘懷。

外地如果沒有,我就會去當地超市,買盒裝的大武漢牌成品熱幹面,過過癮。

如果是冬天,排骨藕湯是武漢人的最愛。而且武漢人喜歡用銚子煨湯。排骨燒開後倒入藕塊壹起煨。燒開後轉小火煨,壹般2小時後排骨和藕都爛了,再撒上鹽和蔥,大功告成。冬天喝壹碗熱騰騰的藕湯,全身發熱不怕冷。

如果臨近年關,臘肉臘魚就成了武漢人的正席。臘肉炒菜苔和炒泥蒿是當地人的心頭肉,壹天不吃心裏慌。

武漢的 美食 千千萬,壹個個說出來怕是壹天壹夜都說不完。武昌大成路就是武漢最著名的過早地方之壹。我就說說大成路上的特色早點吧!小秋的水餃、麗華的熱幹面,馮記、李記、王記的糊湯粉,昌匯的糯米包油條,老漢口的豆皮、牧人巷子的羊肉粉,牛壹品的川味牛雜,香菇燒麥大骨湯水餃是壹家、還有油香、剁饃、歡喜砣雞冠餃等等,只要叫得上名的過早品種,大成路都壹網打盡。太多了,寫不完,到此壹遊算啦。

我廣東梅州客家 美食 ,始終不能忘記的

客家釀豆腐

客家發粄/紅粄

客家仙人粄

客家開鍋肉丸

妳好,就這個問題,我強烈推薦妳試試我們東北這種排骨做法。絕對吃完上頓想下頓!我把詳細步驟寫到下面!

1.土豆幹溫水泡兩三個小時。

2.排骨冷水下鍋,放料酒,焯出血沫

3.撈出來沖洗幹凈血沫。

4.鍋裏下油,油熱下蔥、姜、八角、幹辣椒爆香,下排骨翻炒,(燉菜的大勺子)加壹大勺生抽、1/3勺老抽、壹大勺子料酒、花椒面炒勻。

5.加水沒過排骨,蓋上蓋子,大火燒開轉小火燉20分鐘。

6.打開蓋,加入泡好的土豆幹,加鹽,再蓋蓋子燉30分鐘,出鍋!

先啃排骨,再用菜湯和土豆幹拌飯,不好吃妳來打我哈哈哈哈!

文字不好理解的話,可以看我主頁有這個的視頻教學,希望對妳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