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陜西非遺美食

陜西非遺美食

陜西非遺美食有潼關肉夾饃、羊肉泡饃、黃桂柿子餅、石子饃、乾州鍋盔、葫蘆雞、油潑面、葫蘆頭泡饃、漢中面皮、城固原公雜燴。

1、潼關肉夾饃

潼關肉夾饃采用的都是非常傳統的做法,和普通的肉夾饃相比,這種饃更加酥脆香,肉用的是五花肉,吃起來肥而不膩,傳說當年李世民吃過都連連稱贊,吃完舌根上香味交融,令人回味無窮。該美食已經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2、羊肉泡饃

陜西西安的羊肉泡饃還是非常具有特色的,經常用來招待國際友人,也深受他們的喜愛,羊肉煮得很爛,湯汁濃郁,它主要由新鮮的羊肉和羊雜碎制作而成。在當地羊肉泡饃也被叫作“煮饃”,天冷的時候,吃上壹碗,熱乎乎的,特別舒服。

3、黃桂柿子餅

黃桂柿子餅在西安本地是壹種非常傳統的特色小吃,也叫作火晶柿子餅。皮是用當地的火晶柿子制作的,餡是用核桃仁、玫瑰、青紅絲、黃桂、蜂蜜等食材制作而成,看著金黃,吃著綿軟香。

4、石子饃

石子饃也叫作砂子饃、幹饃,它不是用小石子做成的,而是把饃放在石子上烤制而成,屬於壹道非常古老的風味小吃,這道美食起源於石器時代,有那時候的“石烹”遺風,在唐朝的時候是叫作石鏊餅,到清朝又被稱為是天然餅。

5、乾州鍋盔

乾州鍋盔又被稱為陜西八大怪之壹,這種鍋盔邊比較薄,心比較厚,整個是圓形的。該美食起源於唐代,當用刀切開時,層層分明,吃著酥香。據說是當年在修築武則天和唐高宗合葬墓時,士兵們發明的,吃著比較抗餓,後來這種美式就流傳到了民間,改名為鍋盔。

6、葫蘆雞

葫蘆雞屬於西安的壹道風味美食,也是陜西的十大經典名菜之壹,也叫作囫圇雞,該菜起源於唐代,據說是唐玄宗的禮部尚書韋陟的家廚所創,這道雞是經過了三道工藝程序制作而成,先清煮,再籠蒸,後油炸,做出來的葫蘆雞味道壹絕。

7、油潑面

油潑面屬於西安當地的壹種特色面食,它主要是先把手工制作的面條煮熟放入碗中,然後再加上蔥花碎,鹽,花椒粉,辣椒面等配料,用熱油澆在上面,頓時香味四溢,滿碗紅光,看起來非常有食欲。

8、葫蘆頭泡饃

葫蘆頭泡饃可以說是陜西西安特有的壹道美食,這道美食主要是用豬大腸和豬肚制作而成,吃著肉嫩,饃勁道,湯很鮮美,而且已經被列入非遺。

9、漢中面皮

漢中面皮產生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悠久歷史,歷經歷代民間傳承發展,已成為大眾備受喜愛的美食。它原生態的制作工藝,濃郁的農耕文化、飲食文化蘊含著極為重要的歷史價值。漢中面皮制作技藝已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0、城固原公雜燴

“雜燴”是流行於漢江兩岸及城固湑水河流域的民間宴席菜品之壹,傳承至今約500多年歷史。原公土席雜燴制作技藝已被列入陜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