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時候,我的記憶裏,每天早晨都是姥姥姥爺的飯香味兒伴著我壹天天長大,我也不知道什麽時候喜歡做飯的。可能就是從那時,就慢慢的對美味的東西越來越感興趣,越來越著迷,姥爺非常會做飯,記得那時候村子裏有紅白喜事都會到家裏來,請他去幫著做飯,那時候他簡直是我心中的偶像,因為每次他去別人家幫忙回來,別人都會給家裏送來好多很好吃的。我是家中的老大,那是只有我壹個小孩,所以這些美味都是我先嘗的。?
在那個北京郊區的小院,每天早晨聽著鳥鳴,聞著姥姥姥爺的飯香味醒來。感覺是那麽幸福,爸爸媽媽很忙,所以小時候姥姥姥爺帶我,院子裏種滿了水果蔬菜,後院養了小雞。種了很多花。 我覺得姥姥的小院好美。
漸漸地,我長大了,高中的時候上了師大附中,那時候記得壹到周五,姥姥都會準備很多好吃的,等我回來。吃了壹周學校的飯,回家的路上,想想他們做的美食都能回味很久。從那時起,只要是節假日,暑假,寒假,我都會賴在姥爺身邊學做飯。那時候看著姥爺做飯,覺得可帥了,鍋碗瓢勺,各種調料,各種食材,在他的手中,就像變魔術壹樣,能變換出各種美味。
長大之後,從事餐飲管理多年,無論到任何地方都想尋求美食美味的東西。每當吃到美味的東西,都會回家,想自己親自試壹下,後來自己有了孩子,也總想每天早晨用美味的東西來喚醒他們,也希望他們有壹天能回憶起來,媽媽的飯香味。
我覺得人的壹生中,總有壹些自己執著的東西和喜愛的東西,當我們把烹飪當成壹種享受,享受美食,享受每壹種食材給我們獨特的味覺體驗。
現在的我,喜歡家裏的煙火氣,喜歡做好吃的,給我的孩子,給我的父母,我希望這些美食不但能給他們味覺上的享受,更能給他們健康的身體,讓他們有滿滿的正能量。
有時候其實真的很忙,很感謝頭條,讓我有壹個平臺,讓自己喜歡的東西,有壹個寄托,我現在覺得對於壹個愛做飯的人,下廚不僅僅是為了美食,更主要的是享受鍋碗瓢盆,各種調料,各種食材,交織碰撞,繪制出來的煙火氣,從食材的選擇,營養的搭配,制作的技巧,以及餐具的使用,其實很多時候繪制出了生活的儀式感,而生活的儀式感,恰恰是我們幸福感的來源。
現在的我們都在被忙碌的生活推著前進,有時候嚴重的幸福感缺失,特別是在北京,這樣的大都市,下廚做飯,恰恰讓我有壹個沒有雜念,專註於自己喜歡的東西的空間,其實成家之後留給自己的時間真的很少,留給自己喜歡的東西的時間更少。
我的孩子到什麽地方都覺得媽媽做的飯最好吃,我的父母到什麽地方吃什麽樣的美食都覺得女兒做的飯最好吃,其實也不是我做的飯有多好,只是只是他們對我的壹種認可,對我的付出的壹種愛,這種認可讓我心裏滿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