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常德米粉,妳最愛圓的還是扁的?

常德米粉,妳最愛圓的還是扁的?

在湖南省會長沙,匯集著各地美食,光是米粉就有好幾種:長沙本地的、嶽陽的、桂林的、常德的……進入常德米粉店,店老板擡頭就會問妳,吃圓的還是扁的?圓或扁是常德米粉在外地的通稱。

而常德米粉地道的稱呼是米粉和米面。如果在外地吃常德米粉,老板用這種稱呼,八九不離十是正宗常德人,或店裏經常光顧的是正宗常德人,口味自然比較正宗。

常德米粉的主要原料是大米,而且是早秈米,經過十幾個小時的浸泡,打漿,加熱定型制成圓條型的米粉和扁條形的米面,兩者形狀不壹,口味各異。米粉圓潤飽滿,有嚼勁;米面潤滑可口,入味更濃。

常德人想在外地吃到地道口味的常德米粉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在外地開店的常德米粉基本都是從當地進貨,米粉本身沒有常德當地的細膩。有人說這是常德水和米與外地的不同造成的。但不管怎樣,外地人到了常德,必須嘗嘗正宗的常德米粉;而常德人回鄉,早已是無法掩飾對常德米粉的思念,連續吃好幾碗都不是奇事。

壹碗好吃的常德米粉除了對米粉的口感要求高,還要具備幾樣:湯、小吃、澆頭、配菜。

常德米粉的湯壹般是豬大骨、牛骨、羊骨湯等,這要根據每個米粉店的特色來定,有了湯這個重頭角色出演,這碗米粉絕不會遜色。湯決定著米粉的鮮香味,也決定著是否能配得上小吃。

湯好,小吃必不能少,油條、煎蛋、包子等都是絕配。特別是油條,在湯裏面泡泡,讓其盡收湯的鮮味,再壹口咬下去,滿口都是鮮湯和焦脆的油條香,這滋味讓人都舍不得下咽了。

常德米粉的澆頭也就是蓋碼,豐富的堪稱米粉的三宮六院了。位於皇後級別的當屬牛肉,米粉店無論大小,牛肉蓋碼是鎮店之寶,不管紅燒牛肉還是麻辣牛肉,都是暢銷品,可見牛肉與常德米粉的結合是多麽的美味!澆頭界的皇貴妃排骨,既有牛肉皇後的嚼勁,又有貴妃肉絲的鮮香,燉木耳、燉黃豆、燉酸菜都很有食欲。貴妃肉絲歷經漫長時間考驗,穩坐貴妃寶座,可以和多種食材搭檔,辣椒、酸菜、蘿蔔等,均能彰顯其風韻。其他妃嬪有羊排、羊腳、羊雜、雞雜、肥腸、豬腳、豬心肺等等,到底選哪個澆頭,自然是主隨客便,根據各自口味挑選啦。

配菜也是個不容小覷的角色,雖然是配角。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光頭粉盛行,壹角或貳角錢壹碗,除了有美味的湯做底子,就是這配菜來撐場面了。酸豆角、剁辣椒、酸菜、藕片、芋頭絲、榨菜等,這些看相很高的壇子菜,既能飽眼福又能提高食欲,即便是現在也是壹個米粉店裏不可或缺的壹部分。

常德人對米粉的喜愛可謂是不管不顧,無論夏天冬天都能看見生意好的店面各種姿勢吃粉的人,有蹲在墻角的,有站在路邊的,有拼桌的,也有把碗放在凳子上、人蹲在地上拼個簡易桌子的,大家只顧“嗦嗦”地吃粉,有沒有座椅,天冷或天熱都不重要了,人們眼裏只有粉。

開米粉店很辛苦,通常要從頭壹天的下午開始熬湯、炒澆頭、熬澆頭,淩晨開始采購新鮮的米粉、米面,再做其他的準備工作,有時天未亮生意就開張了。

常德米粉日復壹日的見證著歷史,從清光緒年間誕生延續至今,乃至未來,緊系著常德人民的傳承和創新。常德米粉也隨著常德人遍布全國各地,另只身在外的遊子,亦能借助家鄉的美味,寄予思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