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巍山鎮的鄉鎮特色

巍山鎮的鄉鎮特色

壹方名產——白坦金銀絲采用真空鍍鏌、機械切割,加工各類金銀絲產品,產品光亮透麗,質量上乘,廣泛適用於服飾系列用品。營銷全國各大中城市。1998年,金銀絲產值1.8億元。

壹方名村——施家田村位於東陽市東北部,李宅至巍山中路旁,全村152戶,430人。為縫配生產專業村,能生產世界上各大名牌縫紉機針板650多個品種,年生產各種針板600多萬件。1997年,占地200畝的高標準農業示範園區通過驗收。1998年村民人均收入5500元,被列為東陽市首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巍山鎮

壹方聞人——應培新應培新,巍山六村人,浙江海天建築集團公司董事長。

壹方聞人——吳順華吳順華,生於1952年,環峰村人。中***黨員。以“泥腿子”農民的敢闖敢為精神在巍山鎮王宅村創辦東陽市化工二廠。辦廠10多年來,完成工業產值2億多元,上交稅收1500多萬元。企業被評為東陽市優秀鄉鎮企業、百萬納稅大戶、浙江省信用特級企業和“AAA”資信等級、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市文明單位,市科技十強企業等。吳順華曾兩次被評為省優秀企業家及金華市優秀企業家和市優秀黨員,推選為中***東陽市第十次黨代會代表、東陽市第十壹屆人大代表。

壹方風情——元宵燈節有民謠傳:沒有插過三百田的秧,割過三百田的稻,迎過三百田的大龍身,就算不上巍山的男子漢。巍山大龍身,也名板壁龍燈,為東陽傳統文化“四大”之壹。其特點為扁平高大,高的七、八丈,矮的也有二丈左右,燈內埋紮上橫檔供人上下點燭,春節前後即籌備制作,各級龍身制作高度各自保守秘密,以期登場時搶個頭“橋”,壹鳴驚人。正月十三至十五為元宵燈節。舊時巍山各廳堂即懸掛各式燈彩,白天附近各地的羅漢班“走馬”、“段龍”及坐唱班來各廳堂、店戶表演,謂之賀元宵;晚上龍頭繞村巡遊,大龍身緊隨龍頭後,有百余節,甚至數百節,節間用粗繩連接,每節龍身底裝輪子,需20余人拖拉撐扶,數百具龍身如華燈映照的樓房按高低循序連貫拖行,如此者三夜迎去拖回往復36趟。十五夜為高潮,時將“三百田”灌滿水,像是壹口水汪汪的大池塘,供龍燈迎進三百田的水田裏盤旋。男女老少,相攜觀燈,天、地、人、龍交相輝映,爆竹聲、鼓吹聲,歡歌笑語,煞是熱鬧,極為壯觀。往往日上三竿,才盡歡而散。現雖仍迎龍燈,但盛況不如從前,且已無人在水田裏迎燈舞龍了。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巍山已經不再迎龍燈了,讓人感慨萬千。

消逝的習俗——演牛戲清末太平天國事定後,耕牛急劇減少,清同治七年(1868)群眾自發組織民間耕牛保護組織濟生會,北鄉設會址於巍山,南鄉設會址於大化(今馬上橋)。李宅設分會,南馬另設牲生會,專門負責禁宰耕牛。巍山每隔5年以保護耕牛為宗旨,在三百田演戲三天,時往往有數百個戲班同演,熱鬧非凡。傳播很廣,影響很大。至今還流傳這樣的民謠:三月三,三百田,三個班子來做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