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寺、善化寺、鼓樓、觀音堂
覺山寺、平型關遺址
廣靈水神堂、大同市生態博覽園(東北虎林園)
大同蒸汽機車陳列館、山西省大同航空訓練基地
石窟摩雲、靈塔
僧寺尼寺、雲岡堡
大同鐘、八角亭廊
譯經樓、烽火臺
石窟寒泉、山明水秀在桑幹
睡佛、火山群
呂家大院、永固陵
慈雲寺、玉石林
千佛嶺、麥積山石窟、大同火山群
大同長城、趙武靈王墓
跑馬梁、封和要墓誌銘
文征明太湖詩碑、朱熹易系辭碑
縣文廟壹龍壁
湯頭溫泉、靈丘古道
桃花山景區、寶寧寺
白登山、恒山壯觀碑
冊田水庫、元淑墓誌
皇後之鄉、青檀自然保護區
北味馮太後墓、曲回寺石佛冢
珠海寺、石柱山、龍山、文贏湖
名稱:廣靈豆腐幹
介紹:廣靈豆腐幹具有筋、韌、香、五香調味齊全等特點,是宴席中拌涼菜、炒熱菜之上乘佐菜。
可分成鹹的和熏的兩種。
鹹的又分為豆腐幹和豆腐筋。
名稱:黃糕
介紹:這是大同壹帶常見的家常食品,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起來松軟可口,十分味美。
做法:以黃米面為原料,先用溫水和成碎塊狀(散粒),上籠蒸熟,然後倒在盆裏用手再揉壹遍,邊揉邊在其表面抹點麻油,這樣作可以防止糕面表皮幹裂。
最後把和好的糕面分成小塊,蘸上肉菜汁即可食用。
推薦餐館:紅旗美食城
地址:大同市迎賓東路
名稱:蕎麥圪坨
介紹:大同很適合種植蕎麥。
蕎麥經過加工磨制,成為蕎面。
蕎面是糖尿病患者、高血壓病患者的佳肴,它對治療這兩種病癥,有很好的療效。
蕎面的吃法很多,有搟面條、壓饸烙、烙餅、捏圪坨。
其中以捏圪坨為最講究,捏圪坨又名捏貓耳朵。
煮熟以後,澆以雞蛋、豆腐皮、金針、木耳的素鹵汁或者澆以羊肉臊子、豬肉臊子葷鹵汁,蘸而食之,味香可口,別具壹格。
推薦餐館:永和紅旗美食城
地址:大同市迎賓東路8號
名稱:涮羊肉
介紹:大同涮羊肉以味香、肉嫩、質鮮、外形美四大特點在全國赫赫有名。
涮羊肉的原料,遍布大同各地,其中以廣靈的大尾巴羊和朔州的五花羊肉最為聞名。
這種羊肉,由去骨的綿羊前腿、後腿、大排、肉塊四個部分各自凍成肉塊。
想吃肥的,揀後腿和肉塊;想吃瘦的,揀前腿和大排。
廚師將切好的羊肉薄片放在盤內,吃的時候,只須用筷子將羊肉往燒開的火鍋裏壹涮,翻幾個過便可撈出來,再蘸上芝麻醬、辣椒油、醬油、香油、味精、香菜、海米、韭菜花、腌糖蒜等作料,佐以雲岡啤酒,吃起來味香撲鼻,十分可口。
吃膩了,再涮些細粉絲、白菜心,更是葷素爽口,不膩不淡。
推薦餐館:同樂樓火鍋
地址:大同市小南門(航空廣場斜對面)
名稱:豌豆面
介紹:做法:將豌豆面與白面或蓧面和在壹起,然後或搟或壓或切,品種有拔魚兒、抿面、壓饸烙等,下鍋煮熟以後,澆上用雞蛋、豆腐皮、金針、木耳調成的鹵汁或肉末鹵汁,即可食用。
香味濃郁,十分適口。
推薦餐館:大同風味美食城
地址:新開南路3號
名稱:羊雜粉湯
介紹:吃完羊肉後,把羊頭、羊蹄、羊心、羊肝、羊肺、羊腸以及羊血等洗凈、煮熟、切碎,配以蔥、辣椒、鹽等調料熬制成湯。
因為裏邊雜七雜八應有盡有,故稱羊雜。
大同羊雜湯裏面還摻有山藥粉條,有葷有素,油而不膩,質醇味美,撈出鍋來熱氣騰騰,香氣襲人,吃起來味道鮮美,具有明顯的驅寒、暖胃、舒身等功能,是壹味較好的食療保健食品。
推薦餐館:懷仁羊雜手搟面
地址:東關市婦產醫院對面
名稱:蓧面
介紹:蓧面是山西北部地區常見的壹種面食,是用炒熟的蓧麥磨制成面粉,然後用開水和面,再將和好的面切成面條,上鍋蒸熟。
吃的時候既可以冷拌,也可以加熱澆頭,味道鮮美。
品種有推窩窩、搓魚兒、壓饸烙等。
推薦餐館:永和紅旗美食城
地址:大同市迎賓東路8號
名稱:渾源酥大豆
介紹:大豆學名蠶豆,是壹種含有多種營養成分的豆類作物,為渾源縣的優勢作物之壹。
主要生產於北嶽恒山山脈。
渾源酥大豆具有香、酥、個兒大、澱開花、皮好看五大特點。
名稱:大同風味涼粉
介紹:大同地區盛產山藥,當地人除直接食用外,還有加工制成粉面的習慣。
由此,粉面又制成各種食品,最常見的便是粉條和涼粉了。
大同涼粉壹年四季都有,風味獨特,主要用鹽湯、醬油、辣椒油、醋、香油、味精、芥末、蔥花進行調味,配以黃瓜絲、蘿蔔絲、香菜、豆腐幹等,吃起來清涼可口,其味俱佳。
名稱:應州牛腰
介紹:是應縣城的壹項風味小吃。
傳說:相傳在清代中期,應縣城內有個叫於義的飯店掌櫃把白面和糖稀和起來,捏成小餅放入炸麻花的油鍋裏炸制,後來他又試著做成牛腰形狀。
1900年農歷8月,應州知府得知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後住在懷仁城裏,特地把牛腰貢給他們品嘗,受到好評,慈禧還真以為是牛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