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紹興柯巖景區旅遊攻略

紹興柯巖景區旅遊攻略

紹興柯巖風景區的地理位置為位於中國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柯巖大道558號,景區屬於國家AAAA級旅遊區,紹興柯巖景區也是旅遊的熱門景點。遊玩紹興柯巖,推薦去柯巖、鑒湖、魯鎮和香林四個大景區,景區交通便利且環境良好,是旅遊、拍照、觀賞景物的好地方。

紹興柯巖

紹興柯巖風景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位於古越之都紹興市柯橋區,總面積6.87平方公裏,以古越文化為內涵,古采石遺景為特色,融紹興水鄉風情、古采石遺景、山林生態於壹體的風景名勝區,包括柯巖,鑒湖,魯鎮和香林四大景區。柯巖風景區依托千年越文化,彰顯紹興獨具特色的石文化、水文化、橋文化、酒文化、戲曲文化、名士文化、民俗文化等人文資源。利用八百裏秀美湖光山色精心打造的鑒湖景區,展現了紹興母親湖“昔日”的風采,凸現了紹興特有的水文化、橋文化、酒文化的豐富內涵。景區始於漢代,距今已有壹千八百多年歷史,自三國以來因歷代開山采石造就了眾多石壁、石宕等自然景觀;隋唐年間,祖孫三代石匠歷經百年相繼開鑿而成的奇石“雲骨”和精雕而成的彌勒石佛。千百年來,隨著自然景觀的點綴和宗教文化的介入,加上文人墨客的點染,到清代,已形成著名的“柯巖八景”。

紹興美食

從魏、蜀、吳割據的三國時期發端,柯山便成了有名的采石場達四百余年,偌大壹座柯山,竟被齊根挖去大半。“削壁聳千尺,危崖鎖霧中”,姿態各異的石宕、石洞和石壁,柯山也從亂石紛飛的采石場逐漸變為人們覽勝的“絕勝”之地。至清代乃有柯巖八景,經現代別具匠心建成了天工大佛、七巖觀魚、三聚同源、越女春曉、鏡水飛瀑、仙人洞橋等二十多個景點,形成了石佛、鏡水灣、越中名士苑三大景區。紹興美食:黃酒、花雕、女兒紅、腐乳、臭豆腐、醉魚、孔乙己茴香豆。

景區分布

魯鎮景區融匯舊時紹興水鄉的民俗風情、建築風韻、自然景致,是百年前紹興水鄉的壹個縮影。魯鎮景區是再現型文化主題景區,是傳統旅遊景區和現代主題公園理念相結合的產物。根據魯迅作品中多次出現的“魯鎮”這個典型環境,魯鎮景區將《阿Q正傳》、《祝福》、《狂人日記》等魯迅作品和紹興的傳統文化相結合,以越文化為底蘊,全面展示紹興水街古鎮。魯鎮分為傳統餐飲區、傳統商鋪區、休閑展示區、傳統民居區、水上遊覽區五大區域。五大區域以河相隔,以橋相連,集參觀、餐飲、購物、住宿、休閑、娛樂於壹體。2003年,柯巖風景區將魯迅小說中虛構的“故鄉”還原成實體小鎮,構成魯鎮景區。

鑒湖景區面積1.47平方公裏,建湖1800多年,其中水域面積占48.7%,是柯巖風景區的三大景區之壹,建有東漢笛亭、南洋秋泛、五橋步月、葫蘆醉島等四處景點。與柯巖景區連綴壹起,山水兼容、巖湖互襯。鑒湖是紹興的“母親湖”,其美麗而獨有的湖光山色。唐代詩聖李白雲:鏡湖水如月,耶溪女似雪。南宋詩人陸遊高吟:千金無須買畫圖,聽我長歌歌鑒湖。明代雜家袁宏道遺泳:六朝以上人,不聞西湖好。清代齊召南詩贊:白玉長堤路,烏篷小畫船。坐落在柯山腳下的鑒湖景區為鑒湖的壹個主要部分。

柯巖風景區,位於紹興城西12公裏處柯山東麓,南臨鑒湖,北連柯橋,總面積為6.87平方公裏,是鑒湖省級風景名勝區的核心景區,始於隋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柯巖之“柯”,來源於柯亭。古人建驛亭,因陋就簡,樹枝為梁,青竹為椽,茅草為頂,以柯名亭,自有壹種草創的粗獷原始。柯巖以石景而名世,但這石景卻非天設地造。柯山之石石質優良,石條、石板便源源不斷地從這裏流向四方。

紹興文化

紹興文化——越劇,越劇是中國五大戲曲種類之壹,是目前中國第二大劇種。越劇長於抒情,以唱為主,聲腔清悠婉麗優美動聽,表演真切動人,極具江南靈秀之氣;多以“才子佳人”題材的戲為主,藝術流派紛呈。主要流行於浙江、上海、江蘇、福建等江南地區,鼎盛時期除西藏、廣東、廣西等少數省。越劇發源於浙江嵊縣(今嵊州),發祥於上海。發展中汲取了昆曲、話劇、紹劇等特色劇種之大成。經歷了由男子越劇到女子越劇為主的演變。20世紀80年代前期創辦紹興戲曲訓練班,經嚴格培訓,壹批優秀新演員充實劇團大換班,於1986年重新成立紹興小百花越劇團,廣為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