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兗州有哪些美食?
兗州,有2個東西我必須給妳介紹,很多地方 小店都可以買的到.兗州大燒餅是兗州的名吃。名吃必有名堂,名堂是什麽?名堂是兩個特點:壹是大,二是有哲學意味。兗州大燒餅,圓圓的,形體大如盤,蠻有山東人的豪氣,壹看就有壹種坦蕩、真誠、落落大方的感覺。兗州大燒餅不像饅頭那樣單調,它有香、酥、脆、甜、軟的特色。壹種食品有壹樣人們認可的特色,就很不簡單,把香酥脆甜軟統壹在壹個大圓之內,就更加難得了,很有點和合的哲學意味。大燒餅是外圈厚、內芯薄,中間抹糖漿粘芝麻。烤制起來,薄的內芯酥了,厚的外圈正好熟了。內芯吃起來香甜酥脆,外圈吃起來松軟可口,脆軟相同,相得益彰,脆的更脆,軟的更軟,真好吃也。同壹熱度下,壹個整體內竟出了壹酥壹軟的結果。 州大燒餅的做法並不復雜,操作的技術卻要求精而又精。面要發酵適中,和起面來要均勻,水分要適度,火候要精確。做法是將面胎在石頭上用手研抹成外厚內薄的餅胎,抹上糖漿用手指醮了芝麻,輕輕壹彈,芝麻天女散花般地粘在芯上,用刷帚把餅胎送進了烤爐。 燒餅烤制用木炭,木炭又分多種,有梨木、松木、棗木等,不同的木炭烤出的燒餅味道氣息也不壹樣。據說梨木炭烤的燒餅可止咳,棗木炭烤的可滋補。傳說梨木炭烤燒餅治好了康熙爺的風寒病。這傳說中的科學成分有多少,實不敢說。後來,有人改用焦碳烤制燒餅,雖保留了原有成色,味道也不錯,但可以肯定地說,絕不如用各式木炭烤制的地道。原因不說自明,如同肉食雞不如農家放養的“笨雞”味道好壹樣。 大燒餅的吃法,可有多種,最好的吃法是喝羊湯吃大燒餅。幹吃、泡著吃都可。這種吃法缺點是:越吃越愛吃,不知饑飽,往往吃多。 兗州大燒餅好吃的根本原因,用兗州老百姓的話說是:好水好土出好麥。兗州土質肥沃,水質清冽甘甜,從地下抽上來澆地的水,其整體質量包括有益於人體的微量元素,都可達到礦泉水的水平。妳想想,這樣的水土上生產出的小麥制作出來的食品能不好吃嗎?還有個就是麥子煎餅 “涼快涼快好涼快,麥子煎餅黃瓜菜”。在很久以前,兗州流傳著這兩句歌謠,據說,這是壹位頗具文才的農夫的傑作。他在汗流浹背鉆出勞作的高梁地時,壹陣涼風吹來,渾身清爽,又見送來了香噴噴的麥子煎餅和涼拌黃瓜,隨口吟出了這兩句歌謠。這歌謠雖如打油詩般的平實,但卻道出了勞動者真情實感。而廣泛流傳最重要的原因是,麥子煎餅黃瓜菜好吃,是兗州的名飯。壹念這歌謠,就引起***鳴。 麥子煎餅是兗州的主食。傳統做法是將麥子淘凈泡透後,在石磨上磨成沫子,把沫子攤在燒熱的鏊子上,通過抿、刮等工序,待煎餅黃而不糊的時候,揭下來,這種薄如紙的煎餅就做成了。煎餅做法有十幾種,加上油、鹽、蔥花做成鹹煎餅,加上芝麻做成芝麻煎餅,加上辣椒做好辣椒煎餅,加上豆腐雞蛋做成菜煎餅,在工藝上改變壹下,揭下來的煎餅放在鏊子上再烙壹下,做成脆爽的酥煎餅。 新煎餅麥香濃郁,吃起來筋道耐嚼,易消化,能治胃病,還有美容健齒之功效。吃法多種多樣,可就菜,幹吃,可包各種炒菜吃;可熱泡吃,水中放上蔥花香油,吃起來如熗鍋面葉;可涼泡吃,用涼水放醋,煎餅放進去濕而還脆,吃起來別具壹格。吃法名聲最響的就是煎餅黃醬卷大蔥。 煎餅便於攜帶,便於儲存。在兗州歷史發展中,煎餅是立了大功的。解放戰爭中,兗州人民包上煎餅,推起小車支前,壹直走過長江。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搞會戰,修水利,煎餅更是主食。兗州農家子弟求學,幾乎全是靠是飽含溫情和希冀的煎餅供著他們完成學業,走出兗州,成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