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新會自明代以來就有八個景點,上世紀80年代對它們進行了重新評估,因此新會有“老八景”和“新八景”。
“老八景”是:古港獨松、香山秋月、黃雲喬迪、紫水漁舟、江門萬度、雄姿歸帆、崖門春波和桂峰瀑布。
古港獨松老人民醫院門前有壹座小山,叫古港山。在古代,山上有壹棵孤獨的松樹,經過幾千年的歷練仍然非常茂密。這裏經常有白鶴飛來棲息,所以有“孤松千年,仙人常落”的說法。古松死後,雖然有補種,但不是古松。
香山秋月香山是惠城最古老的公園。舊時山上有壹座秋月亭。中秋節晚上,城市裏擠滿了人,人們爬上香山賞月。這壹習俗壹直流傳至今。
黃笛在舊社會,惠城北門外的黃雲山是壹個牧羊人放牛和樵夫砍柴的地方。當太陽落山,黃雲反射出陽光時,黃雲山上的每個牧童都拿壹個木瓜葉柄做壹只笛子,騎在牛背上,吹著笛子進城,然後和樵夫壹起回來。
紫水漁舟傳說在宋代,惠城以西的沙堤河曾經變成紫色,因此被稱為紫水。數百艘漁船,從海上捕魚歸來,晚上停泊在堤岸上,漁船在晚上唱歌,響著紫色的水的海岸。也有人說沙堤河底有壹塊巨石長得像鯉魚,是鯉魚之王。壹大群鯉魚從很遠的地方趕來祭拜鯉魚王。河裏有許多鯉魚,每天有幾十艘漁船在紫水橋下捕魚。
江門晚上過江就歸新會管轄了。每天傍晚,江門河的彩車和小船聚集在長灘上。打扮成女人,她拍了拍肩膀,鳴鳥叫了壹艘渡船。曾有詩雲:“江門好風光,風光在長灘。雞蛋女孩爭奪客戶,她們的聲音在西方越來越大。”
新會茶坑村的鳳山上有壹座七層古塔,名熊唐小藍,又名淩雲塔。每當太陽落山時,我就爬上雄姿塔看鄞州湖上的漁船,但當我看到壹點點回帆時,我就很大方地駕駛平底船。
衙門春郎衙門海口狹窄,底下有壹塊壹裏多長的“門檻石”。每年春天,風浪極大,壹排排白浪湧向衙門大門,海浪被數十尺高的“門檻石”激起,聲如巨雷,大有錢塘觀潮之感。有“崖海三春波,錢塘八月潮”之稱。
龜峰瀑布龜峰山的綠幕有壹條寬闊的溪流,在狹窄的山谷中與龜峰和雲峰的泉水相遇,從壹個缺口中落下,形成壹個100英尺的瀑布,湧入龍潭,飛濺和隆隆作響,非常壯觀。有詩贊道:“飛泉掛碧峰,欲在池中起龍;南方沒有大雪,懷疑是白雲封印。"
現在新會的老八景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壹些已經丟失。1988 4月19日,新會縣人民政府更名為“新會八景”,即“新八景”。
“新八景”是:圭峰疊翠、天堂鳥、赤石松濤、龔坑鵲華、象山秋月、胡奎肖春、鄞州塔影和衙門觀光。
桂峰山占地5萬畝,主峰海拔545米。壹座座山峰如鬼壁墻般拔地而起,氣勢恢宏,峰巒疊翠如障,蜿蜒如畫。山上有許多名勝古跡,有亭臺樓閣和寺廟,有晨鐘和鼓聲,有無盡的梵音。它是廣東十大名山之壹。現在龜峰山已被建成國家4A旅遊景點和國家森林公園。著名景點包括嶺南四大名剎之壹的玉泰寺和玉湖風景區、周恩來紀念館、奎博園、龜峰體育公園和龍潭風景區。
天堂鳥。會城鎮天馬河中有壹座小島,名叫“雀墩”。島上壹棵380歲的榕樹孤零零地矗立在森林中,有壹條蜿蜒的龍和15英畝的遮蔭,成千上萬的鳥類棲息在那裏,使其成為著名的天堂鳥。每天早上和晚上,成千上萬的白鷺和灰鷺返回家園,在綠島上空,成千上萬的鳥兒“呱呱”地叫著,這是壹個奇觀。20世紀30年代,著名作家巴金訪問新會,寫下了優美的散文《鳥的天堂》,解放後被編入全國小學語文課本。從此,“天堂鳥”聞名全國。近年來,有關部門投入巨資對天堂鳥景區進行了大規模擴建,總面積由原來的654.38+0.8萬平方米擴大到40萬平方米。景區分為鳥類棲息地和觀鳥區、人文和生態景觀區,有水上觀鳥長廊和榕蔭觀鳥長廊,還有水上婚禮、家鄉鹹水歌表演等獨具桂鄉特色的節目。
在赤石松桃龜峰山的北背上,有壹條從綠幕向東北延伸的支脈,山腰上有壹個坑,叫羊石坑。明末大司馬黃公甫根據“怒石變羊”的神話傳說,將“山羊石坑”改名為“怒石”。這裏,有千松萬浪;山谷清澈,水在流動;巖石、亭臺和寺廟:綠水青山的美麗景象。
龔坑雀華新會塘廈鎮(現隸屬江門市豐江區)有壹個名為“龔坑”的景點。這裏的山坡上有手臂粗的長藤蔓。每年清明前後,壹串串乳白色的花朵長滿枝頭。這些花像麻雀。每壹個都有頭、眼睛、嘴巴、翅膀和尾巴。盛開的花朵像飛翔的翅膀,含苞待放的花朵像嗷嗷待哺的雛鳥。它們栩栩如生,非常有趣。麻雀是江門五邑的壹朵奇葩,吸引了眾多遊客。
中秋之夜登高望月已成為象山人的壹種習俗。近年來,有關部門新建和拓寬了香山登山步道,種植了更多的景觀樹,新建了登山亭和賞月平臺,並修建了山頂廣場,為市民每天早上鍛煉和中秋節賞月增添了許多設施。
衙門之行衙門是南宋滅亡的地方。歷史上最慘烈的“衙門海戰”就發生在這裏,這裏有很多名勝古跡。“衙前遊勝跡”包括“衙前春波”和衙前古戰場、國母堂、衙前石、衙前堡、衙前橋等。其中,2001年6月建成的崖門大橋是橫跨崖門水道的特大型雙塔單索面斜拉橋,跨度為國內同類橋梁之最,位居亞洲第壹、世界第二。
胡奎肖春1959,惠城市民在惠城西部義務勞動挖了壹個人工湖,名叫“胡奎”,面積150畝。湖中有壹小島向日葵林,四周亭臺樓閣,曲徑通幽,湖邊有茂密的向日葵樹。每當東方的初曉,晨曦照耀在搖曳的向日葵羽毛上,綠色的向日葵倒映在平靜的湖水中,展現出葵鄉獨特的風景。詩人陸獲以“壹湖綠水同惜,千樹萬樹綠葵花映入眼簾”的詩句贊美桂湖。經過大規模的改造和擴建,現在的桂湖更加美麗了。公園入口處有壹個寬闊的廣場,與廣場相連的親水平臺壹直延伸到湖中央。湖中央三座拱橋相連,五座曲橋、六角亭和拱跨亭點綴其中。湖中央葵島上的向日葵樹茂密茂密;寬闊的樹葉向四面八方蔓延,茂密茂盛。桂林如綠洲,桂濤如音樂。如今的葵湖公園展現了千年葵鄉風情。
鄞州湖畔的茶坑村有壹座鳳山,山上有壹座古塔,叫淩雲塔,也叫紫龍塔。從鄞州湖的遠處看淩雲塔,我可以看到郁郁蔥蔥的鳳山,高聳的龍塔,像鳳凰展翅歡迎人們,像龍昂首挺胸,令人興奮。登塔遠眺,在鄞州湖上,航行壹點;湖腳下,小橋如虹,大小梅山郁郁蔥蔥。每當清晨夕陽西下,鄞州湖風平浪靜時,淩雲樓倒映其中,宛如壹幅江南水鄉的精彩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