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們把家安在神奈川、千葉,看中的是那裏良好的“居家環境”――繁茂的樹林,而每天飛往東京“上班”,則看中那裏是食物豐富的“免費餐廳”。人口眾多的東京,每天產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尤其是東京那麽多餐館,人們的殘羹(?ēn?)剩飯,正是烏鴉們的美食。越是食物發臭,偏愛食腐的烏鴉越是如得甘飴(yí)。東京是在早上收垃圾,於是家家戶戶把垃圾袋堆在街頭,而烏鴉們也就趕“早班”飛往東京市區,用鋒利的喙(huì)啄破垃圾袋,享受著“美味佳饌(zhuàn)”。吃飽之後,在東京的樓宇間“散步”,反正東京無鷹無隼(sǔn),人們對烏鴉們也很友善,所以烏鴉在東京充滿“安全感”。直到暮靄(ǎi)降臨,烏鴉這才“下班”,飛回遠郊安身養神。大阪市習慣於深夜收垃圾,那裏的烏鴉則改為上“夜班”。
科學家們經過無線電跟蹤,除了發現到東京“上、下班”的烏鴉之外,還有真正的“東京的烏鴉”。比如,有些烏鴉夜晚在東京著名的明治神宮“安寢”,而“就餐”則在附近的新宿歌舞伎町(jì dīn?),因為那裏每天產生的生活垃圾就有三十多噸,足夠烏鴉們飽食無憂。也有的“東京的烏鴉”在東京的公園裏綠樹蓊郁(wěn? yù)之處建立愛巢。這些“東京的烏鴉”沒有“上、下班”的路途勞累,更加優哉(zāi)遊哉,心寬體胖。所以人們在總結“東京的烏鴉”的特色時,歸為三點:量多,嘴大,肥碩(shuò)。
說實在的,對於烏鴉我沒有什麽好感。這倒不是出於中國人向來把烏鴉視為“兇鳥”,而是在於那毫無美感的壹身烏黑以及刺耳、沙啞的聒噪。
聽任烏鴉肆無忌憚(jì dàn)的最重要的原因,是日本人把烏鴉當做“吉祥鳥”“神鳥”以至日本的“立國神獸”。日本足球協會采用八咫(zhǐ)烏圖案當做會徽,參加世界杯足球賽的日本隊員的球衣上繡著八咫烏,而八咫烏就是壹只三腳烏鴉。日本對於烏鴉的尊敬,可以追溯(sù)到日本第壹代天皇,即神武天皇。據日本古書記載,神武天皇在東征時,進入和歌山縣熊野壹帶的山林中,迷失了方向。天神派八咫烏為他引路,破解迷陣,走出了熊野山。從此,日本人視烏鴉為神鳥。
日本的烏鴉聰明絕頂。據說,烏鴉的腦袋比較大,所以在鳥類之中算是“高智商”者。比如,在“水泥森林”東京難以找到築巢用的枯枝,烏鴉們就地取材,居然看中陽臺上的鐵絲晾衣架,不客氣地叼去作為建窩的“棟梁”,再配以在都市裏的“特產”諸如塑料袋、香煙的過濾嘴之類,築成十分暖和而富有“東京特色”的新巢。
日本人愛烏鴉,而烏鴉卻“目中無人”。日本人向來愛幹凈,烏鴉卻在鋥(zēn?)亮的轎車、充滿花香的陽臺甚至漂亮的衣服上,毫不留情地投擲(zhì)“臭彈”――那充滿惡臭的排泄(xiè)物。烏鴉們啄破垃圾袋,用喙和爪翻找食物時,把垃圾亂丟壹氣,壹片狼藉,然後揚長而去。飽食終日的烏鴉還在春情發動的時刻無端攻擊婦孺(rú),甚至攻擊上野動物園裏的熊貓。
烏鴉的繁殖力頗強,越來越多的烏鴉給東京居民帶來諸多麻煩,東京終於設立“烏鴉對策專門官員”來對付烏鴉。按照日本當今的科技水平,根除東京的“鴉患”易如反掌。然而,“烏鴉對策專門官員”只是端掉壹批烏鴉巢,處理掉壹批烏鴉蛋,卻馬上遭到東京動物保護協會的強烈抗議。正因為這樣,烏鴉仍然成批在東京上空悠悠盤旋,成為這座高度現代化的大都市的壹道特殊的風景線。
(選自《新民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