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4月南昌有什麽好玩的地方

4月南昌有什麽好玩的地方

南昌市風景名勝眾多,旅遊資源豐富,擁有文化遺址600余處,人文景觀18處,自然景觀26處,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1986年,國務院命名南昌市為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全市有國家級、省級、市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0多處。南昌加快滕王閣景區擴建、梅嶺景區、象湖景區、天香園三期、樟樹林文化生活公園等旅遊項目建設,逐步完善旅遊公***服務設施,進壹步強化南昌紅色旅遊珍品、文化旅遊名品、生態旅遊精品、休閑旅遊新品等四大品牌。南昌十景:滕王閣、鄱陽湖、梅嶺、繩金塔、八壹廣場、南昌之星、百花洲、瑤湖、青雲譜、八壹起義紀念館。

鳳凰溝茶海

江西省鳳凰溝風景區擁有茶葉、蠶桑、綠化苗木、果業等成熟生態產業體系,其中生態茶園2150畝,標準化高產示範桑園100畝,生態旅遊果園650畝,生態景觀花卉苗木基地5000畝,水面1000畝。園區內山清水秀,綠樹成蔭,環境幽靜,空氣清新,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候鳥成群,為人們享受綠色、親近自然、感受歡樂的世外桃源。

滕王閣因初唐文學家王勃的《滕王閣序》而名滿天下。與嶽陽樓、黃鶴樓並譽為“江南三大名樓”。壹代文學家韓愈撰文贊道:“江西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壹,有瑰麗絕特之稱。”故有“江西第壹樓”之譽。又與蓬萊閣並稱為中國四大名樓。繼王勃之後,唐代的王緒寫了《滕王閣賦》,王仲舒寫了《滕王閣記》,史書上稱為“三王記滕閣”,成為佳話。歷朝歷代文人雅士們以滕王閣為歌詠主題的詩作數不勝數,其中就有張九齡、白居易、杜牧、蘇軾、王安石、朱熹、黃庭堅、辛棄疾、李清照、文天祥、湯顯祖等古今壹時人傑。

南昌寶葫蘆遊樂場

被譽為江西的迪士尼樂園,處於南昌西部,具體位置在素有“中國藠頭之鄉”的新建縣生米鎮,生米大橋、南昌國際體育中心南側,東臨贛江,西接新建縣望城新區,南鄰厚田沙漠,北連紅角洲,周邊還有西山萬壽宮、夢山、象山森林公園等景點,為今後規劃區際旅遊線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繩金塔

古代傳說鎮火消災的鎮城之寶。建於唐代天佑年間(904年—907年),是省級重點保護文物。塔高49.89米,7層8面,每層飛檐回廊,八面均有拱門相通,是南昌古代最高的建築。塔頂為銅制鎮火鼎,鼎壁刻有水族獸和陰陽八卦。1998年塔身進行維修曾出土佛家舍利等幾十件歷史文物。每年農歷十五都會舉行大型廟會活動,展示中國的傳統手工藝品和各地美食。塔園內設有古戲臺、文廟、農家小院。古戲臺每天都會上演傳統地方戲劇“采茶戲”,文廟主要供奉孔子等賢人像,香火旺盛。農家小院是以古南昌的農家風格設置,院內設有石磨等古代農器供遊人遊玩。

八大山人紀念館

八大山人紀念館,位於南昌南郊15華裏處的梅湖定山橋畔青雲譜。是中國最早建立的古代畫家紀念館。位於市南郊定山橋畔,原為道院,1959年10月辟為八大山人紀念館,由郭沫若題寫館名。占地約1公頃。清流環繞,白墻古木,綠蔭掩映。整個庭院布局巧借地勢,富有江南古韻,因形設景、亭、廊、橋、池、山、花、木錯落有致,古雅幽靜。明末清初的著名畫家、書法家,壹代山水寫意大師朱耷(號稱八大山人)曾經隱居於此經行創作。三百年來其人品、畫品畫壇上啟迪著“揚州八怪”、吳昌碩、齊白石、潘天壽、張大千等畫家,藝術生命力經久不衰。1985年,“八大山人”朱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十大文化藝術名人”之壹。

天香園

天香園距市中心八壹廣場僅4公裏,國家5A級景區,是南昌人引以為驕傲的自然家園,人文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園內以江南民宅藝術為底蘊,集鳥趣、園藝、禪佛、書法等於壹身,濕地、湖泊、沼澤串通成片,野生候鳥群落***有132個品種,18萬余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歐盟的有關專家壹致認定為,這裏的鳥類之多、密度之大、與人之近堪稱世界城市之第壹。2004年天香園侯鳥被確定為“世界侯鳥保護研究中心”,被載入“吉尼斯世界紀錄”。這裏還是盆景之國,6000株樹樁盆景,它們大多是樹齡在100-900年間的森林古樹,置身於園中,總能給人壹種擁抱綠色,回歸自然的感覺。

南昌海洋公園

南昌海洋公園壹期項目海洋水族館總投資壹億元人民幣,占地40畝,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總水體5000余噸,海底隧道總長74米,海洋生物800余種,數量10000余只(尾),是中國最大的海洋水族館之壹。

南昌樟樹林

樟樹林文化生活公園是江西省首個由老工廠改造而成的創意商業項目,同時是南昌市場上第壹個只租不售、全程運營的商業項目,樟樹林文化生活公園占地約110畝,總建築面積為6.2萬平方米,設車位超過850個,按每100平米配1.37個車位的配備,遠超市區商業車位配備水平。是國內繼北京798廢棄工廠的國內第二個廢棄工廠建設的藝術文化街區,林內***分為四個特色組團,分別是香樟谷、八千錠、尚都匯、體搏會。

百花洲

東湖位於南昌市區中心,湖面約13公頃。自唐以來,東湖即為著名風景湖,唐代詩人韋莊曾吟誦道:明代以後,分成東、西、南、北四湖,有橋涵相通。東湖之中有三座小島,俗稱三洲即百花洲。現有九曲橋、百花橋及海成堤(亦稱“蘇翁堤”)跨湖通洲,洲上有“水木清華”館、中山亭,百花洲亭,蘇圃和文物廣場等名跡。

百花洲位於東湖湖心。原有三洲,其中兩洲在八壹公園內。“百花洲”壹名出自宋代文學家吟誦豫章的詩篇。南宋紹興年間,豫章節度使張澄在此建“講武堂”以習水軍清乾隆十壹年(1746年),江西布政使彭家屏書“百花洲”碑“豫章十景”中的“東湖夜月”、“蘇圃春蔬”二景均在此間。

摩天輪

“南昌之星”摩天輪位於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新區紅角洲贛江市民公園,是全球第二高的摩天輪,2008年4月15日開放的“新加坡飛行者”以165米的高度超越了“南昌之星”和世界第三高摩天輪英國“倫敦眼”。該摩天輪總高程為160米,轉盤直徑為153米,比位於英國泰晤士河邊的135米高的“倫敦之眼”摩天輪還要高。

佑民寺

佑民寺是享譽東南亞的古剎。位於民德路中段,東湖之畔,建於南朝梁代天監年間(502年至519年)。該寺幾經興敗,數易其名,1929年改名“佑民寺”至今。殿宇雄偉,寺內後殿原有巨型銅佛,高5.3米,重達3.6萬斤。近代民謠“江西窮又窮,還有三萬六千斤銅”,即指此。文革時期被回爐冶煉為毛主席像。

秋水廣場

秋水廣場位於贛江北岸紅谷灘新區,南瀕滔滔奔騰江,與江南名樓滕王閣隔江而望。“秋水廣場”取《滕王閣序》中“秋水***長天壹色”之意,是南昌市壹道靚麗景觀。工程於2003年7月動工,2004年元月正式投入使用,總投資約6000萬元,占地面積8.6萬平方米,總體平面呈月牙形,岸線長1100米,最寬處110米。秋水廣場以音樂噴泉為主題,擁有全亞洲最高最大的超級音樂噴泉群,主噴高度達128米以上。

孺子亭

位於市區西湖中心。為紀念東漢名士徐稚(字孺子),始建於三國吳永安年間(258—264年)。解放後擴建為孺子亭公園,占地面積4.3公頃,水面2.1公頃。

安義千年古村落

千年古村群遊覽區,位於南昌市所轄安義縣南面約十公裏的西山梅嶺之麓。該遊覽區,由京臺、羅田和水南三大古村落組成,面積約3平方公裏。3座古村落成鼎足之勢,村間有長壽大道、祈福古道和豐祿大道(簡稱"福、祿、壽''三星''道"相連通,各自相距僅壹裏之遙。三大村落既是獨立的,又是壹個有機整體。

京臺村有1400年歷史。該村有劉、李兩大姓。劉姓村民,為漢代學者劉向後裔,初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遷居此地。明初洪武年間,李氏 之祖則由朝廷授封而落戶於此。千年古村,遠離囂塵,許多古建民居至今保存完好,如石牌坊、古井石槽、古戲臺、磚石大門、四十八天井古屋等。遊人至此,定能感受農耕生活之情,油然而生歸園田居之趣。羅田村有1200年的歷史。該村均為黃姓,傳為祝融帝後裔,為避戰亂,於晚唐廣明年間由湖北蘄州遷徙至此。民謠有雲:"小小安義縣,大大羅田黃。"足見羅田黃家名聲之大。該村乃當年香客赴西山萬壽宮。

梅嶺

梅嶺,南昌市的著名旅遊景點,位於南昌市西北部的灣裏區,距市區中心約15公裏,被稱為小廬山[1]。梅嶺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古稱飛鴻山,相傳西漢末年南昌縣尉梅福棄官隱此修道,後人築梅仙壇於嶺上,故改稱梅嶺。梅嶺櫻花谷不僅是國內最大的櫻花觀賞園,也是繼日本東京地區的亞洲最大觀賞四季花色的美景之地。櫻花谷***分為國色櫻花觀賞區、浪漫櫻花觀賞區、愛情櫻花觀賞區、友誼櫻花展示區、遠景櫻花觀賞區,濱水櫻花觀賞帶,是成片的五區壹帶。

梅嶺總面積約150平方公裏,主峰洗藥湖海拔841米,***有大小山峰99座,天然和人工湖泊50余個,巖洞、奇石、泉瀑、幽谷、雲海佛光、古樹名木,處處皆景,融雄、秀、奇、幽於壹體,使之成為南昌市郊自然風光最勝之處。梅嶺森林覆蓋率達67%,夏季平均氣溫為22℃—25℃,素有“小廬山”之稱。梅嶺是著名的避暑勝地、中國古典音律和道教凈明宗的發源地,每年吸引大批國內外遊客前來觀光。

杏花樓

杏花樓位於市區南湖之中,始建於唐代。明正德年間(1506年—1521年)曾為寧王朱宸濠之妻婁 妃的“梳妝臺”。萬歷年間,壹度為相國張位別墅,稱“杏花樓臺”。內設“閑雲館”,湯顯祖、劉應秋、吳應賓等人在此多有吟詠。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重修,改稱“觀音亭”。亭高2層,傍湖挺立,四面環水,有壹橋與湖岸相通。現辟為“南昌畫院”。

象湖風景區

象湖坐落於南昌市區西南角,地處撫河支流故道的上遊,北起將軍渡閘,南至南隔堤,東起施堯路,西至桃花路,原為壹片水草豐茂、湖水浩渺、候鳥聚集的沼澤之地。1958年,箭江、將軍渡建閘堵口,始由自流湖變為固定湖。1998年,為抵禦百年難遇的洪澇實施圍湖築堤、綠化植樹,始具今日公園之雛形。因當年陸九淵曾在此開壇講學,“象湖”壹名由其號(象山先生)而來;也有壹說因湖貌酷似大象外形,故名“象湖”。

1998年象湖被列入城市重大景區工程:建設旅遊休閑、水上運動、生態園三大功能區,形成了“環湖壹路、湖心四島、湖中兩條堤、西南壹座山、八千水面柳如煙”的總體格局。主要景點有:灌嬰廣場、觀禮臺、渡口長亭、藉香榭、環漪閣、萬壽宮,還有沙灘泳場、千畝垂釣中心等。

艾溪湖森林濕地公園

艾溪湖濕地公園是南昌市唯壹的壹塊典型城市天然濕地,位於高新開發區艾溪湖東岸,占地2500余畝,北起城東壹路、南至北京東路、東起長堤路、西至艾溪湖東堤,與4.5平方公裏艾溪湖相鄰。

公園栽種喬木5萬余株,竹子4萬余桿,草坪60萬平方米,堆築島嶼30余個;規劃種植樹木160余種,已栽種南酸棗樹、苦練樹、臘梅、紫荊、水杉、濕地松、小鋼竹等120余個品種。公園建成後,將逐步與天香園候鳥公園連為壹體,成為鄱陽湖候鳥通道。而艾溪湖4.5平方公裏的水面也將與2500余畝土地壹起將構成自然、立體的森林濕地體系,成為南昌繼梅嶺之後的又壹個天然綠肺。

西山萬壽宮

西山萬壽宮位於新建縣西山鎮,是著名的道院。清代曾盛極壹時。晉朝教武帝寧康二年(374年),為祀奉治水有功的名士許遜,在此建立了“許仙祠”(即萬壽宮前身)。宮內庭院寬敞,古柏參天。香客遊人絡繹不絕,每逢農歷八月,更是人湧如潮。西山萬壽宮四面環水,遊客不僅可以參禪,也可以泛舟湖上。

八壹公園

八壹公園位於市區中心,面積26.27公頃,其中陸地面積6.4公頃,水面面積19.8公頃。中國***產黨八壹起義時,是戰場之壹。建於1932 年。原名湖濱公園,1946年改為中正(介石)公園。1949年正式命名為現名。公園由東湖、百花洲及東湖東岸陸地組成。早在唐初,東湖、百花洲就是著名的風景遊覽地。園內有“水木清華館”、“蘇圃”、“冠鰲亭”、“九曲橋”、“柳堤”等著名景點和建築。“豫章十景”中的“東湖月夜”和“蘇圃春蔬”就在園中。

洪崖丹井

洪崖丹井,相傳為黃帝的音樂大臣,史稱“伶倫”。他創制了十二音律,被譽為華夏音樂鼻祖。傳說他在此處鑿了五口井汲水煉丹,丹成便脫俗成仙,“洪崖丹井”因此聞名於世。北崖石壁上“洪崖”二字是清康熙年間的摩崖石刻,經歷了三百多年風雨,字跡仍清晰。

南磯山

南磯山,位於新建縣南磯鄉,系鄱陽湖中的兩座島嶼。曾是朱元璋在鄱陽湖大戰陳友諒時的水軍基地。尚存朱元璋將士墓及軍師劉伯溫的釣魚臺遺址。島上觀賞日出、日落及候鳥,美景尤其壯觀。

民俗博物館

位於子固路95號,為中國唯壹的壹座省會民俗博物館藏機構。博物館展覽主要有四個部分:南昌婚俗、兒童服飾、吉祥圖案、中國歲月風俗畫。展示了南昌風土人情、傳統風俗、藝術等。

青山湖風景區

青山湖位於南昌城區東北,北依贛江。古時因湖四周山丘環抱,山色青青而得名,古時建有徐孺子祠堂,惜現已不存。湖面南北長近5公裏,東西寬1.5公裏,水域面積300公頃,陸地面積近65 公頃。建成了相思林公園、湖濱公園、燕鳴島公園。整治後的青山湖顯現出歐式風格,是環境優美的大型城市公園。

李渡燒酒作坊遺址

李渡燒酒作坊位於進賢縣,是目前中國年代最早、遺跡最全、遺物最多、時間跨度最長且富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大型古代白酒(俗稱“燒酒”)作坊遺址。

已發掘出的遺址位於江西進賢縣李渡酒廠廠區內,經過發掘考證,確定這是壹個發現面積15000平方米、距今逾800年的特大古代白酒作坊遺址。發掘面積已有350平方米,其揭露的遺跡現象竟然包涵有橫跨元、明、清至近現代的爐竈、晾堂、酒窖、蒸餾設施、墻基、水溝、路面、灰坑和磚柱等,能夠完全的說明中國古代燒酒生產的工藝流程。

汪山土庫

汪山土庫地處江西省南昌市新建縣大塘坪鄉汪山崗,距省城南昌45公裏,是清道光初年興建起來的官僚豪門府第。土庫以江南園林建築、徽派建築與清朝宮庭建築相結合,建築規模浩大、氣勢偉絕,在江南乃至全國實屬罕見,在民間素有“江南小朝廷”之稱。民族英雄林則徐曾在此書下壹聯饋贈:湖山意氣歸詞苑,兄弟文章人選樓。

八壹南昌起義紀念館

八壹南昌起義紀念館,位於江西省南昌市中山路西端洗馬池“八壹”南昌起義總指揮部舊址內。舊址原是江西大旅社,建成1924年,是壹座灰色五層大樓,***96個房間。1927年7月下旬,起義部隊到南昌,包租下這個旅社,在喜慶廳召開會議,成立了以周恩來為書記,李立三、惲代英、彭湃為委員的中國***產黨前敵委員會。江西大旅社成為領導起義指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