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五壹節專訪洛湯工匠董進紅

五壹節專訪洛湯工匠董進紅

洛陽湯館,以自家姓氏命名的,比比皆是,比如東關大石橋陳記驢肉湯、匡家驢肉湯、偃師鄧記驢肉湯、華山路小碗陳氏驢肉湯、安記驢肉湯、王府驢肉湯、趙記驢肉湯、袁記驢肉湯等等。曾有人質疑過洛陽這些湯館的名字,認為它們不夠文雅,文化味不濃,但是,我卻越來越強烈地感受到,這種以自家姓氏命名湯館名字背後的深厚文化底蘊。普天之下,誰不想光宗耀祖?誰又舍得讓人因為自家湯品不好而戳自家姓氏的脊梁骨?大俗即雅,在此表現得可算淋漓盡致。

五壹節期間,洛陽芍藥花開,楝樹花正香,我從老家西馬村專程驅車來到洛陽老城這家董師傅全驢鮮湯店進行采訪。

01 名師推薦 我壹定要來

關於這家湯館,我其實壹點都不知道,還是湯建鋼老師推薦,我加了董師傅的微信,才逐漸有點了解。只是平時忙於工作,我無暇過來品湯,總覺得虧欠和遺憾,只能等我放假的時間過來看看。

湯建鋼老師是洛陽美食大家,我們有緣相識,也是緣分。湯老師曾經開過水席樓,當過大廚,做過總經理,經驗和理論兼而有之,聽他談洛陽飲食故事,繪聲繪色,聽他說菜肴,記錄下來就是菜譜,讓我肅然起敬。

說來這個緣分,著實太深。忽壹日深夜,湯老師急匆匆與我聯系,進行確認,他說他看了我的文字,知道我老家是西馬村的,而他外婆家也是西馬村的,她媽也姓曹。認親之後,我需要叫湯老師壹聲表哥的。表哥推薦的湯館,壹定不會差的。他之前推薦的孫家湯府和馬黑旦牛肉湯,我都專程去采訪過,確實不錯,對得起湯老師的推薦。

咦,說到湯,表哥姓湯,他對湯有深入研究,尊稱他湯大師,不也是壹種緣分嗎?

02 緣分到了? 面談董師傅

五壹節上午,我終於見到董進紅董師傅。

說實在,如果不是用手機導航,我很難摸到這個偏僻的地方。老城玉屏街這個地方名不見經傳。

不過,這倒符合董師傅的脾性。他說,他選湯館就喜歡選擇偏僻寬敞的地方。他選擇這個地方,雖然偏僻,但環境十分不錯,這個樓盤名字很雅,不遠有公園,難得的是湯館門口有專屬停車場。董師傅很自信,真材實料,湯香人自來,他門口的停車場真的就派上了用場。

董師傅是孟津縣麻屯鎮董村人,今年五十四歲。他家世代相傳,是村裏的廚子,他從小就跟著父親幫手。他記得第三屆牡丹花會上賣涼皮,才兩毛錢壹碗,現在已經八塊。他後來經營飯店,自己主廚掂大勺,生意好,日積月累,累得胳膊都擡不起來。後來,他不做炒菜,專門研究驢肉湯,雖然熬時間,每天四點起床勞作,勞動強度降低很多。

忽然,我想到制湯大師劉敬民先生,劉先生曾是東華大酒樓的廚師,他們轉行熬湯,把廚師的經驗和鉆研精神拿到熬湯上,推動洛陽湯品更上壹層樓。

說到熬制驢肉湯,董師傅從選驢開始,到熬湯工藝,熬湯配料,娓娓道來,顯示出非常專業的水平。

我請董師傅給我盛了壹碗湯,不要鹽、菜和辣椒,我竟然和董師傅邊談邊喝,壹下子喝完了。真的是各有各的特色,董師傅全驢鮮湯與大石橋陳記驢肉湯和偃師鄧記驢肉湯的味道不壹樣,很有特色。他說,他調整配方,就想突出驢肉的香味。他認準甘肅散養驢,他會去屠宰點選好驢指定驢,再讓人屠宰後送來,或者自己來回來。驢骨驢肉熬湯,再把驢肉用秘制鹵湯煮熟,湯鮮肉香,別具特色,妙不可言。

03 執著鉆研 堪稱湯工匠

和董師傅交流,我深刻感受到他對熬湯的執著鉆研,也能感受他的耿直。

他選用甘肅驢而不選用人工飼養驢,他對驢的年齡有研究,看牙齒數量和牙齒凹窩判斷驢的年齡,屠宰點騙不了他,他很像壹個驢販子。董師傅用鮮驢肉,鮮驢骨,他專門用了切割機來切驢骨,要用驢骨髓熬湯。因為真材實料,所以他的成本自然不菲,有人買湯讓他送餅,他就是不送,他說送餅也是成本,給湯客餅,就要減少肉,他不願意,近乎於固執。但董師傅全驢鮮湯確實不錯,董師傅很自豪,有湯客認準他的湯,壹直過來品湯。董師傅說,他家驢白血是自己加工,限量供應,絕對不選別人送的,因為他不放心。

五壹節,大多數單位都放假,職工都休息了,但洛陽湯館的熬湯人卻更忙,日復壹日地持續勞動,讓我尊敬。勞動偉大,勞動光榮。洛陽熬湯人是洛陽的勞動人民,是值得我們尊重的勞動者。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熬湯人沒有職稱,但把制湯工匠名號送給董師傅,他是完全可以擔當得起的。

董師傅總說自己有點保守,但他的女兒用自家湯館的驢皮熬制阿膠產品通過網絡售賣,貨真價實,卻成了網紅產品。真的是不服不行,長江後浪推前浪,壹代更比壹代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