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臨安美食必吃攻略

臨安美食必吃攻略

 豐富的物產和吳越文化的熏陶形成了臨安獨特的地方菜譜,嫩姜童子雞、衣錦還鄉、竹鄉四寶都是臨安耳熟能詳的菜肴,而筍菜則是臨安的壹大特色。 在國際大酒店、天目山莊、於潛大酒店等豪華的賓館酒店中,可以遍嘗蘇、魯、川、粵四大菜系中的眾多名菜;在浙西大峽谷、天目山、大明山等景區的農家樂中,可以吃到正宗的山珍野味。下面是我整理的臨安美食必吃攻略,希望妳能喜歡!

 壹、清蒸石蛙

 石蛙肉質細嫩鮮美,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清涼解毒、滋補強身之功效。清蒸石蛙,清湯見底,蓋碗清蒸,不失原味,香氣濃郁,味鮮肉嫩。如果在烹飪時,保留石蛙皮,風味更佳。

 二、石斑魚

 臨安大峽谷水流湍急,水質環境適宜石斑魚生息,石斑魚,肉質細、味鮮美,煎炸、清煎、沌湯都可,用石斑魚招待客人是當地人迎接貴客的表示。

 三、油燜春筍

 營養豐富,口感適中。它選用清明前後出土的嫩春筍,以重油、重糖烹制而成,色澤紅亮,鮮嫩爽口,鮮鹹而帶甜味,百吃不厭。2012年入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壹集《自然的饋贈》系列美食之壹。

 四、五花肉炒鮮筍

 臨安是竹子之鄉,盛產鮮筍,當地的鮮筍品質高、味道好,當地人喜歡用五花肉炒鮮筍,筍的清香和五花肉的油氣結合,妳中有我,我中有妳,給這道菜添加了獨特的.口味。

 五、叫化童子雞

 香氣四溢,肉質白嫩,酥不粘骨,食不嵌齒。相傳,古代有壹個流落到江南的叫化子,難友為他偷來壹只小母雞卻又苦於缺鍋少竈,就用泥把雞飼包起來放入火堆中煨烤,剝開食時,竟意外地發現此雞香氣四溢,味道極好。

 六、腌黃瓜

 昌北泡菜的壹種,昌北地處高寒,昔時當地居民都把豐產時收獲的黃瓜、豇豆等用鹽水腌起來,制成泡菜,放到冬天來享用,風味獨特。也可在夏天食用,特別爽口。

 七 臨安核桃酥

 臨安是“中國山核桃之鄉”。臨安人選取山核桃仁、發酵黃油、優質糖粉、雞蛋黃等原材料,精心配比,耐心烘烤,制成的核桃酥,口感酥香,老少皆宜。

 八、河橋塌馃

 河橋塌馃作為壹道當地特色面點,是很多河橋人心目中“完美早餐”的主角兒。剛剛從大煎鍋中盛出的河橋塌馃通體金黃,還冒著裊裊濃香,河橋塌馃以富含膳食纖維的莧菜作為味引子,把土豬肉、土雞蛋的生鮮味兒串起來,外面包裹壹層不厚不薄的面皮制作而成,各種食材精確配比。

 九、三聯“索面”

 索面柔韌細軟,面條筋鬥,彈性十足,能像繩索壹樣整束整束盤繞於谷簍容器裏而不易斷,故稱為“索面”;又因它口感糯滑,鮮香爽口,容易消化,特別適合老年人食用,又稱它為“長壽面”。將索面下鍋,煮熟撈出,鮮嫩的冬筍、胡蘿蔔、鮮肉切絲翻炒作為澆頭菜,澆至索面上,最後撒上壹撮小蔥,壹碗正宗的“湍口索面”就這樣出爐了。

 十、中間橋麻糍

 中間橋麻糍起源於清朝時期,每年農歷九月的豐收季節,臨安百姓為了慶豐收,用最優質、最好吃的糯米蒸熟搗碎、再沾上香香的芝麻,以祈求保佑農業豐收;同時也對父母的生育養育之恩表示感謝,所以麻糍節也是老人節。

 十壹、昌化刀切面

 刀切面是昌化地區農家傳統面食,從古至今,代代相傳。昌化刀切面在煮制後,配上臘肉、筍幹、蛋絲、香幹、木耳、黃花菜、香菇、雪菜、紅綠椒絲等“澆頭菜”,撒上蔥花、拌入蒜泥……香氣四溢、味鮮香渾、厚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