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濟南的七十二名泉中,趵突泉、五龍潭等泉群最負盛名。噴湧不息的泉山在市區北部匯流而成的大明湖和位於市區南部的著名佛教勝地--千佛山交相輝映,構成了濟南"壹城山色半成湖"的獨特風景線。清冽甘美的泉水是濟南市的血脈,賦予這座城市靈秀的氣質和旺盛的生命力。
趵突泉
位於濟南市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濼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東臨泉城廣場,北望大明湖。趵突泉公園是以泉為主的特色園林,面積158畝。列濟南72名泉之首,清乾隆皇帝封其泉為"天下第壹泉",泉池呈長方形,東西長30米,南北寬20米,周圍繞以石欄。趵突泉水分三股,晝夜噴湧。憑欄觀賞,池水清碧,如翠如玉。觀其景,三窟泉湧,跳躍騰出,如"玉塔"、形"海眼"、聽其聲勢如鼎沸,聲如隱雷。池西有"觀瀾亭",亭臨水而築,水中有石碑,上刻"趵突泉"3字,池北有壹座具有民族形式的閣樓-濼源堂。
趵突泉至今已有二千七百年的歷史。泉水壹年四季恒定在攝氏18度左右,嚴冬,水面上水氣裊裊,像壹層薄薄的煙霧,壹邊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壹邊是樓閣彩繪,雕梁畫棟,構成了壹幅奇妙的人間仙境。
大明湖
位於濟南市區中心、舊城區北部,與趵突泉、千佛山並稱濟南三名勝。濟南號稱"泉城",有泉水百余處,其中名泉七十二處。明湖即由眾泉匯流而成的天然湖泊。
公園面積86公頃,其中湖面46公頃。湖上有歷下亭、匯泉堂、湖心島等大小島嶼六處,公園自然景觀優美宜人。湖水波光粼粼,鳶飛魚躍,遊船穿行。大明湖自古遍生荷蓮,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四面荷花三面柳,壹城山色半城湖"是她風景的最好寫照。公園的人文景觀十分豐富,歷下亭、鐵公祠、南豐祠、北極廟等三十余處名勝古跡掩映於綠樹繁花之間,展現出悠久的歷史文化。
百脈泉
公園因頗負盛譽的百脈泉而得名,始建於1986年,總面積25公頃。它坐落在章丘市區的明水湖畔。名泉水景區是整個園林的要素,它以明水湖為中心抒發詩情畫意。而聞名遐邇的"百脈泉"在梵王宮殿下,由南北兩組湧泉匯成,中架拱橋相通,池內湧珠浮翠,出神入化,堪稱天下奇觀。
位於百脈泉與園西北處的清照園,為紀念絕代女詞人李清照而興建,園內碧瓦飛甍,樓軒巍巍,秀竹翠柏,流水淙淙,鑲嵌林列著全國知名書法家的書法碑刻,是壹座集中國南北園林風格於壹體的園中之園。
百脈泉公園是壹處集吃、住、遊、購、行、娛於壹體的旅遊景點,這裏有名揚四海的章丘大蔥,享有"壹地開花滿坡香,壹家做飯四鄰香"的明水香稻,還有龍山小米、黃家烤肉。節假日、雙休日,您可盡情享受這裏的湖光山色。 五峰山景區
位於濟南市長清縣境內,距濟南市區22公裏,五峰山山巒疊翠,古木籠陰,雲生古洞,泉出石罅,堪稱人間仙境。自古以來就與泰山、靈巖並稱"魯中三山",屬泰山支脈,主峰海拔395米,因五個橫空出世的秀麗山峰(即迎仙峰、望仙峰、會仙峰、誌仙峰、群仙峰)而得名。
五峰山是著名的道教聖地。道觀分南北兩觀,南觀,又名玄都觀,是明德王的香火院。
五峰山有內外八景。內八景是青龍峪、白虎峪、仙人臺、無影廟、清泠泉、迎仙橋、七星泉、更雞橋;外八景有青崖積翠、潤玉七峰、明泉早照、風山煙雨、滾粟朝霞、魚臺釣月、杏堤春曉、薛嶺牧樵。
到五峰山觀光,可以品嘗到獨具特色的"道家菜、長清大素包、崮山饃饃"等風味小吃,可以買到木魚石制品、銀杏等作為旅遊紀念。 千佛山
於濟南市區南部,海拔258米,占地166公頃,為濟南三大名勝之壹。千佛山,東西橫列如屏,風景秀麗,山北側有登山盤路三條,蜿蜒回環,松柏夾道,濃蔭蔽日。如行走不便,也可乘車從山東側環山盤路上山,山上名勝眾多。
興國禪寺居千佛山山腰,始建於唐貞觀年間,寺院依崖而建,背倚峭壁,掩映在萬綠叢中,為千佛山的主體建築。內有大雄寶殿、觀音堂、彌勒殿、對華亭。南側千佛崖,存有隋開皇年間的佛像130余尊,山崖上,由西向東,依次有龍泉洞、極樂洞、黔婁洞、呂祖洞。
歷山院在興國禪寺的東側,是儒、道、佛三教合壹的大雜院。內有舜祠、魯班祠、文昌閣、壹覽亭。在千佛山北麓建有集四大石窟於壹體的萬佛洞。遊人至此,可壹瞻北魏、唐、宋造像之豐采。此外還散落著"唐槐亭"、"齊煙九點"、"雲經禪關"古坊等名勝。
靈巖寺旅遊區
位於濟南市長清縣萬德鎮境內,北依濟南,南靠泰山,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佛教聖地,總面積約50萬平方公裏,以其悠久的宗教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馳名於世,素有"遊泰山不遊靈巖,不成遊也"之說。
靈巖寺初建於東晉,興於北魏,盛於唐宋,列全國四大古剎之首。靈巖寺峰巒奇秀,風光旖旎,以風景幽深、泉石秀麗著稱於世。寺周群山環抱,深奧幽邃。寺內外摩頂松、千歲檀、朗公石、"鏡泄春曉"、"方山積翠"、"明孔晴雪"等勝景別具情趣。寺內古木蒼翠,怪石林立,殿宇崢嶸。靈洞曲澗、青峰翠巒環繞著古剎精舍,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