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來西藏必吃的美食,只有高原才有的獨特風味,妳吃過哪些西藏美食呢?

來西藏必吃的美食,只有高原才有的獨特風味,妳吃過哪些西藏美食呢?

酥油茶

藏族人最喜愛的飲品非酥油茶莫屬了。相傳文成公主進藏之初不習慣高原的飲食,於是當地想出

了壹個辦法,先喝半杯奶,再喝半杯茶,後來為了方便奶與茶壹起喝,久而久之演變為如今的酥

油茶。將土茶倒入茶筒,加以酥油、食鹽和精致的香料,攪拌得油茶交融並加熱,就可以喝啦。

酥油茶是藏族同胞每日必備的飲品。是西藏高原生活的必需。寒冷的時候可以驅寒;吃肉的時候可以去膩;饑餓的時候可以充饑;困乏的時候可以解乏;瞌睡的時候,還可以清醒頭腦。酥油有很高的熱量,冬天的時候喝上壹杯,香醇可口,瞬間全身溫暖起來,又能補充體力。

酥油茶是藏族群眾每日必備的飲品。是西藏高原生活的必需。壹來可以治高原反應,二來可以預

防因天氣幹燥而嘴唇爆裂,三來可以起到很好的禦寒作用。藏族喝酥油茶有壹定的規矩,壹般是

邊喝邊添加,不能壹口喝幹。家中來了客人,客人的茶碗總是斟滿的。

藏族血腸

藏族血腸,藏族地區的農、牧民,每宰1只羊,羊血不單獨煮食,而是灌入小腸內煮熟吃。制法1.把最好的羊肉剁碎待用。2.在羊血內加適量的鹽、花椒、少許糌把粉與剁好的羊肉混拌,灌入腸內,用線系成小段。3.制法與制香腸同。4.血腸的烹煮,將灌好的血腸,放開湯中煮沸,煮至血腸浮起,腸成灰白色,約八成熟時便起鍋,裝入盤內,全家席地圍坐,割而食之。特點吃時不碎不渣不脫皮,清香軟嫩,不膩不柴。

藏族地區的每宰壹只羊,羊血通常不單獨食用,而是灌入小腸內煮熟吃,從羊腔中舀在盆裏的羊血,壹般正好灌滿它自己的腸肚。把羊肉剁碎加入調味料均勻攪拌後灌入腸內,用線系成小段(制作方法與制作香腸壹樣),然後將灌好的血腸放開湯中煮,煮到血腸浮起來,腸成白色,大約八成熟時起鍋,裝入盤內便可以吃了。吃時不碎不渣不脫皮,口感清香軟嫩。

西藏酸奶

西藏酸奶,嘗過的人都會念念不往,在其他地方吃酸奶也不會找到吃西藏酸奶的感覺。西藏酸奶是用新鮮的牦牛奶,經過蒸煮、冷卻、發酵而成的。制作良好的酸奶是乳白色糊狀的,有時候會凝結成塊,西藏酸奶味道算,但感覺很純厚、黏稠、有很濃的奶味。第壹次吃西藏酸奶,可以會很不習慣,但嘗試之後會念念不忘。吃不慣那種味道的話,可以加入白糖拌著吃。

白糖是不溶解在酸奶裏的,吃起來就有沙沙的感覺,非常奇妙,在拉薩,有擺小攤賣酸奶的,也有專門的店鋪賣酸奶。如果妳在拉薩閑逛的時候,看過了,可以買來嘗嘗,嘗試壹下這特別的味道。

風幹牛(羊)肉

藏族喜歡吃風幹的牛(羊)肉,風幹肉壹般在冬天,壹般在十壹月低做。這時候的氣溫都比較低,在零度以下,把牛、羊肉割下來,掛在陰涼的地方,讓其風幹,去出水份。藏民把牛、羊肉割成小塊串上,或用竹籠掛在帳房、屋檐下的陰涼處,第二年的三月之後,將早已風幹的肉取來烤食或者直接生食,咀嚼時無渣塞牙。在西藏高寒地區,食品不易黴爛變質,去水又保鮮,故時至今日,吃風幹牛肉之風仍極盛行。肉質松脆,口味獨特,令人回味無窮。

奶渣包子

奶渣包子顧名思義就是用奶渣做陷,奶渣是什麽呢?這要從藏族人的牛奶提煉方式說起了。新鮮

的牦牛奶煮沸以後被藏族人用傳統而獨特的方式分解,最貴重、最精華的是酥油,其次是奶渣,

也就是提煉了酥油以後剩下的渣子。新鮮的奶渣酸酸的,白白的,可以用來做陷,奶渣包子由此

而來。

奶渣曬幹以後,藏族人習慣把它當零食吃,也放在粥或者湯裏面做佐料,幹奶渣漢族人不太吃的

慣,不過奶渣包子倒不論妳是藏族還是漢族或者其他民族都喜歡的美味,老少皆宜。

青稞酒

青稞酒主要是藏族、土族等民族的民間傳統酒精飲料,流行於西藏、青海、四川及雲南等地藏族、土族聚居區,青稞酒,藏語叫做“羌”,是用西藏本地出產的壹種主要糧食——青稞制成的。它是藏族同胞最喜歡喝的酒,逢年過節、結婚、生孩子、迎送親友,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