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既然問的是就學體驗,適當的切割還是需要的,我還是盡量臺灣的歸臺灣、政大的歸政大。如果把壹些臺灣社會普遍的問題怪給政大,多少是不公平的。我主要就食、住、學、環境四方面回答,最後簡要回答政大校園外的壹些體驗。
ㄧ、政大美食?政大沒食?
政大被臺灣大學生公認為「美食荒漠」,但其實不至於那麽糟糕。妳要說它多,它絕對無法跟公館、士林這樣的繁華鬧市比。可是妳要說它少,妳想要什麽基本也齊全。套餐、合菜、便當、茶點、火鍋、各國料理、臺灣特色、粥粉面飯,都有。水準肯定不會是珍饈佳肴,但說難吃,並不至於。價格較適中,拿大陸高校周邊價格來比則是偏貴壹點點。
說政大吃是壹個問題的,可能有這麽幾個原因。首先,政大沒有「官方」的食堂,沒有壹個大陸高校所讓人習慣的固定又廉價,定位清晰的用餐地點。頻繁的外食很快就讓人窮盡了選項。好比讓人在大陸離開食堂,頓頓黑暗料理,多少也會煩膩。其次,周邊餐廳的定位,如果只是想湊合壹餐,似乎過好了,這個食堂標準就夠了,如果想好好吃壹頓,其實又不夠檔次,還得往市區跑。當妳想要隨便吃點,發現各家都要排隊的時候,食欲也基本消了小半。第三,是壹些學生嬌慣了,拿市區的標準來比較,頗逗逼。公館、士林什麽人流?什麽消費?來政大是念書的,克難壹下,吃並不成問題,為何天天要吃繁華鬧市的標準?要吃好的,隔三差五去吃就是了。以上原因,再加上大家互相傳染形成的氛圍,便有了美食荒漠之名。
二、政大住宿
說到住宿舍,可以住好的,也可以住差的,看妳心情和口袋,妳也可以自己找房。
體驗上,則是壹場人品的賭博,妳付出的價格只能影響機率,不能提供保障。運氣好,四鄰和善,公***空間也幹凈,單人間顧好自己,雙人間、四人間室友過關,則是舒服的體驗,這個在哪裏都壹樣。可是運氣通常都不會那麽好。住宿的時候,也可以觀察部分政大學生,或者說臺灣學生,表面上光鮮背後,私下究竟是如何生活、學習。放冰箱的食物會被幹走,晾著的衣服也會被幹走,有垃圾分類也會亂丟,公***空間不收拾,不顧四鄰的開外放、打遊戲。最誇張的,聽說過浴廁、洗衣機裏竟有大便,後者可能是個人恩怨,前者則沒什麽可以開脫的理由。造成這些的自然是少數,但想想這可是臺灣的頂尖學校,我們各自在大陸的頂尖學校念書的時候有遇過這麽誇張的事情?看得見的地方,便溫良恭儉讓,看不見的地方,公***地悲劇照樣發生。若配上建築品質差,則效應會被放大。老舊宿舍的門板,強壯的男生估計可以壹拳打穿。光鮮的新宿舍,也會懷疑這墻是不是透光的?原因則眾說紛紜,有說土質不穩不得不用這種材料,有說是消防材料,還有說建宿舍的時候的貪汙,不過跟「體驗」沒什麽關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