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餐桌上的禮儀案例

餐桌上的禮儀案例

中餐基本禮儀

點菜禮儀

1、有中餐特色的菜肴。宴請外賓的時候,這壹條更要重視。像炸春卷、煮元宵、蒸餃子、獅子頭、宮爆雞丁等,並不是佳肴美味,但因為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所以受到很多外國人的推崇。

2、有本地特色的菜肴。比如西安的羊肉泡饃,湖南的毛家紅燒肉,上海的紅燒獅子頭,北京的涮羊肉,在那裏宴請外地客人時,上這些特色菜,恐怕要比千篇壹律的生猛海鮮更受好評。

3、本餐館的特色菜。很多餐館都有自己的特色菜。上壹份本餐館的特色菜,能說明主人的細心和對被請者的尊重。

同時,在安排菜單時,還必須考慮來賓的飲食禁忌,特別是要對主賓的飲食禁忌高度重視。

餐具禮儀

中餐的餐具主要有杯、盤、碗、碟、筷、匙六種。在正式的宴會上,水杯放在菜盤左上方,酒杯放在右上方。筷子與湯匙可放在專用的座子上,或放在紙套中。公用的筷子和湯匙最好放在專用的座子上。

中餐上菜的順序壹般是:先上冷盤,後上熱菜,最後上甜食和水果。

用餐前,服務員為每人送上的第壹道濕毛巾是擦手用的,最好不要用它去擦臉。在上蝦、蟹、雞等菜肴前,服務員會送上壹只小小水盂,其中漂著擰檬片或玫瑰花瓣,它不是飲料,而是洗手用的。洗手時,可兩手輪流蘸濕指頭,輕輕涮洗,然後用小毛巾擦幹。

座次禮儀

這個“排座次”,是整個中國飲食禮儀中最重要的壹部分。

從古到今,因為桌具的演進,所以座位的排法也相應變化。總的來講,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家宴首席為輩分最高的長者,末席為最低者。

巡酒時自首席按順序壹路敬下。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左手邊依次為2、4、6……右手邊依次為3、5、7……直至匯合。

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壹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壹側右席為首席。然後首席的左手邊坐開去為2、4、6、8,右手邊為3、5、7。

如果為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為3、5、7席,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筷子禮儀

壹忌敲筷:即在等待就餐時,不能坐在餐桌邊,壹手拿壹根筷子隨意敲打,或用筷子敲打碗盞或茶杯。

二忌擲筷:在餐前發放筷子時,要把筷子壹雙雙理順,然後輕輕地放在每個人的餐桌前,相距較遠時,可以請人遞過去,不能隨手擲在桌子上。

三忌叉筷:筷子不能壹橫壹豎交叉擺放,不能壹根是大頭,壹根是小頭。筷子要擺放在碗的旁邊,不能擱在碗上。

四忌插筷:在用餐中途因故需暫時離開時,要把筷子輕輕擱在桌子上或餐碟邊,不能插在飯碗裏。

五忌揮筷:在夾菜時,不要把筷子當作道具,在餐桌上亂七八糟地揮舞;也不要在請別人用菜時,把筷子戳到別人面前,這樣做是失禮的。

商務中餐禮儀

對於中餐禮儀,我們可能已經掌握的很多了,但是,商務活動時中餐禮儀與平時又有所不同:

將餐巾放在膝蓋上,不可用餐巾擦臉或嘴。完餐後,將餐巾疊好,不可揉成壹團。

照顧他人時,要使用公***筷子和湯匙。

傳染病毒攜帶者應自覺謝絕參加餐會。

喝湯用湯匙,不出聲。

嘴裏有食物時,不張口與人交談。嘴角和臉上不可留有食物殘余。

剃牙時用手擋住嘴。咳嗽、打噴嚏或打哈欠時,應轉身低頭用手絹或餐巾紙捂著,轉回身時說聲“抱歉”。

說話時不可噴出唾沫,嘴角不可留有白沫。不可高聲談話,影響他人。

不要用筷子敲打桌面或餐飲器具。

不要往桌子對面的客人扔筷子或其他餐具。

不要把筷子架在或杯子上,不要把筷子插在飯碗或菜盤裏。

不要將筷子交叉放置、放反了、壹頭大壹頭小。

談話時不要揮舞筷子,也不要把筷子當牙簽用。

不要把筷子伸到他人面前,也不要插入菜盤深處。

不要翻覆挑揀,也不要使筷子在菜盤上遊動,不知夾什麽菜。

夾菜時不要壹路滴湯,筷子不要粘滿了食物,也不要用嘴吮吸筷子。

用雙手舉杯敬酒,眼睛註視對方,喝完後再舉杯表示謝意。

碰杯時,杯子不要高於對方的杯子。

尊重對方的飲酒習慣和意願,不以各種理由逼迫對方喝酒。

不抽煙,不往地上和桌子底下扔東西。不慎摔碎餐具,應道歉並賠償。

用完餐離座時,將椅子往內緊靠著邊。

原則上按照生菜、色拉、主食、甜點、水果順序取菜,壹次取2至3樣。盤子如果堆得太滿,既不雅觀,又混淆原味。選用牛排、豬排、魚排等食物時,須遵照西餐的禮儀食用。

不要混用專用菜夾。用過的餐盤不可再用。

既不可浪費,又不可抱著“撈本”和“不吃白不吃”的心態,暴飲暴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