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飯時,法律系80級學兄妙琳說,大概是1987或是1988年,老潘在興國賓館請他吃飯,兩個菜兩罐啤酒壹個湯,花費是1.85元。老潘叫潘維明,是中文系的師兄,曾任北京大學團委書記,時任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主持工作),興國賓館是市委接待辦的產業,老潘肯定是享受領導優惠價,不然即使是1988年,1.85元也不可能吃兩個菜喝兩罐啤酒的。妙琳特別強調了壹下:“啤酒是進口的Heineken。”
左起:我,妙琳,夏南
那個時候的我們很年輕,有朝氣有理想,可是我們沒錢,在學校的燕春園吃頓飯都是壹件艱難的事情,更別提在星級賓館裏消費了。可是我們也喜歡吃好的,喜歡舒服的生活。也許就是因為什麽都沒有才拿理想說事吧,嗯現在叫做情懷。說到底人奮鬥的終極目的,無非就是吃好喝好,住的舒服,玩的開心。這世界上真沒有三分之二的勞苦大眾需要中國人去解放,能把自己解放出來就已經很不容易了。如今吃好喝好基本解決了,真心沒有什麽理想了。如果有人問我初心,就是吃好喝好,不敢有別的奢望了。
因為今天午餐在興國賓館望松樓吃,施總和黃斌總把望松樓的初宴秀讓我做了壹場“董克平餐桌”。很是感謝兩位老總的看重,也得以讓我在中秋假期裏在上海和老朋友相聚。我在朋友圈說:“中秋假期,到上海的第二餐去了上海興國賓館望松樓大師工作室。施總、黃總特意把工作室初宴秀給了董克平餐桌。壹桌經典本幫菜讓朋友們和我吃的喜上眉梢,美滋滋大快朵頤!更為開心的是,兩位八零級的師兄也來捧場董克平餐桌。特別感謝東湖集團,感謝假期裏前來捧場的朋友。”施壹斌總糾正了我關於望松樓的說法,正確的表述應該是:興國賓館 望松樓是“東湖集團餐飲美食研究會”基地。
包房設計典雅豪華
為了今天這餐飯,特意請來了東湖賓館的行政總廚為我們準備壹桌上海菜。1995年住在瑞金賓館的時候,經常去長樂路新錦江酒店邊上的壹家上海家常菜館吃飯,後來還去黃河路那裏的小南國,也就是那個時候開始喜歡上海菜的。有壹年拍完《中國味道》後我來上海,李耀雲大師請我吃飯,特意讓他徒弟做了幾個傳統上海菜給我吃,那是我第壹次吃“青魚禿肺”,第壹次吃到那麽好吃的“蝦籽大烏參”,第壹次吃到真正意義上的“紅燒劃水”,上海菜真是太好吃了。
這壹次在望松樓的“董克平餐桌”,吃的依然是上海菜,是那種精致的保留著本幫味道的賓館菜。興國賓館隸屬東湖集團,每年都要有很多次政府接待任務,因此菜品呈現追求精致雅觀,用好食材做好味道。這些特點在中午這餐飯有著很好的體現。
菜單
上海四味冷拼
老鴨鞭花湯
醬方甲魚
糟香鮰魚肚
蟹鬥
雪花牛肉
長江鱸寶魚
苦百合炒姜柄瓜
三色餛飩
我的朋友老波頭說:既然集團的研究室,廚師不獨興國賓館壹家,今天掌勺的即是東郊賓館的沈師傅。冷菜裏的蔥烤鯽魚壹入口,是從前外婆做給我吃的那種老味道,就知道這餐的水準不會低。
老鴨湯勝在食材,所謂甲魚醬方是指用醬方的燒法濃油赤醬地炮制甲魚,並非真的放壹塊五花肉進去。
鮰魚肚大得驚人,堪與花膠媲美,用糟燒之,可以解膩。蟹鬥誰都會做,但做得如此清爽也不怎麽常見。
別的菜,幾乎吃不下了。我總覺得應該尊重廚師的勞動,拼命塞拼命塞,結果當夜足足走了幾公裏才消化。
老波頭是上海人,對上海菜的了解肯定比我這個外來戶深刻的多,他說好,自然就是不錯了。當然我也覺得特別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