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大三巴,人太多,也沒有什麽心情照相。看了壹下教堂的寶物館和殉葬教徒的遺骸。費了點力氣爬到了炮臺山頂。然後繼續下山原路返回尋找恒友魚旦。大家細心就會發現,在卓悅對面的SASA店旁邊,有個綠色的門,上面寫著恒友魚旦,而且用炭筆畫了個簡易的地圖。所謂大堂巷口,其實就在這個綠門往前走幾步,妳能看見遠遠壹處,好多人圍著,那裏就是了。推薦吃魚包旦、龍蝦球、魚旦。魚包旦是魚旦裏包著魚子(就是魚卵),很有新意,且好彈牙的;魚旦就很爽。最值得壹提的是蘸魚旦的醬汁:咖喱汁和辣汁混在壹起,香辣的混合比例恰到好處,勾引著妳胃裏的饞蟲,如果不是馬上坐公交,我們小俏真想把咖喱辣醬汁喝下肚子(醬汁味道好的有點恐怖,小俏是壹個吃面、吃粉從來不喝湯的人,嫌都是味精,上火)。Tips:魚旦$2壹串,魚包旦$6壹串,龍蝦球$6壹串。恒友還有很多新品種,好像什麽芝士魚旦球啊,不過為了吃更多別的,我們忍住了。
莫義記。在官也街。興奮萬分地買了榴蓮雪糕。超迷妳的蓮花杯,壹杯$7,賣家說全是自家做的。甫壹開蓋,榴蓮特有的香味四溢在空氣中,第壹口下去,已經吃出榴蓮果肉的纖維,貨真價實,正點!!(幸虧沒跟小俏分吃壹杯,不然後悔死)這條街全是賣杏仁餅、花生糖、牛肉幹等手信的。
從這條街走出來往左拐上去,經過壹家百年老字號的店——廣興隆,專門經營蝦膏、蝦醬、蠔油。店面實在不怎麽樣,只是樹了個牌子在路邊。店裏黑燈瞎火的,好像壹座倉庫。不過老字號就是老字號,不用廣告宣傳不張揚,人家賣的是質量和口碑。回家切下壹點蝦膏炒空心菜、蒸五花肉,下飯著呢。tips:蝦膏壹塊$30,壹磅裝。
再往前走,是新利好茶餐廳;繼續往前就是大利來記咖啡室(其實就是大排擋)。這時才2點,離豬扒包出爐時間還有壹小時。我們本想去周圍逛逛時裝店,壹問才知道,氹仔主要是吃東西的店鋪和賣電器的店鋪,沒有大型的shopping mall和時裝小店,頂多就是壹間百佳超市。我們職能壹心壹意等豬扒包了。據店員介紹,豬扒包下午三點出爐,周壹至周五每天下午賣500個,周六日賣800個,而且是自己在廚房排隊。我挑了壹個靠近廚房的位置坐著,舉著瓶檸蜜邊喝邊等,然而接近2:30,突然發現有食客進入廚房。“不好了!”我丟下飲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緊跟著沖了上去,“嘿嘿”,站穩後數了壹下,排在前20位,我囂張地向小俏炫耀啊,我身後排的人,那家夥,那是相當地多,幾分鐘之內就圍著整個店排了半圈。差不多2:45分,熱騰騰、香噴噴的豬扒包就出爐了,別以為前面人少,每人都買不止兩個啊。
豬扒包的包是烤的,表皮稍微有點糊,有點像燒餅。豬扒先是用秘制醬汁腌過,十分入味,且並不是很幹。壹口咬下去,鮮香的肉汁、嫩滑的豬扒和有嚼頭的包,呵呵,好滿足的。Tips:豬扒包$11,香滑奶茶$9。不過很客觀地說點自己的想法:大利來記的豬扒包的確好吃,但是由於我們沒有嘗過別家的豬扒包,沒有對比,不敢說它是最好吃的,只是慕名而去。
在民政總署大樓廣場上行,走幾百米就是老字號的義順燉品。吃了紅豆雙皮奶(16元)和燉蛋(10元)。誰說它比不過廣州的仁信,肯定是這位驢友沒有仔細品味。義順的奶廠在珠海,它的紅豆雙皮奶,奶是壹點不甜的,而且十分純香細滑,奶香十足,只是紅豆有些甜,這樣的組合壹點不膩。燉蛋也是,甜味很淡,蛋味很香。廣州的仁信跟義順,沒得比的。
最後回到大三巴附近買的手信。咀香園是老字號的手信店,不過它是做杏仁餅起家的;鉅記是新派的手信店,它是做花生糖起家的。推薦買鉅記的花生糖、鳳凰卷(就是肉松旦卷),鳳城(輝記)的豬肉幹不錯,應該是附近最便宜的,25元壹磅,其他都是38或者以上,味道也不錯。杏仁餅我試了幾家,感覺其實都差不多,不過最後是到咀香園買的。我在咀香園試吃過鳳凰卷,不夠松脆且有點厚,雞蛋味不夠。 /viewthread.php?tid=9880&highlight=%D0%A1%B3%D4 香港能令並不富裕的食客感覺愜意,關鍵在於街頭巷尾隨意就能找到頗具特色的食鋪,下面就大浪淘金似的介紹幾個吧。
大良八記。壹個吃“糊”的好地方,特色有芝麻糊、核桃糊、杏仁糊等,18元壹碗。由於粉磨得非常細,所以沖出糊來也特別爽滑。軒尼詩道銅鑼灣和灣仔中間有壹家,旺角地鐵站西洋菜街出口上來左顧右盼壹下也能看到壹家。
文輝墨魚丸大王。4個墨魚丸配大碌竹撻粉,20元壹碗。粉條煮得軟軟的,但不散,有韌性,所以湯也很清。魚丸充滿彈性,很新鮮。和大多數餐廳壹樣,這裏的味道偏淡,適合口味清淡的朋友。桌上有幹辣椒末,但除非妳特能吃辣,不然只能加壹點點,辣味很重的,不要因此壞了壹碗好東西。地址:銅鑼灣渣甸街。
杏花樓。香港的杏花樓和上海的不同,是街邊壹家很普通的連鎖餐館。好吃的東東似乎不多,但那兩塊碩大的、炸成金黃色的蘿蔔糕實在讓人動心。我因為已經點了其它東西所以只能忍痛錯過,大家如果覺得好吃壹定要告訴我啊。銅鑼灣渣甸街上也有壹家。
強記。壹家粥粉面餐廳,比起同類餐館顯得略微寬敞豪華壹些。我特別喜歡那裏做的公仔面,其實公仔面無論外觀還是味道,就是不加料的泡面,然後妳可以選兩種配菜,有牛肉、豬排、香腸、雪菜等等不下十幾種,和在壹起倒是濃淡相宜,香鮮可口,作為早餐再好不過了。每份18元。摩理臣山道近軒尼詩道有壹家,離銅鑼灣不遠。
新釗記。又壹家粥粉面餐廳,要壹碗皮蛋粥或魚片粥,配壹款鮮蝦、叉燒或豬潤腸粉,每套18元,可以吃得很滿足啦。軒尼詩道銅鑼灣和灣仔中間有壹家。
街頭小食。我們習慣上以為擺在街邊的食攤會不太幹凈,但在香港這類開放式的食攤前,妳會發現服務員的操作都很規範,食品衛生應該是沒有問題的。這些食攤也有連鎖的,像津味(銅鑼灣軒尼詩道渣甸街)、龍津等。在這裏妳可以嘗到陳鹵熬制的牛雜,香噴噴的咖喱魚蛋等各色小吃,因為是冬天,所以最後還可以來壹杯熱騰騰的甘蔗水,清清爽爽,吃得暖心暖胃。
反面實例。遍地的食肆,總有些讓人失望的。首先是源記,因為它的招牌是“牛什專家”,我們就要了壹碗牛雜湯,也就小半碗牛雜,結帳時才知道要60元,味道還比不上街邊幾塊錢壹串的,後來又吃了壹次它的早餐,同樣是公仔面,卻沒有下透,面還是半冷半硬的,服務生態度奇差,上菜的時候幾乎就是把盤子扔到桌上的。此外,著名的快餐排擋,比如大家樂,也不建議遊客去吃,因為沒有什麽特色,而且每樣套餐量都太大,分明就是給妳填肚子的。在香港玩,最怕的就是吃得太飽,看到滿街好吃的卻沒有了胃口,那是多麽可怕的事情啊! /viewthread.php?tid=1301&highlight=%D0%A1%B3%D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