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壹事精致便能動人作文

壹事精致便能動人作文

轟轟烈烈固然令人艷羨,但畢竟我們中的大多數都只不過是滄海壹粟。千軍萬馬雖眾,能擠過獨木橋的卻屈指可數。無限風光在險峰,能欣賞到的也只是寥寥。如此,我們就註定平凡嗎?

不是的。

《南村輟耕錄》裏頭講:南宋有位官員,想在杭州找個小妾,找來找去沒有可心的,後來有人給他帶來壹位叫奚奴的姑娘,人漂亮,問會幹什麽,回答是會溫酒。周圍的人都笑,這位官員倒是沒笑,就請她溫酒試試。頭壹次,酒太燙,第二次又有點涼,第三次合適了,喝了。從此以後,溫酒從來都沒失手過。既而每日並如初之第三次。公喜,遂納焉。這位官員終身都帶著奚奴,處處適意,死後把家產也給了她。為什麽呢?因為“壹事精致,便能動人,亦其專心致誌而然”。

西北湖咖啡豆,是個只有十平方米的小咖啡鋪,只有兩三張桌子,沒有任何裝修,卻開了足足十年。這對臺灣來的兄妹,駐紮在武漢,成了武漢小型咖啡館的鼻祖,只賣曼特寧,從烘豆到咖啡,全部親手制作。他家的店火到什麽程度?很多客人只是路過,寧可站著,也會喝壹杯咖啡再走,心滿意足。咖啡的香味,大老遠就能聞到。壹家小鋪,壹種單品咖啡,提供無限的咖啡念想和生活方式。這讓我也想起鼓浪嶼那個堅持只賣藍山的咖啡館,老板娘偏好藍山,只賣這種咖啡,那也是我喝過的最好的藍山,壹杯咖啡就讓人靈魂出竅。

當年上海有個沈京似,是個大吃家。把祖輩留下的家業吃得個精光,賣房子賣地吃。壹般南北名廚到上海打天下,別人都可以不見,但沈先生卻是要會壹會的。沈先生當然不是有吃就到場的人,壹般他要看請的什麽人,誰燒的菜,嘴刁得怕人。他是潛心研究“吃”的壹代滬上美食家,成為餐飲界的“無冕之王”, 在社會上頗具聲望。

後來沈先生窮下來了。什麽也不會,就會個吃。出去登記要工作,人家問他,妳會幹什麽?他說我會吃。呸!誰不會吃!後來有人把他這個本事反映給陳毅市長,說有個人光會吃,看給安排壹個什麽工作合適?陳市長說:“哦,那算得好漢子。吃了壹輩子,散盡家財去吃,不容易!”讓他到國際飯店工作吧。專門做菜的品嘗工作。後來上海國際飯店的菜壹直質量很高,與他這張刁嘴的貢獻是分不開。給他開出的月工資二百元左右,在當時也算很高的工資了。專家教授也不過如此。他的烹飪研究具有很高的藝術鑒賞水平,六十年代,他主持編輯了《菜譜集錦》壹書,曾多次再版,廣泛應用於上海和全國各地大賓館,但他卻不同意把自己的名字印入書中。他是烹調界公認的權威,為許多人贊賞。

《花經》記敘了作者之父黃嶽淵先生的壹段經歷。黃嶽淵先生在宣統時本是壹名朝廷命官,斯時年將三十。有壹日黃先生想:古人曰三十而立,我該如何立人呢?他想,做官要應付人家,做商又要坑害人家,得做壹件有興趣的事才好,才算立了為人的根本,於是,黃先生毅然辭官隱退,他購買田地十余畝,聚精會神,抱甕執鋤,廢寢忘食,盤桓灌溉,甘為花木之保姆。果然,黃家花園欣欣向榮,蒸蒸日上,花異草奇,聲名遠揚。每逢花時,社會名流裙屐聯翩,吟詩作賦。更有文人墨客指點花木,課晴話雨。眾人深得啟示:混濁之世,百無壹可,唯花木差可引為知己。據說當時的文壇名人周瘦鵑、鄭逸梅等人皆為黃先生的花木摯友。黃先生養花養出了精神,養出了人間知己,恐怕這才叫養花種草!這才叫做好了人生壹件事。而把壹件事要做好,豈能只憑妳心中有壹點喜歡,有壹點迷戀?三天澆點水,五天上點肥?

張繼以壹首《楓橋夜泊》名留千古、張若虛以《春江花月夜》孤篇壓倒全唐、瑪格麗特·米切爾以《飄》屹立於世界文壇,人生不需很多,只要壹點點足矣。可嘆世上不知多少聰明人,壹生沒有做好壹件事。

“心心在壹藝,其藝必工;心心在壹職,其職必舉。”只要妳能夠傾壹生的時光與精力、傾壹生的思維與智慧、傾壹生的執著與追求,黽勉苦辛,朝乾夕惕,不氣餒、不放棄,把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做到完美、做到極致,那麽,妳就能超越夢想、成就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