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喜歡的美食”組織教學,使教研活動置身於壹個形象逼真的“美食天地”,各種美味佳肴比比皆是。學生興趣盎然,課前通過影視、互聯網、書籍報刊、采訪剪貼等途徑收集了各種美味佳肴:八寶飯、醬鴨、三黃雞、大閘蟹、多味粥、雞翅、湯團、葡萄幹、紅棗、水晶蝦仁、甜羹等。同時,也啟動了了聽課老師的生活體驗。接著執教老師在學生課前調查的基礎上讓大家介紹自己喜歡的美食,於是,不計其數的美食再次走進了課堂。由於抓住了現實生活的壹個側面,教師從比比皆是的美味佳肴中為學生提供了大量寫作素材。調動
了學生寫作積極性。剎那間,近百人濟濟壹堂的大教室,氣氛熱烈。後來在研討反思中,壹位教師情不自禁地說,現在的學生吃得比我們還要精,真是見多識廣,但平時大家沒有好好地往習作方面引。看來,要寫的,能寫的,會寫得太多太多,培養寫作能力大有可為。
作文教學低效的問題,老生常談。然而,啃下這塊“肉”,需要尋找突破口,需要信心和勇氣,更需要在壹定的起點上以新課程理念來統領教學和研究。要讓教研活動中示範教學的諸多環節變成新課程理念引領下的教師行為,從而使觀摩的教師有所得、有所感、有所悟。
縱觀我們的語文課程目標,尤其是作文,還有進壹步細化的要求和可能。
執教老師審視《我喜愛的美食》的教學目標與訓練內容,提出了切實有效的訓練方法。於是,出示了教學目標“在選擇我喜愛的美食的基礎上,從色、香、味、形等方面來介紹,根據不同特點,把其中以二個方面寫具體。”這樣,把作文目標的文本語言通過教學予以細化,做到貼近學生、符合實際,這樣,由低到高、指向清晰、循序漸進的作文教學目標和充滿生活氣息的習作內容互相交融,彼此滲透,我們的作文教學才能向低耗高效跨出堅實的壹步。根據訓練內容恰當制定具體目標,顯得十分必要。這壹節課選取的美食內容,從情意目標的角度,重在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自由選材,體驗生活的樂趣。另壹方面,教師又站在課程目標的高度,進入年段目標的層面,力求把課程目標細化為準確的切實有效的課時教學目標。
應該說,教師通過創造性的勞動,面對《我喜歡的豆沙湯團》《我喜歡的“永和”粢飯團》《我喜歡的蝦仁炒蛋》《我喜歡的雞蛋餅》等習作題材,研究目標細化。從課程目標的角度去展開思考,讓聽課教師在感知教學目標的基礎上理解中年級“關心周圍培養觀察事物的習慣,依據生活積極展開想象和思考,使文章內容真實具體”的年段作文教學目標。
接著,重點展開三個環節:1.學生仔細觀察多媒體畫面上播放的諸多形象逼真的美食。重點思考:這種美食有什麽特點?有選擇地說說他們的色、香、味、形。2.出示範文《我喜歡的桂花湯團》等,劃出反映美食特點的相關語句。3.思考我最喜歡的壹種美食。
教學生寫美食,並不是泛泛而寫。作為新教材選定的訓練內容,執教老師在教學中嘗試整合新舊教材,正確處理知識和能力的關系。試圖通過教學,讓學生體會,“不同的美食有不同的特點,寫不同特點的美食應有側重”。這是對中年級教材依據課程目標得出的比較實在的操作化思考,在此基礎上教師指導小組分工合作,每個人確定自己熟悉的壹種美食,按照壹定的順序,抓住重點,介紹它的外形、顏色、滋味等。幾分鐘以後,學生發言踴躍熱烈:“老師,爸爸帶大家看到了這壹幕:《嘗嘗鮮嫩的白斬雞》、《請吃豐盛的八寶飯》、《美味可口的大閘蟹》、《清香甘甜的葡萄幹》……各人心目中的美食壹壹美味佳肴接踵而來。
最後,教師以湯團和八寶飯為例,用填空和講解的形式,指導學生寫作要點,把自己喜歡的美食特點形象地口頭表達,直接寫作成文。在當堂習作交流中,教師告訴大家,把妳寫的美食介紹給大家,說出喜愛的理由。剎那間,壹雙雙小手此起彼伏,再次把大家帶入了美食世界。學生的反饋給聽 課老師帶來了真切的感受。
“我喜歡的是媽媽做的麻婆豆腐”,重點介紹什麽?在老師的提示下,小林脫口而出:“顏色和滋味”,接著來是滔滔不絕,“媽媽做的麻婆豆腐是我家的壹道名菜,進入眼簾是白白的,綠綠的。還沒有送到嘴中,香氣撲鼻、回味無窮。吃在嘴裏,又酥又軟,五香味夾雜
著辣辣的感覺,好吃極了。”
點評以後,另壹位同學自告奮勇:“知道美食中的佼佼者壹壹南翔小籠嗎?只有品嘗後才會有抵擋不住的誘惑。細薄的皮子,白而透明的外表。輕輕壹咬,鮮肥的汁水即刻湧入妳的嘴裏,紅紅的肉餡,鮮美的滋味,每位撲鼻的的口感好爽啊!”
接著教師和學生對肉糜燒粉絲、小龍蝦、糖醋排骨、酒釀湯團的外形、顏色、滋味等壹壹進行了講評,真情實感溢於言表。
由於找準了生活中的寫作點,目標表述恰當、準確,操作細化,激發了學生的寫作熱情,調動了生活體驗,帶來了比較實在的教學效益。聽課老師認為,從切實提高作文教學有效性的角度,此課為大家起了示範作用。這樣的教研活動能夠為教師日常的教學起壹個引領作用。如果我們在教學中找準了指導寫作的切口,就會讓學生充滿愉悅地去寫作,真正走入“處處皆文章”的境地。事實上,小學寫作訓練的意圖就是讓學生走出狹小的作文天地,通過訓練項目的拓展,去撰寫更多品嘗美味佳肴的習作,去嘗試草擬社會調查的報告,去策劃生活廣告語,去撰寫觀察蚯蚓生存的小論文,去設計升旗儀式的演講稿,去篩選治理河道汙染的方案,去構思未來手機的新穎功能,去遐想降低城市噪音的藍圖,去規劃讓校園更美的圖案,去設計未來教室的嶄新布局……這樣,寫作知識和技能的指導,也變得駕輕就熟。
今天,爸爸從街上回來,拎著壹個黑黑的袋子。我好奇地問:“爸爸,這是什麽?”爸爸神秘地說:“呆會兒妳就知道了。”說完就走進了廚房。好奇心驅使我也跟了進去。爸爸打開了包,哈,原來是螃蟹!這可是剛上市的,貴著呢,壹向節儉的爸爸怎麽舍得買的?看來爸爸是想要犒勞我了,因為我剛剛考試得了滿分呀。我不禁樂滋滋地唱了起來:“我有壹個好爸爸,知道我愛吃螃蟹……”爸爸只是笑著,在那起勁地洗,燒。我在旁壹個勁地樂著,這下我可壹飽口福了!
螃蟹終於可以起鍋了,我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鍋,哇,多誘人的螃蟹,黃澄澄的,還是那麽張牙舞爪的。我選了壹只最大的,爸爸過來把它從我的手裏拿了去,又選了幾只大的,放入盤中,端著走向外面。我壹時摸不著頭腦,只好跟在他後面。只見爸爸向奶奶家走去,我這才明白,原來爸爸是給奶奶送螃蟹去了。眼看煮熟的鴨子飛了,我失望極了。
爸爸見了奶奶,高興地說:“媽,前兩天您不是說想吃螃蟹嗎,今兒個我給您送來了,來,嘗嘗鮮吧。”奶奶假裝生氣地說:“我只是隨口說說而已,妳還當真呀。”爸爸笑著把螃蟹放在桌上,拿起其中壹只,小心翼翼地撥掉肚皮上的硬殼,然後拿起筷子,把裏面的肉夾出來,蘸了點醋,放在奶奶的碗裏,再取下螃蟹的腳,兩頭壹咬,用鉗子把肉拿出,放在醋碗裏。爸爸就這樣壹個壹個地把螃蟹腳裏的肉都取出了,奶奶吃得津津有味,不住地誇:“味道真不錯!”
想不到平時粗心的爸爸還有這壹面。奶奶見我壹個勁地楞著,招呼我壹起吃,我這才醒悟過來,爸爸是在用他的行動給我做榜樣呀。我連忙拿起壹只,對奶奶說:“我也來給您剝。”
奶奶看了看我,爸爸也看了看我,我們不由得相視而笑,笑聲飛出窗外,蕩漾在金秋的天空……
爸爸的“美食”
早晨,我還躺在床上。忽然,壹股刺鼻的焦香味竄進我的鼻孔,我不禁睜開蒙眬的雙眼,搖了搖身邊的媽媽,問道:“是什麽味兒?”媽媽壹聞,皺起了眉頭;再聞,睜開了眼睛;三聞,跳下了床,叫道:“壞了,是飯焦了!”
媽媽以百米沖刺的速度進了廚房,我也緊跟她的後面,我想知道到底是怎麽壹回事?壹定會有好戲看,我心裏想。
果然不出我所料,媽媽開始生氣地對爸爸開炮。“既然要煮,就煮好壹點!這飯能吃嗎?”媽媽像河東獅吼。
爸爸像個做錯事的小學生,小聲地說:“不好意思,沒戴眼鏡,可能水放少了,本來還想給妳們壹個驚喜—起床就有飯吃。”沒想到這個做錯事的“小學生”還挺大膽的,說著說著,翻了個身又睡了……
“不會做的事要認真對待,妳竟然還敢跑到沙發上來打盹!”媽媽生氣地說。
“燒焦的飯說不定挺香的。”我趕緊當和事老。
爸爸聽我這麽壹說,竟在迷迷糊糊中說:“謝謝女兒,謝謝女兒!”
媽媽又好氣又好笑地說:“真受不了妳們父子倆!”
我最喜歡的壹種美味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在我們中國,幾乎每個地方都有特色美食.北京的烤鴨,蘇州的豆腐幹,等.而我卻對宮保雞丁情有獨鐘.
宮保雞丁是順成酒店的特色菜,有壹次我好奇地說:"宮保雞丁為什麽會是妳們酒店的特色菜呢?服務員笑了笑說:"說起這宮保雞丁,我不得不說它的來歷,其中少不了丁寶貞這號人物,因為他小時候愛吃雞廚師經常做宮保雞丁給他吃.
聽完服務員的介紹,我對宮保雞丁的認識更深了.我用鼻子壹聞,壹股香味撲鼻而來,讓我忍不住垂涎三尺,我壹瞧:這今燦燦的雞丁前放著壹朵花,旁邊全是火紅的辣椒,宛如雞丁旁鑲嵌了壹些紅寶石.
我夾了壹塊放入嘴裏,只覺舌尖微麻,輕輕壹嚼,嫩脆可口,似雞非雞,似肉非肉,妙不可言,吃完後還口留余香.
看著這空蕩蕩的盤子,我舔了舔嘴巴,,笑著說:"這宮保雞丁的味道可真是名不虛傳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