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塔山簡介
寶塔山,古稱豐林山,宋時改名為嘉嶺山。現在人們又稱寶塔山。位於延安城東南方,海拔1135.5米,為周圍群山之冠。寶塔山上視野開闊,林木茂盛,山林空氣清新,涼爽宜人,夏季平均氣溫較內低3~4攝氏度,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
寶塔建於唐代,高44米,***九層,登上塔頂,全城風貌可盡收眼底。它是歷史名城延安的標誌,是革命聖地的象征。在塔旁邊有壹口明代鑄造的鐵鐘,中***中央在延安時,曾用它來報時和報警。此外山上還有長達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齊,岸石完整,是難得的石刻藝術。
山上現已建成為寶塔山公園,林木蔥郁,環境優美。寶塔山是延安市的標誌性建築,是遊覽延安的必去之地。
寶塔建於唐代,高44米,***九層,登上塔頂,全城風貌可盡收眼底。它是歷史名城延安的標誌,是革命聖地的象征。寶塔山是延安市的標誌性建築,是遊覽延安的必去之地。 寶塔山下還有歷代遺留下來的摩巖刻字多處,範仲淹題刻的“嘉嶺山”隸書最著名,還有“胸中自有數萬甲兵”等題刻。
寶塔山是融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為壹體、歷史文物與革命舊址合二而壹的著名風景名勝區。
延安古名膚施,是西北的邊塞重鎮。宋代韓琦、範仲淹曾在此鎮守。寶塔山為歷代守將必去之處。寶塔塔高44米,9級,為八角形磚塔。塔內有階梯,可登塔頂。山上還有範公井、摘星樓、東嶽廟、嘉嶺書院、烽火臺等古跡。
明延安知府顧延壽有詩曰:“嘉嶺疊疊椅晴空,景色都歸西照中。塔影例分深樹綠,花枝低映碧流紅。幽僧棲跡煙霞塢,野鳥飛歸錦繡從。”塔底層兩個拱門門額上還分別刻有“高超碧落”、“俯視紅塵”字樣。塔旁還有鐘壹口,明崇預年間鑄造,擊之聲徹全城。黨中央在延安時,曾以此報警。
此外山上還有長達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齊,岸石完整,是難得的石刻藝術。山上現已建成為寶塔山公園,林木蔥郁,環境優美。寶塔山是延安市的標誌性建築,是遊覽延安的必去之地,但妳若是想拍攝寶塔的全景,還得上清涼山才行。
寶塔山下還有歷代遺留下來的摩巖刻字多處,範仲淹題刻的“嘉嶺山”隸書最著名,還有“胸中自有數萬甲兵”等題刻。
擴展資料:
壹、旅遊信息
1、景點門票
普通門票63元 ,軍人、學生、離退休人員優惠,半價。(學生限中小學生,大學生得買全票)
2、開放時間
夏季6:30—21:00冬季7:30—7:30
3、旅遊時間
四季皆可,但夏季最佳
相關傳說
在歷史上,延安寶塔山的存在,是與“黃金鎖骨菩薩”的故事聯系在壹起的。《續玄怪錄》和《太平廣記》卷101“延州婦人”條目記載:“昔,延州有婦人,白皙,頗有姿貌,年可二十四五,孤行城市,年少之子,悉與之遊,狎昵薦枕,壹無所卻。數年而歿,州人莫不悲惜,***醵喪具,為之葬焉。
以其無家,瘞於道左。大歷中(公元776-779年),忽有胡僧自西域來,見墓,遂趺坐,具禮焚香,圍繞贊嘆數日。人見,謂之日:此壹淫縱女子,人盡夫也。以其無屬,故瘞於此,和尚何敬耶?僧曰:非檀越所知,斯乃大聖,慈悲喜舍,世俗之欲,無不徇焉。
此即鎖骨菩薩,順緣已盡。聖者雲耳不信,即啟以驗之。眾人即開墓,視遍身之骨,鉤結皆如鎖狀。果如僧言。州人異之,為設大齋,起塔焉。”
可以看出,書中描述的延州婦人其實是鎖骨菩薩的化身,她為了普度眾生,不惜忍辱負重滿足人間私欲,死後又遭世人鄙視,後被胡僧說破,即啟發民眾‘知恥’而覺悟,並為其設大齋,建寶塔,這就是教化的力量。這壹傳說也印證了我國唐、宋特定時期內,佛教盛行的歷史事實。
而在民間,寶塔的傳說則來源於口口相傳,其中富有代表性的是寶塔區居民蘇世勝和曹淑珍傳承父輩講述、整理而來的“惡龍之爭”和“紅毛鍵牛下凡”之說。
壹說認為大唐天寶年間,膚施縣(延安舊稱)是南北上下交通要塞,市井繁榮,不想來了兩條惡龍傷食人畜,鄉民叫苦連天。玉皇大帝命眾神下凡修建 “鎮邪塔”, 九級塔身,中間放置壹尊金人像。
從此膚施縣災患平息,兩條惡龍被“金人”所縛,也逐漸變得溫順善良起來。另壹說則大致是講有只紅毛鍵牛下凡後濫傷無辜,食人性命,黎民百姓只能逃荒要飯。有
兄妹兩人修塔鎮魔。塔蓋成後將牛頭壓住,被塔壓住的紅毛鍵牛變成了臥牛山,如今站在寶塔山對面的清涼山上遠望,臥牛山的牛頭在延河和南河的交界處,脖子像張拉彎的弓,隆起的脊背高高的超出脖頸,尾巴從延河的轉彎處壹直延伸到黃蒿彎溝裏。
參考資料:
1、寶塔建於唐代寶塔山簡介,高44米寶塔山簡介,***九層寶塔山簡介,登上塔頂,全城風貌可盡收眼底。它是歷史名城延安寶塔山簡介的標誌,是革命聖地的象征,是延安市的標誌性建築,是遊覽延安的必去之地,國家5A級景區。
2、山下還有歷代遺留下來的摩巖刻字多處,範仲淹隸書的“嘉嶺山”和“胸中自有數萬甲兵”等題刻最著名。寶塔山融自然景觀、人文景觀、歷史文物、革命舊址為壹體的著名風景名勝區。
3、寶塔山,古稱豐林山,宋時改名為嘉嶺山。現在人們又稱寶塔山。位於延安城東南方,海拔1135.5米,為周圍群山之冠。寶塔山上視野開闊,林木茂盛,山林空氣清新,涼爽宜人,夏季平均氣溫較內低3~4攝氏度,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寶塔建於唐代,高44米,***九層,登上塔頂,全城風貌可盡收眼底。它是歷史名城延安的標誌,是革命聖地的象征。在塔旁邊有壹口明代鑄造的鐵鐘,中***中央在延安時,曾用它來報時和報警。此外山上還有長達260米的摩崖石刻群和碑林,石刻岸面整齊,岸石完整,是難得的石刻藝術。山上現已建成為寶塔山公園,林木蔥郁,環境優美。寶塔山是延安市的標誌性建築,是遊覽延安的必去之地。
寶塔山的簡介寶塔山古稱嘉嶺山寶塔山簡介,位於延安城東地,延河之濱,在山上可鳥瞰延安整個城區。因山上有塔,故通常稱作寶塔山。寶塔山高1135.5米,山上寶塔,始建於唐,現為明代建築。平面八角形,九層,高約44米,樓閣式磚塔。
寶塔山是革命聖地延安的重要標誌和象征。中***中央進駐延安後,這座古塔成為革命聖地的標誌和象征,建國後,國務院將延安寶塔歸入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延安革命舊址之中。1953年版第二套人民幣二元券正面圖案為“延安寶塔山”。中華人民***和國1955年頒授的獨立自由勛章,核心圖案就是寶塔山。
“幾回回夢裏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著名文學家賀敬之的名名熱情的謳歌寶塔山簡介了寶塔山在中國人民心目中的神聖地位。寶塔山上,歷史文物和現代革命文物星羅棋布,交相輝映,滿山綠樹成蔭,花草爭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