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7的“美味中國鄉村行之椒蒿魚”節目中,女主持人吃椒蒿魚時贊不絕口,農家樂的女主人笑稱旅遊旺季壹天能做十幾桌新疆美食,椒蒿魚是必點的菜。
在伊犁生長著壹種叫椒蒿的野生植物,備受錫伯族群眾喜愛。椒蒿,多年生草本菊科植物,生於西北、東北等草原、林緣及亞高山草甸。
椒蒿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被譽為草原“珍寶”和“森林蔬菜”,而錫伯族人稱它為“布爾哈雪克”(譯成漢語是柳葉草或魚香草的意思),即“柳葉草”,也被譽為“魚香草”,常用其燉魚。伊犁河畔的人們春季采摘椒蒿嫩莖食用。過去沒有冰箱,人們會把椒蒿曬幹,以備冬季食用。
由於椒蒿具有奇特的香味,善於制作美食的錫伯族人將它和伊犁河魚燉在壹起,便成了“布爾哈雪克燉魚”這道享譽疆內外的美食了。
據說,錫伯族先民在東北白山黑水漁獵生活時期,以魚肉為主食,吃法也是多種多樣,有清燉,有烤吃,有腌吃,也有曬吃等。後來,在清燉時加壹些椒蒿、韭菜做成湯喝;再後來,其湯內又加入壹些生面糊熬成糊狀湯吃,久而久之,演變成如今的“椒蒿燉魚”。
對於椒蒿,錫伯族有壹份特殊情感。伊犁的錫伯族詩人阿蘇,有首吟詠椒蒿的詩
《對壹莖椒蒿的吟誦》
當神秘的椒蒿悠然出現/並且靠近我,
這時
我發現:壹抹綠意在它的草葉上顫栗
纖維裏奔走日光的淚滴
在詞語和追憶之間,有壹個
短暫的靜默
這是椒蒿在持續著永久的隱秘
我的血液裏,肯定有壹莖遊動的椒蒿
它在命定的道路上
並不言說……
“椒蒿燉魚有著悠久的歷史,錫伯族先民在東北漁獵生活時期,以魚肉為主食,吃法也是多種多樣,察布查爾縣的椒蒿燉魚,味道更是正宗。
椒蒿好吃,但畢竟是山上野草,有時令。”新疆有句順口溜,“五月的角,六月的蒿,七月八月當柴燒。”野生椒蒿可食用的部分為嫩尖。
椒蒿魚最正宗做法是:從伊犁河中剛打撈的魚,就地用河水烹制,再放入河邊的椒蒿。魚湯裏要打入壹點面糊,撒點韭菜花,出鍋時就味美無比了……
新疆人最喜歡的椒蒿吃法,除了燙壹下涼拌,還能用椒蒿炒羊肉、土豆絲。講究點的吃法是包椒蒿餃子,輔之韭菜、羊肉或雞蛋……
招待來新疆的遊客,餐桌上壹道涼拌椒蒿,將壹桌就餐者立時分為兩個陣營:或挺、或倒。有人覺得像中藥,味極古怪者,自然倒之;而有的人就愛那壹份獨特的味道,食之分外提神醒胃者,自然挺之。
晚餐做湯飯,起鍋時抓壹把椒蒿,當香菜壹般用,可以提味兒。據說,巴裏坤男人喝酒後,都喜歡來壹碗椒蒿湯飯,可以解酒舒胃。就連小孩子們泡方便面,也喜歡加幾片椒蒿,用它提味兒。
椒蒿同時還是壹味中藥,其味辛、苦,性溫,微寒,能解暑順氣,祛風除濕,活血止痛,解毒利尿。外用治濕疹、口瘡和毒腫等。因而,新疆還有人用椒蒿泡茶,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
椒蒿 不是馬先蒿,馬先蒿是毒草,不可弄混
新疆野菜采摘時季即將到來,
尚品天成將為大家采集壹把來自春天的味道,
各類野菜食材即將推出,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