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美食做法 - 求關於美食評論家的資料

求關於美食評論家的資料

我們知道,每個人在社會上都會有各種各樣的身份和稱謂,比如江禮旸老師,不僅是具有專業水準和大眾公信力的美食評論家和食神、上海食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出版過多本飲食文化書籍的自由撰稿人,經常閱讀其“食”博客的網友還知道,他還是壹位很可親的爺爺。當我們問及在這麽多重身份之中他最鐘愛哪壹個時,江老師卻毫不猶豫地回答“爺爺”。壹提到自己的孫女,這位老人頓時露出了可愛的笑容,他戲言:“哪壹天看不到孫女就會渾身不舒服。”

談到何以從壹個吃飯做飯的普通人成為壹個萬眾矚目的“美食評論家”,江禮旸老師告訴我們:

首先,自己在復旦新聞系讀研究生時期主修古文,畢業之後就開始在報社工作,從編輯、記者做起,發覺古文對於自己在寫文章尤其是飲食方面的文章時有著很大的好處,對於指導眾人的飲食也同樣具有幫助。

其次,隨著經濟的發展,各式各樣的餐飲店競相出爐,各種菜肴都有其淵源可探索,不同烹飪方式都有其故事可追究。中華飲食博大精深,探索起來樂趣無窮。

此外,中國素來是壹個美食大國,五千年的文明造就了飲食文化的不斷發展,各個朝代都具有壹些代表性的美食家如蘇東坡、李漁、袁枚等,他們著有很多非常傑出的飲食著作。將這些古人的烹飪精髓和飲食箴言說與廚師們聽,深受他們的歡迎,對於廚師和當代飲食能起到壹定的指導作用。種種機緣使得江禮旸老師對於飲食文化產生了特殊的情結。

上海作為壹個移民城市,五湖四海的人匯聚於此,各式餐飲及文化競相入駐,不光八大菜系、十六幫別等本國菜系我們都能在上海輕松品嘗到,就是全球各國的美食佳肴也基本都能看到吃到。江老師表示,無論是外國的餐飲,還是本國的其他菜系,想要打進當地,毫無疑問必須要進行改良和創新,唯有將外來菜肴的精髓提取出來並根據本地客人的口味進行有機融合,才能更快更有效地使這種菜肴為本地客所接受。

如今,很多註重情調的新新人類都喜歡去西餐廳,而青少年在包子和漢堡之間,大多也會毫不猶豫地選擇漢堡。談到西方餐飲的引進是否會對中國餐飲文化造成損害,江老師充滿自信地表示:“完全沒有這種擔心!”現在的上海餐飲市場集全國之大成,同時也是壹個國際食府,餐飲文化的欣欣局面壹方面折射出上海經濟的繁榮;另壹方面,不同國家的各種菜肴大大豐富了上海的飲食文化和人們的口腹享受,“吃在上海”將越來越成為壹句經典之言。但與此同時,江老師表示,大家絕不用擔心我們本國的佳肴會被淹沒其中,“喜新不厭舊”是國人對於菜肴的最普遍態度。

在各種餐飲店象雨後春筍壹樣冒出來,食客擁有更多選擇的同時,跟隨而來的壹個問題是:他們也更容易眼花繚亂,不知如何選擇。咕嘟媽咪網站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及時地來到了廣大食客身邊,它有著壹個巨大的餐飲數據庫,方便食客按照自己的條件進行檢索,找到自己中意的餐飲店。對於像咕嘟媽咪這樣的網絡系統,江老師認為,網絡作為壹個新鮮而豐富的新媒體和新工具,必然會在人們的生活中發揮出越來越大的作用;而且,它的輻射面也將從年輕壹代逐步擴大到更多年齡層的人群,江老師本人就是在很多年輕朋友的影響和網絡信息的沖擊下開始接觸這個新興媒體的,現在,他不僅經常會上網去查看餐飲行業的各種信息,包括有什麽新開店和新口味“出爐”,更是積極地利用網絡工具,建立自己的“食庫門老江”博客,在信息時代有效地發揮網絡工具的效能為己所用。

簡單的說 多接觸各地美食。以及它的做法。歷史背景。還有營養構造。